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視:賈躍亭的“負利邏輯”自媒體
10月27日,病愈后的賈躍亭改變了一年一次公開露面的慣例,親自為樂視發布會站臺。
隨著樂視的餅越畫越大、越畫越快,跨界與各路競爭對手在視頻、手機、電視、汽車等領域同時作戰,這樣的背景下,這場發布會顯得更加重要。
這場發布會,賈躍亭一共做了兩件事:發布殺手級產品,宣布震撼級消息。連發布會場外的黃牛也異常忙碌起來:賈躍亭又要吹牛了。
樂事發布了兩款產品,新推出了低于量產成本定價的智能手機樂1s,腰斬行業均價、售價49.9萬元的120英寸超大屏電視uMax120,開創多類桌面的系統EUI5.5,并宣布樂視超級汽車與阿斯頓·馬丁達成合作,并宣布明年手機、電視逐步進入印度市場。
賈躍亭不否認自己吹噓,只是現在他希望把吹過的牛一一實現,更重要的,賈躍亭本人已經成為一種現象。
負利邏輯
在互聯網圈的CEO中,賈躍亭并不是熱衷于站臺的類型。有科技圈人士觀察,通常他露面的頻率為一年一次,而他的上一次現身,是今年4月樂視推出第一代智能手機時。如今繼續為樂1s拉票,足見手機產品線在他心中的分量。
從配置上看,這次推出的樂1s手機,采用頂級旗艦芯片真八核MTK Helio X10 Turbo處理器,3G內存+32G存儲配置,incell屏,“Type-c+快充”的樂閃沖,0.09秒極速精準相位對焦等。此外,延續了一代無邊框ID、全金屬工藝、雙向正反插的Type-C接口的特征。
定價上,樂視繼續著生態養硬件的顛覆思維。今年4月14日,樂視推出第一代超級手機時,以量產成本定價為1299元。而此次樂1s的定價則將這種模式推動至低于量產成本定價的1099元。賈躍亭又以價格給傳統企業帶來了恐慌感,他稱樂1s開創了硬件的“負利時代”,更放言這款手機的配置可以“上秒旗艦(蘋果),下秒紅藍(小米和魅族)”。
除了牽引著手機硬件售價突破底線,值得注意的是,樂視每次推出手機都會選擇一個獨辟蹊徑的賣點作為切入口,以此在機海立足。8個月前推出樂視第一代手機時,賈躍亭曾表態手機的四大關鍵分別是配置、定價、顏值和EUI。其中的EUI簡單來說就是“內容為王”的概念,可將樂視網、樂視音樂和樂視體育為主的生態系統整合其中。
當時樂視開創了“流量+資費+會員+手機”銷售策略,被業內認為將“逼死”手機廠商和運營商。而這一次在樂1s上,樂視玩的是重新定義互聯網入口的EUI5.5生態系統,該系統首創了多類桌面,可作為交互中樞實現手機、電視、視頻等各個終端的滲透。
垂直產業鏈整合的生態基因,也決定了在硬件上需要多線作戰。除了移動端的入口級硬件手機,樂視同時發布了家庭客廳端的顛覆式產品——120英寸液晶超級電視。這款產品售價49.99萬元,樂視方面稱這同樣是腰斬行業價。根據賈躍亭的介紹,這款產品的目標用戶群并非普通消費者,而是金字塔尖的社會精英和商務用途。此外,他指出這款電視像素為3840×2160,超過了電影院的清晰度,加之具備超前點映的功能,是顛覆電影院的革命性產品。
不過問題的關鍵在于,專供“人生贏家”的120英寸巨無霸電視究竟有多大的市場需求?賈躍亭表示,“據統計,中國的千萬富翁有100多萬人,如果有1%的用戶會選擇我們的電視之王,也是一個非常驚人的銷售額,所以,它的銷售額有可能在未來的一段時間是以十億計的。”
而根據財新網報道,奧維咨詢家電專家劉闖接受采訪時則表示,現在中國市面上110英寸的超大屏電視,粗略統計,一年大概賣出數百臺。家電產業觀察家梁振鵬認為,樂視推出這款大屏、高端電視的目的,核心目的還是在于彰顯品牌影響力和技術實力。
大生態OR小生態
樂視抓人眼球的心態無可厚非。畢竟作為一家以視頻網站起家的公司,2013年推出超級電視、2015年涉足智能手機的樂視,是一家年輕的硬件廠商。也因為這點,來自傳統家電企業的競爭對手,往往以樂視的硬件產品缺乏自主研發和制造能力為由提出質疑。
能否在硬件上被承認,是樂視真正站穩腳跟的關鍵。賈躍亭顯然深知這一點,他在發布會上表示:“互聯網時代需要非常重要的三個要素,非常好的硬件、非常好的軟件、非常好的互聯網生態,把這三者完美地融合到一起產生化學反應,才能創造出真正顛覆性的體驗和創新。”
