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創”服務平臺支撐,電信運營商哪家強?專欄
一、電信運營商在構建“雙創”支撐平臺中將凸顯關鍵連接點價值
為落實2015年《政府工作報告》部署,2015年6月11日,國務院印發《關于大力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見》(國發[2015]32號)。《意見》第十七條指出:
發展“互聯網+”創業服務。加快發展“互聯網+”創業網絡體系,建設一批小微企業創業創新基地,促進創業與創新、創業與就業、線上與線下相結合,降低全社會創業門檻和成本。加強政府數據開放共享,推動大型互聯網企業和基礎電信企業向創業者開放計算、存儲和數據資源……
2015年9月23日,國務院印發《關于加快構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支撐平臺的指導意見》(國發[2015]53號)。《意見》指出:
當前,全球分享經濟快速增長,基于互聯網等方式的創業創新蓬勃興起,眾創、眾包、眾扶、眾籌(統稱“四眾”)等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支撐平臺快速發展,新模式、新業態不斷涌現。充分利用國內國際創新資源,提高生產效率,助推“中國制造2025”,加快轉型升級,壯大分享經濟,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
2016年5月13日,國務院印發《關于深化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的指導意見》。《意見》指出:
要鼓勵大型制造企業開放“雙創”平臺聚集的各類資源,加強與各類創業創新基地、眾創空間合作,為全社會提供專業化服務,建立資源富集、創新活躍、高效協同的“雙創”新生態。組織實施“雙創”服務平臺支撐能力提升工程,支持大型互聯網企業、基礎電信企業建設面向制造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的“雙創”服務平臺,鼓勵基礎電信企業加大對“雙創”基地寬帶網絡基礎設施建設的支持力度,進一步提速降費,完善制造業“雙創”服務體系,營造大中小企業合作共贏的“雙創”新環境,開創大中小企業聯合創新創業的新局面。
2015年11月25日工信部下發《關于印發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行動計劃(2015-2018年)的通知》。《通知》指出:
要進一步促進網絡基礎設施升級行動,寬帶、融合、泛在、安全的下一代國家信息基礎設施基本建成,全面提升對“互聯網+”的支撐能力。為進一步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大力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見》和《國務院關于加快構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支撐平臺的指導意見》,工信部特別提出了依托基礎電信企業和大型互聯網企業實施“雙創服務平臺支撐能力提升工程”的具體操作辦法,基本內容包括:支持基礎電信企業、互聯網企業、行動機構開放各類網絡資源、行業信息、應用數據、技術、孵化、智力等資源,向應用開發、產品研發和服務提供的創業創新者提供開放能力、資源申請、數據開放、創業孵化、測試認證、實驗環境、業務咨詢等服務。以此參與到國家級“雙創”服務平臺體系的打造上。對于具體參與六大平臺的單位,給予專項投入支持。
