Q20體驗,揮之不去的黑莓情結自媒體
它曾經,或現在可能是你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商務伴侶,亦或者是搞機玩物,給你帶來不一樣的樂趣。而今,在國內用黑莓的人越來越少,無論是在大眾場合還是活動聚會,都很難尋見黑莓的身影。確切來講,在這個大屏手機成為主流的時代之下,全鍵盤的智能手機已然成為小眾。

即便如此,黑莓情結對于一些朋友來講,依然是揮之不去的。哪怕在世人唱衰黑莓時,他們也依然堅定自己的選擇。這種情感在數碼產品的世界中,大概也只有發燒友才能理解并擁有這么一種情感。我想,那些曾經喜愛著諾基亞,喜愛著摩托羅拉的朋友,或許也會有這種情結。
回想上一次玩黑莓,是 Z10 出了新的開發版系統,可以直接安裝 Android 應用,而不再需要復雜的轉制。經過一輪折騰,給 Z10 升級到開發版系統,懷著好奇的熱情玩了一個晚上,體驗了一些 Android 應用的表現,滿足了自己搞機的那份好奇,便將 Z10 放回原位。不為什么,只是黑莓對于我來講,它和全鍵盤注定是捆綁在一起,不可或缺,而 Z10 沒能給予我這種體驗。
全鍵盤,曾經愛過。
人是矛盾的,當我拿起 Q20 的時候,卻發現自己已經很難再去適應全鍵盤的智能手機,曾經 9900 給予我帶來的那種輸入的快感,現在卻變得難以去敲打手中的物理鍵盤。反而拿起其它觸屏手機,敲打起虛擬鍵盤的感覺才是最讓我熟悉和安心。
這很明顯是用戶習慣的變化,我這么回答自己。
最后一次玩全鍵盤手機是 9900 的時候,也就是大概一兩年前,而這一兩年的時間,給予我帶來淋漓盡致的輸入體驗是 Windows Phone 平臺。對于輸入體驗,我實際上是非常注重,第一部 Android 手機選擇側滑全鍵盤的 X10 Mini Pro 便是因為我很渴望得到最好的輸入體驗,源于我大部分時間使用手機都是以社交、聊天和移動辦公為主,而這幾種使用方式恰好是最需要輸入效率的。

這幾天,我將 Q20 作為主力機,卻始終找不到自己所追求的輸入效率,有些時候拿起鍵盤想打一句話,都會無從下手。習慣的改變是可怕的,習慣的改變讓原本熱衷于全鍵盤手機的我,如今已失去了那份熱情。但我認為,一項美好的體驗,它理應是讓人駐足的,也會讓人發自內心愿意去改變和適應,去接受一些哪怕在別人眼里是殘缺的體驗。我想說的是,全鍵盤輸入法的體驗,很明顯是虛擬鍵盤所無法帶來的,但是對于已經改變了用戶習慣的我而言,我不可能只是因為全鍵盤而駐足某一個平臺,假設我本身不熱衷于這個平臺,那么它必須得有一些體驗讓我愿意駐足。

三年前玩 Windows Phone 7.5,或許當初的選擇有些盲目,但是最終也發現,這一平臺即便曾經殘缺也依然是最適合自己。直到今天 Windows Phone 8.1,我很能理解一個生態從殘缺到逐漸成熟的過程是有多么讓人心酸和充滿感慨,這種情感正如我前面所說的,大概只有發燒友才會擁有,并能理解。
黑莓,也同樣如此。
生態,全憑發燒友的愛支撐。
BB10 的生態,即便在兼容 Android 應用的前提之下,也依然是糟糕的。你不可能買一部黑莓,應用卻都裝著 Android 的。以 Q20 為例,許多常用應用的 Android 版盡管擁有著勉強可用的體驗,但你在使用過程中依然會覺得很奇妙。這塊 1:1 比例的屏幕,本身就不能很好的兼容 Android 應用,顯示的內容太少。在開發版系統上,Q20 運行 QQ 簡直讓人抓狂,響應速度緩慢,其它的 Android 應用,在執行一些操作或啟動應用時,也同樣如此。

