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貓醫藥館停止賣藥!互聯網醫療將成空?專欄
雖然衣食住行是大眾生存不可或缺的事物,但相對來說,醫療的重要性也絲毫不亞于它們。而國內傳統醫療的“看病難”、“看病貴”等問題,一直是國人心中揮之不去的陰影。在經過多次醫療改革進展依然緩慢之后,大眾將希望放在了新興的互聯網醫療上。互聯網醫療不僅承載著線上醫療的革新使命,更擔負著推動傳統醫療共同進步的重任。
當下,互聯網醫療雖然有著爆火的態勢,卻也有著諸多問題。比如天貓醫藥館向平臺商戶發布通知,根據此前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等相關部門的政策要求,于8月1日停止在線藥品交易功能。也就是說,天貓醫藥館不再賣藥。作為線上銷售藥品的風向標,天貓醫藥館停止賣藥是否意味著互聯網醫療將成空?
停止賣藥!試點項目敵不過政策大手
天貓醫藥館停止藥品在線交易功能其實并不是突然“嗝屁”,而是此前已經有相關跡象。早在5月份,天貓醫藥館就發布《關于藥品類目緊急管控措施的通知》,要求平臺上的商家從5月27日起停止發布銷售藥品類目商品。除了天貓醫藥館外,1號店也曾表示收到上海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轉達的通知,被要求暫停網絡藥品銷售業務。另一家第三方平臺藥品網上零售試點平臺八百方,也將從8月起停止網絡藥品銷售業務。
電商平臺被停止銷售藥品,從政策上看似乎是合理的。畢竟此前互聯網第三方平臺藥品網上零售平臺都是試點,試點時間均為一年。而在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官網7月28日發布名為《互聯網第三方平臺藥品網上零售試點工作結束》的文章顯示,“要求結束互聯網第三方平臺藥品網上零售試點工作”。
而之所以互聯網第三方平臺被終結銷售藥品的權利,在于試點過程中暴露出這些第三方平臺與實體藥店主體責任不清晰、對銷售處方藥和藥品質量安全難以有效監管等問題,不利于保護消費者利益和用藥安全。當然,原因是食藥監管總局給的,但真正的原因或許是地方平臺侵蝕了線下實體藥房的利益。
互聯網醫療繁榮下隱藏危機
作為互聯網醫療的重要組成部分,電商平臺被禁止銷售藥品無疑是給前者的一記重拳。為了“逃避”不利因素,眾多電視平臺針對藥品銷售已經開始玩起小九九。1號店醫藥館已經將OTC藥品類目改為貨到付款的交易方式;八百方只做預訂,不做交易,消費者在平臺預訂后,八百方將需求給到藥店,消費者需要跟藥店去交易……相信天貓醫藥館也會迅速跟進。但這只是治標不治本的方法,凸顯出互聯網醫療存在的危機。
事實上,國內互聯網醫療目前還算是發展地比較繁榮。國內互聯網醫療研究機構蛋殼研究院的數據顯示,2016上半年中國互聯網醫療行業投融資額達15.1億美元,同比增長208%,占全球38.7%;投融資筆數為105筆,占全球44.9%。以互聯網元素滲入掛號、門診、慢病預防、康復、醫療技術、醫療硬件、醫療大數據、藥品銷售的企業越來越多,逐漸成為一種趨勢。
不過,互聯網醫療在繁榮態勢下卻隱藏著諸多危機。從整個互聯網醫療行業來看,大多數相關企業不顧醫療行業的特殊性,僵硬地照搬其他行業的互聯網滲入模式:起步階段,依靠融資燒錢補貼,以換取市場占有率,而在遭遇困難時,又急于變現,或者完全剔除互聯網元素,變為線下模式,導致美夢成空。
而從市場和政策來看,醫院和政府是資源的最大擁有者,變革驅動力不足。即使注入互聯網元素,也很難讓醫療行業建立起具有自我調節和靈活性的市場機制。意圖革新的互聯網醫療自然會和傳統醫療不斷博弈,但失敗的往往是前者。
與網約車同行?互聯網醫療牽扯面更多
7月28日,《網絡預約出租汽車經營服務管理暫行辦法》正式發布。由此,我國成為世界上首個正式承認網約車合法化的國家。作為新興產業,網約車在短短兩三年內就全面開花,形成巨大的千億市場。而在經歷過各種磨難之后,最終修成正果。相比之下,互聯網醫療開始的時間更為久遠,市場影響力也在與日攀升,卻始終沒能真正獲得應有的合法地位。
之所以網約車形勢一片大好,在于網約車的利益節點較少,絕大部分集中于出租車和網約車平臺之間的利益博弈。而互聯網醫療牽扯的面則更廣,醫院、藥品制造商、銷售商、醫保、物流、消費者等糾纏在一起,形成一張巨大的利益網,很難取得平衡,讓各方都滿意。
在這樣復雜的態勢下,互聯網醫療自然是小心翼翼地前進。但即使再小心謹慎,也會因為觸動某方的利益,而導致被打擊,進而遭遇磨難。想要大踏步前進,對于現在的互聯網醫療實在是太難了。不過,互聯網醫療作為未來的發展方向,斷不會因為些許磨難就停下變革的步伐。接下來,就看互聯網醫療如何調整了——橫沖直撞的蠻力是不可取的。(科技新發現 康斯坦丁/文)
本文如需轉載,請聯系微信:khxx-wk
科技新發現官方微信公眾號:kejxfx
1.砍柴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砍柴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砍柴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砍柴網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砍柴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