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單!飛單!中介房屋有多少真實房源?自媒體
互聯網中介正在深陷信任危機。
雖然廣告鋪天蓋地,卻因愛屋吉屋經紀人“飛單”事件而飽受質疑。
此前,號稱無門店的互聯網中介愛屋吉屋的最大賣點就是“二手房傭金1%,租房傭金減半”,而傳統中介的二手房傭金約為2.5%。相對低廉的傭金也讓一些消費者去嘗試。好景不長,這一新興模式正因經紀人“飛單”的事件而失去客戶的信任。
互聯網中介的難以繞過的死穴在哪?經紀人又該怎樣監管?又如何防止飛單?都令人深思。
假房源吸引客戶后“殺客”
我們先看一則之前媒體報道的消費者在愛屋吉屋的經歷。
住在北京的趙超(化名)就是這個事件的主人公。
今年4月趙超希望通過中介租一套房屋,在咨詢多家傳統中介后,他并未得到滿意的結果。隨后,趙超下載了愛屋吉屋App并約見其經紀人王朋偉,但是經驗不足的他同上述經紀人簽署合約時卻只和愛屋吉屋簽署了一式三份合約中的一份,然后和另外一家中介公司簽署了租房合約。
趙超的噩夢開始了,他所租賃的房屋先后出現房屋質量問題和鎖芯被人為損壞問題,趙超在持續兩個月的郁悶后,搬離了租住的房屋并在今年5月向愛屋吉屋公司索賠。
趙超認為自己之前是同愛屋吉屋簽訂合同,但是卻被經紀人欺騙而同另外一家公司簽署合同,這并不符合愛屋吉屋關于真實房源的承諾。
對此,愛屋吉屋確認上述事實屬實.。值得注意的是,上述虛假合同事件并非個案。
愛屋吉屋的業務模式是客戶用App預約看房,然后有業務人員進行聯系,客戶還會通過看房體驗對業務人員進行評分,評分高低一定程度上影響業務人員工資水平。
雖然有過評分,但是愛屋吉屋并不知道經紀人是否完成交易。并且無論交易最終是否完成,客戶均可對經紀人進行評分,這意味著愛屋吉屋無法完全監測經紀人是否進行了交易。
更讓人感到震驚的是,由于愛屋吉屋并沒有門店,因此其簽約和中介費繳納都只通過經紀人獨立完成,里面并沒有一個監督流程。比如租房,很多客戶只需要在其租賃的房屋內進行簽約,而經紀人對傭金也是現金收付。
這不得不讓人質疑,愛屋吉屋的部分租房房源是不是真的不存在,照片是不是真實?甚至當經紀人帶客戶看房時,經紀人自己也是第一次去看房。雖然客戶通過愛屋吉屋App進行預約看房,但是最終看的房子未必都在系統內,很多經紀人會自己幫客戶推薦房屋,而客戶也并不了解這些房屋本身是否經過認證。目前許多中介公司都是先通過低價、虛假信息招攬客戶,待吸引客戶過來后再進行“殺客”。
房源真假飽受“詬病”
一直以來,從網站或者和其他途徑到店的房源是需要在一定時間錄入系統和跟蹤的,在這一過程中,傳統中介由于受到店長、同事及客戶的多重監督,公司本身也會安排稽查和暗訪,所以經紀人不太有機會接私單。而新興的互聯網中介并沒有傳統意義上的底商型的門店,因此對經紀人的實際監管要更加困難。
房源的數量和真假也是互聯網中介無法撇清的詬病。
而根據愛屋介紹,目前愛屋吉屋的房源主要有三種來源形式,一種是房東通過廣告自己找來的,這類房源約占愛屋吉屋總房源量的50%,另一種是愛屋吉屋旗下6000余名經紀人自己開發的房源,約占30%,剩余20%則是通過其他渠道得到的,其中也包括從第三方公司拿來的。
不過這一說法其實并不能讓人真的信服。按照房屋通行標準,房源的獲取70%是依靠門店。互聯網平臺沒有門店很難獲取房源。在這種情況下,他們要么付出更高的成本,將其他一些經紀公司即將成交的單子拉過來。“而所謂低傭金收費,從我們看得到的情況來講客戶不敏感,對于幾百萬貨值的交易來講,客戶要的是安全和效率。”
實際上,二手房市場最大的問題是房源來源的問題,房源對于出售房產的業主來說,更希望或目前的消費習慣集中在有門店登記這塊,因為對于輕資產的中介行業來說,特別是持有房產的業主,相對而言還是希望有一定的保障。如果說網絡交易的話,沒有一個門店保障就有可能出現負面或不可預知的風險的可能性更大。
飛單不斷拷問行業“底線”
不僅房源數量、真實性難以保證,愛屋吉屋自身流量也受到一定爭議。
在愛屋吉屋近期公布的成績來看,7月在北京銷售856套房子,位居第四。是什么讓一個進入北京二手房市場不到半年的房產中介網簽量每月都翻番增長?對此,愛屋吉屋創始人鄧薇將其歸功于互聯網新模式帶來了高效率,高效率造就了高業績。她表示目前愛屋吉屋經紀租房效率8倍于傳統經紀人,在二手房交易上,愛屋月產出也是傳統經紀人的5倍。
然而這個解釋和數字難免讓人唏噓。愛屋吉屋看似高效的背后的飛單會讓人不安。據了解,愛屋吉屋經紀人每月必須完成2單的開單率,不然就會被淘汰。眾所周知,二手房交易周期甚至長達半年,經紀人從帶看到最后成交大都在1-3月之內完成,而愛屋吉屋在房源不足,經紀人數量不多的情況下,要想完成業績考核,恐怕也只能靠著低傭金的噱頭來攔截客戶了。對于房產經紀來說,月開兩單的確是非常高的要求,沒有豐富經驗的經紀人根本沒辦法達到這個水平。所以愛屋的經紀人離職率也非常高,因為只要一月完不成任務,馬上就進入淘汰序列。由此可見,對于愛屋吉屋來說,經紀人完全就是開單機器,靠吃老底,講究賺快錢,變相鼓勵經紀人不擇手段去開單。這種情況不僅被同行所詬病,也破壞了整體的行業規則,時時拷問著企業的底線。
在短期內,這種低價吸取客戶還是能夠帶來不少訂單,但長期看來,這種模式很難繼續維持下去。縱觀愛屋吉屋這種殺雞取卵,房源不足、不能保證安全與效率、僅靠融資持續前行的互聯網中介能走多遠,讓我們拭目以待。
1.砍柴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砍柴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砍柴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砍柴網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砍柴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