原生的微信,流暢性也不是很理想,功能也落后不少。而前面提到的 QQ ,黑莓官方應用商店甚至直接提供 Android 版的 QQ ,這種做法直接導致應用體驗相當糟糕。
但愿這是工程機的不完善而導致流暢性和響應速度受到影響。
還有一些 Android 應用,因為不兼容 Q20 物理鍵盤,連切換輸入法都沒辦法。因為 Q20 切換輸入法是 Alt+Enter,在那些不兼容 Q20 物理鍵盤的應用中,你如果想要切換輸入法只能退回其它原生應用,或兼容 Q20 物理鍵盤的 Android 中完成輸入法切換,再返回到你原來的 Android 應用,才能完成你想實現的輸入。

這種感覺是相當蛋疼的,BB10 整合的亞馬遜應用商店,便是不兼容 Q20 物理鍵盤的應用,直接導致我當時在登錄帳號時無從下手,后來才發現在一些 Android 應用切換輸入法是有兼容問題。這個問題,在 Passport 上是不存在的,因為它切換輸入法是在屏幕上點擊,不像 Q20 一樣是需要物理組合鍵。


▲ 與其用亞馬遜商店,不如用豌豆莢。
這幾天也測試了一些 Android 應用在 Q20 上的表現。像支付寶錢包,由于屏幕比例的問題,屏幕解鎖密碼圖案只能設定兩行,最后一行直接無法顯示。好在這不影響實際的應用體驗,因為支付寶錢包的圖案解鎖只需四個點。
其它還有像歐朋瀏覽器,也可以非常流暢的運行,開發中的數字尾巴客戶端 for Android v2.1 也是兼容并擁有不錯的流暢性,只是在這么一個小屏幕下,顯示內容確實遠不如全觸摸屏手機那樣舒服。

▲ 只能顯示兩行圖形解鎖圖案的支付寶錢包。

▲ 歐朋瀏覽器 Android 版在 Q20 上體驗不錯。

▲ 看來我們的數字尾巴客戶端需要特別為 Q20 的屏幕分辨率做些適配。

Q20 所搭載的處理器是 MSM8960,這款處理器和 Z10 等 BB10 旗艦是一樣的配置。直到 Passport,黑莓才用上驍龍 800 。但很遺憾的是 Q20 沒有用,這大概也是為什么運行一些 Android 應用時,流暢性和響應速度不佳的緣故。
結合以上的實際體驗表現,Q20 假如能夠做到讓這些常用應用的體驗更好,那么充當主力機也不是不可能。接聽電話方便,BB HUB 的體驗很贊,對于移動辦公來講它無論是查看郵件,短信都相當便利。像微信的原生版,也是直接在 BB HUB 中顯示,不用開啟應用也能夠方便看到消息通知,這種概念有點像下拉通知欄,但 BB HUB 的體驗絕非通知欄可以比擬。這幾天用 Q20 ,這項體驗可以說是讓我非常傾心。

手感,回歸熟悉的黑莓 9900
選擇黑莓,我相信更多的原因是因為它是黑莓,而不是因為應用或生態。盡管現在智能手機時代下,生態圈的建立可以成為堅不可摧的壁壘,但是也有著像黑莓這樣特殊的存在。Q20 歸根結底吸引我們的,顯然不是生態。

