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級IP從來不是游戲的“下飯菜”!自媒體
超級IP其實從來就不是游戲的“下飯菜”。不然的話,當年囤了國內最優秀網絡文學作品并多次嘗試改編的盛大網絡,不至于淪落到今天的地步。您聽過或玩過名叫“鬼吹燈”的游戲嗎?順便多說一句,金庸的小說算得上超級IP吧,但您確定玩的是正版手游嗎?
因為《盜墓筆記》、《大圣歸來》的大熱,一個詞突然之間躥紅——超級IP。此處談到的IP,并非網絡之間互連的協議,而是一個法律概念:知識產權(Intellectual Property)。
所謂超級IP,一些業內人士將其定義為:有長達十年左右的市場沉淀和粉絲積淀的網絡文學作品或經典文化創意產品。比如,靠《捕魚達人》賺了第一桶金的觸控科技,就趁著《大圣歸來》電影的火熱,順勢推出了一款2D策略卡牌手機游戲。比起7月實現票房7億元的電影來說,這款有授權的手游的命運,實在是讓人驚訝不起來。當然,同期還有好幾款起了類似的名字而沒有版權“背書”的手游,想趁機“渾水摸魚”,最終鎩羽而歸。有趣的是,西山居的《西游降魔篇》在7月29日進入了蘋果免費游戲排行榜的前10名,不過,真沒人覺得它和《大圣歸來》有什么關系,那好像是另一個不那么熱門的“前度超級IP”。
其實,說到底,IP熱這點事,一直都是游戲圈用來忽悠玩家和風險投資人的套路。因為,囤積IP本身就是一個引發投資人關注的好辦法。且不說手游商們前年就開始搶IP,單看影視圈,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14年年底,有114部網絡小說被購買影視版權,內容跨越古代、現代,題材涉及青春、仙俠、懸疑等。而在2015年至2016年,計劃開拍或播出的網絡小說改編影視劇超過30部。然后呢?很多IP被炒到了千萬元的天價,一批寫手富了。誠如閱文集團CEO吳文輝說的那樣,2013年之前,網絡小說就堆在一起沒有人買,然后突然之間就賣空了。有人甚至開玩笑說,現在,連《新華字典》、《俄羅斯方塊》都被稱作“超級IP”,已經被互聯網公司注冊。那些手握IP的公司,就可以“忽悠”風投商們繼續給錢了。
也許不久后,我們可能會玩到某款叫“新華字典”的手游。可這樣的手游會采用什么方式呢?卡牌?酷跑?還是填字?我的想象力有點貧乏,還需要游戲公司幫忙開開竅。
值得注意的是,被高價買回來的IP和超級IP,真正變成影視劇和游戲的,其實不多。有意思的是,其中變成影視劇的那部分IP,因為審批和資金的原因,所以很少;但出品了還是有很多觀眾,哪怕因為和原著太不一樣而被“吐槽”的《盜墓筆記》。
盡管成為游戲的IP很多,但真正成為賺錢大戶的卻非常稀罕,尤其是那些完全忠實于原著的作品。其中一個最有代表性的案例,就是超級IP《圣斗士星矢》。當完美世界在有充分授權并用了四五年時間將其改編為客戶端網游后,這款游戲卻連網游年度十強都沒進過。但您千萬別以為那游戲不精致,我曾經試玩過一天,那款游戲的質量遠高于同期網游。但我實在堅持不下去,因為感覺還是在“打怪升級”,且劇情無懸念。
超級IP其實從來就不是游戲的“下飯菜”。不然的話,當年囤了國內最優秀網絡文學作品并多次嘗試改編的盛大網絡,不至于淪落到今天的地步。您聽過或玩過名叫“鬼吹燈”的游戲嗎?順便多說一句,金庸的小說算得上超級IP吧,但您確定玩的是正版手游嗎?
或許有人會說,人氣動漫《我叫MT》不就被改編成手游,甚至熱度超過原作嗎?其實,這真的只是一個特例。而且,其成功的原因,除了《我叫MT》作為超級IP,在初期帶來的廣告效應之外,更重要的是它移植了當時在日本極度火爆的手游《智龍迷城》的玩法——卡牌。這才是它真正成功的原因。
———————作者新書———————
作者:張書樂 微信號:zsl13973399819 新著有《越界——互聯網時代必先搞懂的大敗局》,這是一本講述BAT失敗的書。
1.砍柴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砍柴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砍柴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砍柴網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砍柴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