總之,無論是“雙創”工作,還是“四眾”工作,電信運營商在其中都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是打造“雙創”支撐平臺的基礎核心連接點。
二、電信運營商參與“雙創”的行動在提速
三大運營商參與雙創支撐平臺的工作,這也是電信運營商參與分享“雙創”紅利,超越管道價值的重要契機。為此,三大基礎電信運營商都已經后者正在積極行動。或者投入專項資金構建創新孵化平臺,面向企業內外的創業創新團隊提供支撐。或者與社會資本合資組建專業的風險投資公司,或者推出支撐“雙創”的能力開放平臺。
1.中國電信先于國家“雙創”行動計劃打造孵化基地模式,構建能力開放平臺
中國電信于2012年3月份在上海掛牌成立了中國電信孵化基地,2012年5月,天翼創投公司成立,孵化基地開始進行公司化運作。2013年3月,中電信創新孵化(南方)基地在廣州掛牌成立。中國電信按照‘專業孵化+創業導師+天使投資’的孵化模式,探索和推動持股孵化及市場化運行機制,提高孵化有效性和成功率;另一方面要專注資本運作,積極探索引入民間資本和尋找對外投資的機會,適時引入民企的投資管理機制和人才激勵機制,打造‘責權利統一’、‘鼓勵成功’、‘寬容失敗’的創新體系。中國電信孵化基地自2012年3月正式成立以來,已經引入眾多創業團隊入駐,創業項目涵蓋移動互聯網、物聯網、云計算、電子商務等多個戰略性新興產業。
2013年8月,中國電信設立綜合平臺開發運營中心,為進一步探索更加市場化的運營模式,該中心采取了旗下與三大門戶同時期成立的網站21CN合一運作的模式。根據相關公開資料,中國電信綜合平臺開發運營中心承擔了傳統業務模式創新和互聯網模式突破的兩大任務:一方面承擔以統一帳號(天翼帳號)為核心的中國電信移動互聯網基礎設施建設工作,將電信側相關統一數據等業務系統與帳號認證、支付、定位、大數據、存儲等能力的匯聚,最終實現基于“帳號+能力”的對外開放,構建中國電信的能力開放平臺;另一方面,承擔了基于企業付費的后向流量內容一體化模式創新,從而將傳統的前向個人流量經營模式下的附加值得以提升。基于統一帳號能力匯聚及開放與流量后向經營模式無論是從中小企業側還是個人用戶側,都從業務底層和操作模式上進行了有效融合。
在戰略落地執行層面,中國電信通過構建具有業務生態圈價值的綜合平臺(開發運營中心),從而對內實現培育中國電信新的業務增長點、培養互聯網技術經營和管理人才和信深化轉型和創新積累經驗,對外契合國家構建“雙創”支撐平臺。從這個角度我們再來回頭看中國電信的布局,不管是具有預見性也好,還是好運碰上也罷,中國電信在參與“雙創”的道路上,已經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基于綜合平臺統一帳號能力開放平臺、天翼創投公司、天翼空間、天翼云(云計算、云存儲)、翼支付等在內的單位將在參與“雙創”支撐平臺中發揮重要作用。當然,這也取決于中國電信對于上述力量的進一步高效整合能力,從而更好的發揮協同效應。
2016年5月,國務院下發關于建設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示范基地的實施意見,楊浦區被評為全國首批區域雙創示范基地。中國電信也被評為全國首批企業雙創示范基地。2016年7月29日,中國電信創新創業(楊浦)基地舉行揭牌儀式,基地主要聚焦于企業移動信息化領域的應用和解決方案。面向互聯網產業,整合各類資源,為互聯網創新創業企業提供一站式服務。此外,天翼創投攜手UCLOUD、天使匯、英才研究院、鴕鳥電臺、政申信息等首批合作機構,啟動了中國電信創新創業基地創業服務聯盟。聯盟將在今后的合作發展中以資本、人才、推廣、培訓四大關鍵服務為核心,整合資源,拓展渠道,為早期創業者提供基礎創業服務。
2.中國移動發布“大眾創新計劃”,為內外部創業者提供新機
