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薪糾紛之下,看美的為何越走越艱難自媒體
近日,美的“欠薪”風波已成業內外熱議的焦點話題。其實,這并非美的第一次被員工集體討薪,2014年12月就上演了一幕“討薪劇”。然而,“欠薪糾紛”只是表面現象,其背后牽扯的則是美的“日子吃緊”的根源。
據了解,美的“欠薪”風波的導火索則是其大規模的“裁員舉措”。2011年開始,美的集團大裁員幅度令人瞠目結舌。美的集團下設制冷、日電、暖通和機電四大銷售體系,制冷集團60多家各地銷售公司裁員幅度達40%以上,有些超過60%,總部約50%;日用家電集團2012大規模校園招聘的新員工幾乎全軍覆沒。
曾經盛極一時的“千億俱樂部”,為何會走下坡路呢?
從宏觀審視,美的由盛轉衰與整個家電行業的頹廢現狀和更新迭代脫不了干系。
權威調查顯示,2014年我國家電行業,一方面正在經歷增速換擋和結構調整的陣痛,大部分家電產品銷售量增長緩慢,其中大家電行業深陷負增長困境。另一方面,高端家電市場逆勢大漲,推動家電產業升級和轉型。
進入2012年,房地產行業不景氣、家電以舊換新、節能補貼等政策到期,國內的家電行業增速放緩,集體迎來了寒冬。尤其是節能政策收官后一個月內,家電市場出現了明顯震蕩,市場陷入遲疑、徘徊期。
業內專家表示,“中國的家電行業已經不可能再現2010年前的輝煌了,轉型是每一家企業的必走之路,在這條路上不可避免會出現裁員、關廠等大潮。”
目前,我國家電市場已經變換軌道,進入了以更新換代為主的新消費時期。相比老一代消費群體,現如今的80后和90后市場消費主體,消費意愿更高、購買能力更強、追求新技術和新產品的欲望更加明顯和強烈。很明顯,高端、智能化產品已成市場寵兒,傳統“三大件”黃金時代已經結束。
從微觀審視,美的自身原因才是其越來越艱難的“致命傷”。
盲目擴張,大傷元氣
2010年,美的電器銷售收入突破1150億元(其中出口50億美元),一舉跨入千億元俱樂部;2011年,美的電器銷售更是進一步增至1400億元。在“千億美夢”光環的驅動下,美的提出了“再造一個美的”新五年計劃---到2015年實現銷售收入2000億元,力爭進入世界500強。
當時,美的集團絕大多數高層都處于亢奮狀態,追逐銷售增長的欲望驅使他們沿著擴大投資、擴大規模的路徑狂奔撒歡。自從新目標提出,美的集團內部爭相拓展新領域,一時間,生產項目遍地開花。
由于小家電上馬成本低,有利于成為規模填充物。2011年,美的已建立了國內最全的小家電產品線,甚至包括電吹風、電動牙刷、電洗腳盆、電子鞋柜、剃須刀、電熨斗等,高峰時達到70種。盡管品種齊全,但是很多種類不賺錢甚至虧損。
為搶占市場份額,最瘋狂時,美的在每個縣城都設有代理商。家電下鄉政策停止后,代理商與美的都賺不到錢,代理商冗余嚴重。
此外,美的還涉足完全不搭界的產業。2010年,美的收購了一家工業電子廠,為了迅速站穩腳跟,拼命上項目,這兒蓋一個樓,那兒買一塊地。然而,一年銷售額不過五六個億,虧損最多時達6000萬。
規模擴大,本將增加人力成本。2011年最高峰,美的員工總數接近20萬人,管理人員接近2.5萬。平均每個人一年有5萬-6萬元的成本,只算人工成本差不多就得100個億。
拼規模,輕效益
在2000億元目標刺激下,美的一味地拼規模、渠道壓貨、降價促銷,不僅造成了虛假繁榮,更為轉型升級帶來巨大阻力。
2011年上半年,與銷售收入同比增長59%相比,美的電器同期凈利潤增長只有13.7%,除冰箱外,其他產業毛利率均出現下滑;歸屬母公司凈利率為3.18%,同比下滑1.27個百分點。同時,某項出口業務虧損高達數億元。
據當時統計,除空調壓縮機等一些絕對領先產業外,美的很多產品雖然規模做到了第一,但在產品單價、盈利水平上,甚至還不如排名二、三的品牌。即使其銷售額首次突破千億時亦如此。2010年,美的電器毛利率為16.69%,格力則達到22.31%;單看空調,格力毛利率為22.54%,海爾毛利率為17.79%,美的毛利率為17.68%。每一個單線產品上,美的都有一個泰山壓頂的對手。
在以規模增長為主導模式下,當時美的訂單很多,春節工廠不放假,工人加班干活,整個順德幾乎成了美的大倉庫。庫存多,旺季銷售達不到預期,最終收益寥寥無幾。
轉型升級,雷聲大雨點小
2014年,美的正式進入轉型升級新階段。
2014年3月,美的集團發布了M-Smart智慧家居戰略,計劃未來三年在智能家居研發上投入150億元,圍繞空氣、水、營養健康、能源四個領域打造智能管家系統,建立美的社區,并推出M-B0X美的智能家居盒子。
緊跟其后,美的又宣布與阿里巴巴合作,構建物聯網開放平臺,以實現家電產品連接對話與遠程控制,并計劃用三年時間將50%以上空調物聯網化。
2014年12月,美的與小米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盡管動作頻頻,但實效并不理想。對于智能家居的布局,M-Smart智慧家居戰略遠遠落后于海爾U+智慧生活,從今年上海家博會就能窺見一斑;在延伸產業鏈方面,美的不如格力動作快,其膽量和氣魄也稍顯遜色。從本月18日起,格力董明珠就已經對外展示了“格力手機”,這也標志著傳統電器廠商正式宣告進入手機行業。
如今,與之齊名的格力、海爾都有“新技能”可圈可點。美的如果再不加把勁弄點“干糧”,食不果腹不說,就連露宿街頭也是有可能滴。
===============================================
央廣國際連線嘉賓,江蘇電視臺財經評論嘉賓,互聯網玉石品牌“隨玉而安”創始人,糖爹中國創始人,河豚面膜高級代理,微博號@互聯網分析師于斌,微信個人號117821818,公眾號jrxwzx、qiaozhong1206,歡迎交流互動。
1.砍柴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砍柴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砍柴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砍柴網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砍柴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