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大法不再美好,傳統手機品牌的悲劇陰影何解?觀點
昨天,索尼非常低調的發布了Xperia Z4這款旗艦機,相比于HTC今年在MWC上發布M9的心急火燎,索尼可謂是淡定自若,但這樣的淡定更多的是索尼對索尼移動目前的無奈與彷徨,去年索尼只能手機退出中國市場,索尼中國裁員等言論,都在從另一面襯托了索尼這幾年來的日益衰敗。
這次索尼發布的Z4與前三年Z系列旗艦機相比,在外觀工藝設計上仍然沒有顯著的突破,甚至你拿出前三代和Z4相比,它們幾乎是一模一樣的,就算有一些細微差別也是用戶所感知不到的。但在Z4的配置上,無疑是今年Android旗艦機的誰追,索尼在Z4的配置用料上可謂是毫不吝嗇,幾乎為之裝配了當前最好的配置——高通最強處理器,超大運行內存、索尼獨占G鏡頭,加之防塵和更強的防水功能,并且在Z4上延續了Z系列一貫的全平衡雙鏡面設計,保持了工業設計一貫的精湛水準,可以說Z4在硬件與設計上,與當前市面上已經發布的2015款旗艦手機相比,并不落下風。
Z4相較于前代旗艦Z3,從整體上而言,Z4相對于Z3的進步只能算是例行的配置升級。其提升雖有但進步不大。在消費者感知最為明顯的外觀上并無全新的設計,而內在的核心功能上也并無最大升級,Z4身上并沒有出現能夠強烈刺激消費者為之買單的新特性。
但在手機配置上,Z4絕對是當下Android陣營旗艦機的水準,搭載最新的高通810處理,內置3G運行內存,5.2英寸1080P屏幕,支持 microSD 卡插槽擴展,機身上設有 2070 萬像素的主攝像頭和 510 萬像素的前置攝像頭,標配電池容量為 2930mAh,預裝 Android 5.0 操作系統。
單純從配置上來看,Z4像是Z3的例行升級,并且升級幅度極其有限,但從完整打磨一款產品來看的話,Z4是目前索尼Z系列進化最為完整的一款手機,它的出現更多是修補Z3上的一些缺點,該加強的地方加強。筆者從日本索尼官網了解到Z4也是整個Z系列最后一代的手機,可能在索尼人眼里Z4才是最完美的手機。就像HTC從M7一直升級到如今的M9。
智能手機發展到現在,已經不太可能出現一年、兩年手機外觀來個翻天覆地的變化,更何況是像Z系列和One系列這樣的經典機型,在這一點上不僅是索尼、HTC做不到,三星、蘋果同樣也做不到。
索尼難以逃脫“工藝”思維
索尼目前所受到的困境,與當下HTC幾乎是一模一樣,作為傳統的國際品牌,它們在手機的工藝設計上,都有非常顯著的外觀特征。比如HTC開創的全金屬機身的One系列,索尼開創的雙面玻璃的Z系列,都對當下的智能手機做出了非常重大的貢獻。
在被iPhone所引領的智能手機大潮中,如何能夠做出一款不那么像iPhone的智能手機?是擺在所有廠商面前的難題,就連蘋果也難以逃脫自身瓶頸局限,比如iPhone6難以擺脫前幾代iPhone的身影,在背后的天線設計上模仿了HTC One手機。
索尼的Z系列實踐的仍然是工匠索尼的精神,每一次的迭代發布,都是為了創造出最好的索尼手機。在這一點上從Z1一直進化到如今的Z4,雖然外觀上的差別如出一轍,但是內在的蛻變是用戶購買過一段時間后可以很明顯的感覺到。
索尼一直以來都特別喜愛挑戰技術的極限,比如在對手機的輕薄上,比如手機的三防功能上,有一種偏執的追求,它們喜歡獨具匠心的打造出濃厚的索尼式風格手機。
很多用戶都吐槽為什么索尼旗艦機價格為什么居高不下,在同類型手機里,價格沒有絲毫競爭力,其背后的大部分原因是索尼手機的研發成本太貴了。三星智能手機的成本在手機行業里并不算特別貴,三星更愿意在廣告營銷上加大投入,讓消費者為之買單。三星旗艦機價格每年大幅度縮水,三星仍然能夠保證它的手機利潤,換做索尼早就處于賣一臺虧一臺的狀態。
很多時候國內的用戶只愿意為創新叫好,但并不愿意為創新買單。
索尼難逃“小米模式”的陰影
小米模式最反傳統的地方在于,傳統手機品牌定價手機的時候,是先定一個市場高價,然后等過一段時間以后,逐漸降低價格。這也是數碼產品最為常態的定價方式。但小米的出現,直接掐住了傳統手機廠商的7寸喉嚨,它是先定一個半年后僅維持成本均衡的低價,只要前期能夠操控好出貨量。這種期貨手機模式在對價格較為敏感的發展中國家特別吃香,比如中國、印度,性價比與口碑營銷就是小米手機的兩把利劍,戳進傳統手機品牌的心臟。
以小米模式為代表的互聯網手機,最可怕是它打破了傳統手機廠商的定價模式,它們不再單純局限于手機的硬件利潤,相反,只要能夠搭建起類似于MIUI這樣的生態圈,它們哪怕虧錢賣手機,也在所不惜,去搶奪更多的用戶。
傳統手機品牌只在乎手機硬件利潤的做法,與小米這種軟硬結合掙錢的競爭,本身就不是一個維度的競爭。蘋果不愿意依賴iOS軟件擴大收入,是因為本身iPhone的利潤已經高得驚人,搶占了手機市場的絕大利潤。三星依靠著產業鏈的優勢,在手機硬件、手機配件上都還能賺取足夠的利潤,將來的小米如果要在蘋果、三星的地盤上,搶得一大片市場,其依賴的絕對不只是小米手機的收入,MIUI這種軟件上的收入才是小米未來利潤的根基,小米手機是MIUI生態圈的入口。這也是為什么我說智能手機的發展,其實只成全了蘋果、三星、小米手機的原因所在,這三家公司都以各自的核心競爭力來影響整個手機行業的發展趨勢。
新老交替,傳統手機品牌的悲劇
索尼的悲劇是一個宏大崩潰的集中縮影。在這次崩潰中,諾基亞摩托羅拉自殺退場,HTC高開低走勉強保命,三星靠著厚實的家底準備迎接寒冬,而索尼則完整的展現了其市場是怎樣一步步被侵蝕、產品如何一步步落伍,品牌是怎樣一步步倒掉的全過程。這過程其實和三星沒什么關系,三星賣手機的戰術和十年前沒什么區別。
真正挖坑的,其一是大洋彼岸光環附身的蘋果,其二是把群狼戰術發揮到極致的國產手機品牌,索尼在他們的包圍之下毫無還手之力。
索尼假若能夠在手機上“偷工減料”,不要執著于技術研發,多在產品營銷上下功夫,能夠控制手機的成本,只要索尼稍微變得有那么些微市儈一點,多那么一點商人的味道,索尼也不至于混到如今這個地步,但市儈的索尼還會是大家所如愿見到的嗎?
1.砍柴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砍柴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砍柴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砍柴網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砍柴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