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難題橫亙,網絡假貨的毒瘤何時能除?觀點
由聚美優品的名聲狼藉,到淘寶“叫板”國家工商總局,這一波又一波的地震都是拜假貨所賜。而昨日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新聞中心記者會現場,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局長張茅也被“網絡假貨”問題團團包圍。
毫無疑問,網絡打假已成民心所愿。但是,要想根除這顆毒瘤,必須重拳出擊才能奏效。
“四大難”阻礙打假
在我國,“網絡打假”本就屬于新生事物。這一現實情況,在一定程度上造就了我國獨有的網絡打假“四大難”,即舉證難、起訴難、訴訟難、獲賠難。
舉證難,難在證據的收集、保全和認定困難。我國現行法律規:“誰主張,誰舉證。”這一要求,對于一般消費者來說幾乎是不可能的,因為舉證公正機關的配合,更需要大量時間和資金來支撐。
起訴難,歸納起來有兩大原因:一是被侵權企業處于種種顧慮不愿站出來打假;二是很難找到責任人。很多時候,只能通過起訴網購平臺,獲取售假者信息。由于網購平臺對商家信息監管不嚴格,部分商家存在虛假信息,這就讓起訴責任人難上加難。
訴訟難,難在比較真偽貨品的環節。一方面,企業的商業機密可能被泄露;另一方面,法庭采信原告的證據有限。
獲賠難,難在需要多次起訴不同的售假者,過程漫長而繁瑣。如果有多個不同的網店在不同的平臺上售假,這種情況下,被侵權企業就需要多次走“兩部曲”的起訴過程,時間長,步驟多,得到的回報卻少之甚少。
處罰有限助長氣焰
目前,對于絕大多數的無品牌授權、通過自營渠道銷售商品的電商,國內并沒有相關法律約束。一旦發現銷售侵權商品、假冒偽劣商品等違法經營行為,工商部門只能依據《產品質量法》、《商標法》等法律法規進行查處,處罰力度非常有限。對于平臺上第三方售假商家,其處罰結果也只是關閉而已,對于商家并無經濟制裁。
網絡售假違法成本過低,不良商家自然會趁機鉆空子來制假售假。正如張茅局長所說。“政府有關部門,包括工商部門在日常的監管中,對于假冒偽劣的產品要進行嚴厲查處,要使得這些企業付出的成本高于銷售假冒偽劣商品的成本。如果增加了違法的成本,使企業支付不起甚至無法經營,處處受到限制,甚至罰得企業傾家蕩產。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的市場秩序才能有根本的好轉,這些假冒偽劣的產品才能逐步消失,侵犯知識產權的現象才能減少。”
監管不嚴滋生假貨
據了解,像淘寶、聚美優品等卷入假貨風波的網購平臺,自身并不銷售假冒產品,銷售假貨的都是以“商家入駐”形式進入平臺的第三方賣家。但是,由于網購平臺對這些入駐商家的資質缺乏嚴格審核,加上監管不到位,很多入駐商家其實都在干著“掛羊頭賣狗肉”的勾當。
很明顯,要杜絕電商平臺上的假貨,就必須以法律的形式,確定電商平臺需要承擔的連帶責任。一旦出現售假行為,不僅要追究售假者的責任,還要追究電商平臺的責任,這樣就會迫使電商平臺把好渠道關,減少造假、售假現象的出現。
貨源不暢舍棄誠信
業內人士指出,“電商杜絕假貨首先需要解決的是貨源問題,只有切實與品牌商、品牌國內代理、渠道商協調好利益平衡與糾葛,才有可能實現電商渠道與線下渠道代理商的良性合作與互利發展。”
以上言論如實道出了網購假貨盛行的重要關鍵點。為了保護國內代理商的利益,知名品牌商拒絕與電商合作,但是電商又想借助大品牌吸引消費者,這便讓一些假冒的代理商有機可乘。
實際上,貨源問題考量的是企業誠信體系。如果生產了假貨、賣了假貨、侵犯了知識產權,就記入企業信用檔案,其經營活動就要受到限制。增強企業的信用自律意識,建立整個社會的信用體系,可以說是解決假貨問題的治本之策之一。
用戶“忍讓”包庇造假
據權威調查報告顯示,40.3%的網購用戶在買到假貨后,選擇“忍讓”,沒有進行投訴。“忍讓”行為在所有買到假貨后的處理方式中排名第一位。對假貨進行投訴且成功獲得退款的情況排名第二,占比約32.2%。而同樣進行了投訴卻沒有成功獲得補償的用戶,占比為16%。
通過數據反映出的現象,我們不能簡單的理解為我國網民“天生善良”。經過深入探訪,很多用戶都曾經有過一些投訴或與網店店主溝通的經歷,但最終往往都是“無果而終”,不得已才選擇“隱忍”這一消極態度,最終只能是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唯一解氣的做法便是拉黑店家,不再往來。
種種現實表明,我國網絡打假任重道遠,而且是一項系統化的工程。不僅需要網絡交易平臺的自查自糾、企業和商家誠信意識的提升,更需要國家及監管部門的嚴格管控和查處,當然也少不了消費者的主動維權。
正所謂:“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網絡打假只有政府、網購平臺、消費者、監管部門、企業、商家聯合發力,重拳出擊,對癥下藥,才會有療效、去病根。
===============================================
央廣國際連線嘉賓,江蘇電視臺財經評論嘉賓,反錘聯盟發起人,微博號@互聯網分析師于斌,微信個人號117821818,公眾號jrxwzx、qiaozhong1206,歡迎交流互動。
1.砍柴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砍柴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砍柴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砍柴網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砍柴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