我想,黑莓用戶或許更關注的是鍵盤相比 Q10 有了哪些變化,手感如何。這個答案,其實在 9900 身上就能找到。Q20 的手感和 9900 是相當接近的,敲打起來既不會很生硬也不會很偏軟,這樣的手感對于 9900 的用戶來講相信會非常容易過渡。如果你剛好用 9900 并渴望得到一部更好的黑莓手機,Q20 是很好的選擇。
接聽和掛斷電話按鈕的回歸,在現在這個智能手機時代下看起來格格不入,但是我想說這才是一部全鍵盤手機應有的體驗。當我在 Q20 上通過實體按鍵接聽和掛斷電話時,我從未感到迷茫,但無論是在哪一部觸摸屏手機上接聽或掛斷電話,有些時候總會讓我無所適從。這種感覺是奇妙的,像是回到解放前,但在我看來卻是回歸到手機作為通訊工具的本質。
導航鍵在 9900 上時,我的使用率是很高的,因為在我們輸入的過程中可以選擇候選詞。可是,在 Q20 上選擇候選詞卻只能通過點擊觸摸屏才行,這導致我在使用過程中幾乎就沒有碰過導航鍵,而是下意識的去用觸摸屏,無論是網頁瀏覽還是點擊應用內的按鈕。

這個問題或許只是存在于目前工程機上,我想正式零售版不應該會如此,導航鍵的作用就應該便于選擇候選詞,而不是放開鍵盤去觸摸屏幕來選擇候選詞,這種體驗是很不連貫且糟糕的。
另外,Q20 的機身重量并不輕巧,拿在手里是有一定的分量,這也會導致長時間雙手持握并輸入時,會有一定的疲勞感。而像做工等等各方面,由于是工程機,所以不多做評價,對于黑莓,我還沒因為其做工而感到失望過,Q20 也是如此,這是一部很棒的全鍵盤手機,單純從硬件來看,若能輕巧點會更完美。

還有續航和發熱方面,Q20 的續航有點糟糕,一天下來你得中低強度使用才行,如果是高強度它的電池我想勉強只能支撐半天,這也就意味著你需要一天兩充。之所以在續航方面表現不給力,除了這顆處理器本身就功耗不是那么理想外,還有一個原因大概是因為運行 Android 應用比較耗電,但這只是我個人的猜想而已。
黑莓,即便小眾也依然精彩
這次的體驗文,由于數字尾巴拿到的是工程機而不是正式零售版,因此在許多方面的體驗并不具明顯的參考價值。今后如有機會,希望能夠和大家深入聊聊 Q20 零售版的體驗。
這幾天的體驗時間盡管短暫,卻是充滿樂趣。忍受著這樣那樣的不足,極具考驗耐心,但也依然堅持下來。搞機的世界,就應該如此,不為最好的駐足,只為滿足玩機的那顆心,那份樂趣。

在這里我特別想對時至今日還依然堅持著使用黑莓的尾巴們說點什么,也許你們的堅持在一些人眼里是不被理解。但是無論是什么樣的數碼產品,歸根結底都是要適合自己,無論是實際的使用,還是心理上的滿足感。這種不跟隨的情結值得佩服。
放眼過去,整個智能手機行業只有少數幾家品牌還在堅持著創新,更多的是在制造噱頭和炒作。黑莓能夠在這么一個競爭極為激烈且殘酷的環境下,依然能夠踏實去做產品,也很不容易了。
至少 Passport 給予我帶來的沖擊感是很強的,即便它從誕生之日起就注定小眾。而 Q20 ,則是對于黑莓 9900 老用戶很親切的一款新機,它沒有 Passport 旗艦級的配置,創新,但正如我前面所說的,假如你是 9900 的用戶,那么 Q20 會讓你繼續感受到黑莓優秀的輸入手感的同時,給你 BB10 與眾不同的生態體驗。

是好是壞,我覺得這是次要的。因為 Q20 只為懂的人而生,小眾,也有小眾的美好,這就是黑莓在許多人心中依然磨滅不了的情結。
最后,特別感謝@東通黑莓
提供本次 Q20 工程機。期待后續我們還有機會和尾巴們一起分享更多 Q20 零售版的深度體驗感受。
1.砍柴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砍柴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砍柴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砍柴網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砍柴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