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靠騰訊的美團 如何正面戰場迎戰阿里百度?自媒體
文/楊舒芳
對美團來說,今年顯然是不平靜的。先是應對百度出擊尋求融資,然后拿下老對手點評,接著加入騰訊陣營。現在,又迎來了一個強勁的對手,老股東阿里。
如今,雙方正花式互撕。釘在BAT目前最看重的O2O領域,美團注定要迎來送往,延續拼殺的命運?,F在的問題是,阿里顯然是打定主意要硬碰硬了,背靠騰訊這課大樹,美團能否接招?
阿里美團互撕
最新的情況是,外媒報道稱,阿里正在出讓手里大約10億美金的美團股份,并且大方提出了接近7折的折扣。
投資的基本法則一向是高拋低吸,主動要降價出售的案例并不多見。而且,10億美金對阿里來說,并不是著急要用的大數字。那么阿里這個做法的目的就只剩下了一個,就是給正在融資的美團點評添堵。
在合并前,美團就一直在尋求融資,畢竟O2O這件事依然很燒錢。合并當天也有內部人士確認,新公司已經在接洽融資。之前的說法是,合并后按150億美元的估值進行融資,但被阿里一攪和,據說有投資人認為估值會降到130億美元左右。
在這之前,阿里和美團還在線下打了一架,就是所謂的美團員工打砸支付寶廣告牌、強逼商家二選一的“閃電行動”。
經此一役,復出不久的口碑名氣大震??诒尤胧痔院椭Ц秾殐蓚€超級APP后,增速確實很快,但口碑的問題在于錯過了最佳時期,相比美團,商家基數太小。不過,從0到1的過程總是不易的。
所以阿里和美團現在是互看對方不順眼。實際上,自從阿里投了美團B輪,王興一直都不太接受阿里的干預,后來還多次重復,阿里不是戰略投資者。強勢的雙方碰撞在一起,往往是傷痛大過火花。
餓了么之爭
除了前面提到的兩點互撕舉動,阿里和美團另一個很重要的爭奪點,是餓了么。
消息人士稱,在雙方的爭奪下,餓了么在整個談判過程中漲價不少。從時間上來看,更早接觸餓了么的是美團。但根據目前流出的信息來看,占上風的是阿里。
一方面,阿里這次據說下了血本,基本不還價,可能會拿出15億美金,換餓了么30%左右的股份。另一方面,點評的迅速出局讓餓了么多少有些不舒服,用外界最近常用的一句評價來說,“王興的格局有限”。
如果阿里對餓了么的投資按照傳聞比例落定,按照餓了么在數輪融資中嚴重稀釋的股權,阿里自然會成為第一大股東。這也符合阿里一向的投資風格,要當就得當親爹。
餓了么之爭,其實是最后一公里之爭。對電商起家的阿里來說,這一點似乎顯得尤為重要。阿里之所以在爭取餓了么上這么拼,某種程度上也有這個原因。
在外賣這個超高頻需求中,餓了么的市場份額超過30%,略高于美團。所以餓了么的歸屬,將直接決定外賣市場的格局。如果最終歸屬美團,那么美團將直接成為外賣市場的第一,并且優勢地位短時間內難以超越。
但一旦餓了么最終歸屬阿里,則整個餐飲O2O的格局都會變成未知數。首先外賣方面阿里和美團要繼續PK,如果阿里愿意通過手淘和支付寶給餓了么導流,其份額可能會進一步提升。到店方面,美團的優勢地位短時間內穩固,但仍要同時面對百度糯米和阿里口碑的攻勢。
BAT治下的O2O走向
玩著玩著,O2O就又變成了BAT的游戲。
阿里方面,最大殺器是支付寶和手淘,包括口碑在內的各種O2O服務都可以接入,同時去啊作為未來抗衡攜程系的布局,也在逐步做深。如果這次拿下餓了么,就會又多一個大入口。
騰訊方面,PK支付寶的是微信支付,再加上出行領域的滴滴,以及最近剛剛收入的美團點評。
百度方面,主要的布局依然是糯米和外賣,以及今年通過換股方式入股的攜程。
所以擺在美團面前的問題就是,背靠騰訊,如何在正面戰場上同時PK百度和阿里。
此番阿里在美團融資期間,通過打折出售美團股份來壓低其估值的做法,很難不讓人聯想到美團的上次融資。當時扔火球的是百度,李彥宏提出要拿200億給糯米,使得美團的融資壓力驟增。
盡管美團已經是小巨頭一枚,但面對BAT仍然難談輕松。而根據王興此前給美團制定的“T戰略”,美團的業務線將繼續擴大和縱深,也將和BAT有越來越多的業務沖突,比如影業方面,以及美團正在籌備的支付和金融業務。
一個需要美團說明的問題是,投靠了騰訊后,除了拿到錢外,是否能得到更多的支持,以及實際效果如何。畢竟當年點評也是騰訊旗下的一枚重要棋子,接入了微信入口,但最終依然走上了被收購的路。
1.砍柴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砍柴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砍柴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砍柴網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砍柴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