事實上,從樂視網誕生至今,做過的每個品類,包括視頻、盒子、電視、手機、汽車無一不是資本追逐、炮灰遍地的紅海。而樂視的邏輯在于,其藍海圖景是貫穿在多款紅海產品背后的生態圈模式。手機、電視、超級汽車三個垂直的跨產業新品,分別對應著樂視的移動互聯網入口、家庭客廳戰略和車聯網戰略,而在這背后是樂視一直宣稱的“平臺+內容+終端+應用”的開放閉環生態商業模式,及生態養硬件的盈利模式。
中投顧問高級研究員薛勝文指出,“樂視對互聯網硬件的商業模式具有先見之明,對其發展趨勢的判斷較為準確。互聯網硬件的競爭重點其實在于內容服務功能,而非硬件性能,因為當前互聯網硬件在生產研發技術方面已經達到一定高度,向上突破的空間不大,并且可復制性較強,而內容服務是提高消費者體驗的重要途徑,是產品核心競爭力所在。”
做生態已經被認為是未來硬件企業的最終出路,如今國內做生態圈的互聯網企業以樂視和小米居首,這兩家年輕的企業均憑借顛覆性的產品和價格以及口碑營銷模式積累了一批樂迷、米粉。
不過在生態圈邏輯上,兩家企業并不盡相同。小米做手機硬件起家,所涉獵的產品多為路由器、手環、插座等小件產品,其核心是圍繞智能家居場景布局的。且在內容上,小米采取跟牌照商合作的模式,不原創內容。
反之,樂視以視頻內容起家,蔓延至硬件。而在生態圈的布局上,樂視選取的手機、電視、汽車等硬件端口全面覆蓋了移動、家庭和戶外場景,這顯然是一盤更大的棋,如果成型之后,規模和效應也會更加強大。
而樂視最終的野心,是成為一家顛覆蘋果和特斯拉那樣的企業,從樂視現在的布局來看,夢想與現實的步伐越來越協調。
從生態電商看樂視生態結構
正如賈躍亭在樂視10月27日的新品發布會上所表達的:世界往東,我們往西,顛覆者從來都是孤獨的。生態電商模式未來誰會勝出還不得而知。
對于樂視來說,其“平臺+內容+終端+應用”的生態體系所要構建的是“開放的生態閉環”,這是一場由內向外的生態布局。所謂開放,是指與上游品牌商、下游渠道商形成生態合作伙伴體系,最終為用戶提供優惠的產品和服務,而生態閉環是指樂視內部各生態之間的打通。
比如,樂視生態電商作為整個樂視生態的一部分,倡導的是要與樂視集團其他業務單元協同,實現生態內部用戶打通、需求打通、線上線下打通、企業和用戶打通。
2016年初,樂視旗下垂直整合的葡萄酒電商平臺網酒網將完成整體品牌升級,并與生態合伙人共同打造超百家線下店面,實現線上線下生活服務領域的打通。
除了手機、電視、酒類等現有產品,未來將根據消費者需求變化提供與吃喝玩樂相關的所有服務,比如會有生鮮類、旅游類等大的生態集團和供應鏈運營集團加入。
與此同時,近日來電商巨頭收購合作動作頻頻,目的同樣也是不斷完善各自生態電商的布局。
阿里巴巴、京東兩大電商巨頭發自外部的垂直整合,實際上與樂視的從內部生態協同角度展開的生態電商布局殊途同歸。樂視集團高級副總裁阿不力克木·阿不力米此前曾表示:“面向未來,電商在互聯網生態中不再單獨存在,而是跟各個產業深度融合在一起,成為生態電商。”
樂視將剛剛過去的“919樂迷節”作為“練兵場”,實現多個生態的打通,覆蓋整個集團全部用戶,并且增加了很多與品牌商合作的機會。
任健表示,會有更多的品牌進入,網酒網將整合樂視生態圈中的多方資源。這樣一來,“一是可以給用戶更大的優惠空間,二是將用戶的屬性與品牌商做一個完整的嫁接,讓品牌商可以自主地根據樂視用戶屬性匹配自己認為合適的商品。”
“樂視生態背后有一個大數據后臺系統分析,這是樂視的一個強項,對于樂視手機或電視,用戶只要輸入個人信息,根據觀看記錄,就會經常推送相應的視頻內容,未來我們希望在消費服務端也能如此。”任健說道。通過內部整合,樂視已經形成一個生態電商的雛形,進一步搭建生態電商的服務體系。
1.砍柴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砍柴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砍柴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砍柴網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砍柴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