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剛過易信再來,免費通話已淪為營銷爛招?觀點
易信在沉寂了多天之后,終于發布了易信3.0版本,最惹人矚目的莫過于其無需流量的免費通話功能。在微信開創了免費通話的先河之后,易信的強勢插入或將掀起即時通信領域的又一場競爭。
易信之前就頻頻出現免費牌,免費短信和語音留言成了其誕生之初的最大亮點,只可惜易信沒能成功的阻擊微信,反而落得不尷不尬。然而從微信電話本和易信的對比來看,免費通話更多的只是噱頭,用戶痛點再次成了即時通信軟件營銷的爛招。
微信噱頭剛過,易信風頭再來
微信電話本推出之后,無論是媒體還是用戶無不拍手稱好,但隨后揭示的假免費又讓人頗感失望。真正要實現免費通話是繞不過運營商的,而有電信背景的易信讓免費通話顯得更加真實,但效果如何讓我們對比見分曉。
微信電話本本無可厚非,借助于流量和WiFi實現的免費通話是網絡電話里的常見手段,在宣傳上的誤導以及用戶對微信的強大期許,使得微信電話本毀譽參半。誠然和微信相比,易信推出的免費通話是真正免費的,通過電信的“專線電話”技術,使得易信用戶在免通話費免流量費的情況下呼叫電信用戶。不過易信免費電話有著很大的局限性,通話對象僅局限于電信用戶,而且260分鐘免費通話額度需要易信用戶申請試用。總的來說,易信的免費通話在技術上比微信電話本更加可行,但不得不承認的是易信推出的免費電話功能,實質是中國電信通過補貼來贈送用戶免費通話服務,其目的還是在于吸引用戶。
微信的免費通話功能意在推廣微信電話本,易信的免費通話則在吸引更多的用戶,說白了都是在利用免費牌來吸引用戶,借免費之名來營銷罷了。
免費頻頻,難以改變的即時通信現狀
微信的成功和免費概念脫不了關系,微信消息讓我們減少了短信的使用量,語音消息節省了語音通話的時間,再加上諸多好玩的互動方式,一時間讓三大運營商對微信感到頭疼,而后則出現了易信、來往等阻擊微信的即時通訊新品。
微信一家獨大的現狀是免費可以撼動的嗎?易信的免費短信、免費流量以及免費語音留言最終都無功而返。馬云希望借助來往和微信抗衡,“閱后即焚”、“扎推”、“涂鴉”等一系列好玩的功能卻也難逃被放棄的命運。微信電話本的推出已經證實了微信和運營商相輔相成的關系,運營商也不可能再次大規模的封殺微信,也就是說這次易信推出的免費通話功能更多的是借勢營銷,來豐富自己的用戶基數,很難對微信造成威脅。倒是拋棄免費概念,另辟蹊徑的陌陌在沒有大佬和運營商的支持下,走上了上市的道路。
免費難以改變即時通信軟件的現有格局,我們無需對免費通話等營銷有太多期許,運營商不愿意放棄自己的即得利益,軟件商的營銷宣傳更多的是華而不實,概念永遠大于實際效果。
運營商應順勢而為解決用戶痛點
微信電話本的火熱已可見用戶對免費通話的強烈需求,4G時代流量業務的巨大潛力已經遠高于語音和短信業務,三大運營商也紛紛表現出向流量時代轉型的趨勢,比如中國移動已經宣布在2015年將短信收費改成按流量收費。也就是說免費通話已是必然。
易信的免費通話離不開電信的支持,可以說電信的此舉為免費通話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思路。在VOLTE正式商用之前,易信和電信的合作形式或能開啟免費通話的先河,借助免費通話即是對易信用戶數量的積累,也是對電信用戶的一個紅利,即時通信軟件為盈利提供了更多的可能和方式,比如社交化電商和O2O入口,這些是運營商所難以實現的。相比中國移動可以借此來拯救已經日落西山飛信業務,中國聯通則可以選擇和來往、微信等即時通信軟件進行合作。犧牲運營商在語音通話上的巨大收益來推動免費通話業務,繼而推動即時通信軟件的發展,從短期來看是撿了芝麻留了西瓜,從長遠來看卻并非如此。
易信為目前免費通話的實現提供了可能,運營商賭上了未來,即時通信軟件抓住了現在,用戶則得到了最直接的福利,可謂三贏。運營商是否愿意順勢而為可謂是免費通話能否從云端走向現實的關鍵。
從用戶的角度出發,在WiFi隨處可見的情況下,電話費比流量費更讓我們頭疼,對運營商的吐槽已是怨聲一片。免費通話的大旗已經舉起,希望運營商能夠審時度勢順勢而為,切莫過度消耗用戶情感,讓免費通話成為永遠的痛,只能淪為即時通信軟件營銷的爛招。
1.砍柴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砍柴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砍柴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砍柴網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砍柴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