2016年6月中國移動在杭州發布“中國移動大眾創新計劃”,根據計劃,“十三五”期間,中國移動總投資10億元,計劃5年入孵600個項目。初期以內部孵化為主,未來面向社會創新創業人員與中小微企業全面開放。具體運營流程上,中國移動采取入孵、出孵和轉化方式輸出項目。其中,提供自發式和命題式兩種項目征集方式,通過眾籌、大眾評審、專家評審等不同方式判斷是否入孵,鼓勵“星期天工程師”模式,鼓勵“短平快”的創新,解決小問題;出孵提供對內轉化和外部創投兩種形式,成果可通過多種渠道輸出。通過建立線上線下統一“雙創”平臺,線上搭建“研發云”一站式幫扶平臺,支撐雙創在線服務,實現全流程線上管理;而線下則在杭州成立“和創空間”,配備互聯網孵化基地硬件。同時,還配有人性化創新支撐和獎勵方案,員工帶編下海,帶薪創業。
顯然,中國移動在三大電信運營商中首先最具有資金實力和用戶規模優勢,對于各類中小創業者而言,中國移動的孵化平臺無疑具有很大的吸引力。不過,中國移動的大眾創新計劃要真正發揮作用,在執行層面還需要一段時間的探索。
3.中國聯通創新孵化再啟動,新董事長的老經驗
2016年5月30日,中國聯通召開創新孵化啟動工作全國視頻會議,部署內部創新孵化相關工作:內部創新孵化是落實公司創新戰略的重要舉措,要努力打造“創新供給的孵化基地”、“創新基因的孵化基地”、“創新人才的孵化基地”。中國聯通產品創新部李紅五總經理對中國聯通內部創新孵化體系沃創客計劃進行了發布和解讀,重點介紹了沃創客創新項目的重點領域、申報流程與要求、合作與自建雙孵化運營模式、人力資源政策、創新孵化扶持資金與政策、孵化畢業去向等內容。中國聯通希望借助沃創客計劃“種下梧桐樹、引來金鳳凰”,聚聯通英才而用之,為有夢想、能創新、敢創業的員工搭建平臺,實現員工個人價值提升和企業發展的“雙贏”。這可以說是王曉初自2015年8月調任中國聯通擔任董事長之后,在總結原來在中國電信開展創新孵化工作的經驗基礎上,對中國聯通的創新孵化工作的再啟動。
同樣,中國聯通在創新孵化的道路上,也還需要時間進行落地。
三、運營商“雙創”支撐平臺哪家強?
目前,在國家政策面的引導下,各類資本打造的創新孵化基地越來越多,鑒于三大運營商在基礎電信網絡能力、流量能力、數據資源、計算能力、存儲能力等方面的優勢,電信運營商打造的孵化創新平臺成為各類創業創新者(包括內部員工創業創新者)一個非常重要的選擇。因此,對于廣大創業創新者而言,三大運營商的“雙創”支撐平臺到底哪家強?
如果你是電信運營商內部創業者,那毋庸置疑,是一個近水樓臺先得月的問題。三大運營商的平臺都承擔了為內部員工創業提供支撐的重要任務,因此選擇本單位的創新孵化平臺一般來說是首選。這對你而言,不存在哪家強的選擇問題。
如果你是電信運營商外的一般社會創業者,三家運營商的支撐平臺,如何選擇?就個人的觀察而言,建議如下:
1、不能簡單的對比哪個運營商的用戶規模大,資金實力強這些一般信息。正所謂“兩鳥在林不如一鳥在手”,關鍵是看哪家運營商能夠誠心實意的拿出和已經拿出了多少優勢資源出來供創業者用。
2、要看哪家運營商更具有運作經驗,哪家運營商對于內部分散能力的匯聚整合最有效,在互聯網化方面與上下游企業合作的情況。
3、看參與雙創支撐工作的持續力和耐力。參與雙創支撐平臺,對于三大電信運營商而言,既有現實的創新業務突破的緊迫性和主動性,也有明顯的政治任務性。因此,在執行雙創支撐平臺的過程中,這也決定了三家后續的持續力和耐力。
根據前述的分析,個人認為,目前中國電信綜合平臺的能力開放值得廣大中小創業者選擇。一是中國電信綜合平臺已經有了近三年的市場化專業運作經驗,花了三年的時間已經基本完成了分散在電信大網的各網域的能力匯聚整合工作,可以通過一站式接入服務調用各能力,尤其是電信運營商獨有的能力;二是基于統一帳號的核心能力開放已經和包括BAT在內的互聯網公司進行了各類合作,共享互聯網用戶資源(超過5億);三是帳號體系與新興的流量后向營銷推廣結合,可以進行更加精準的數據匹配,提高營銷資源的利用率;四是統一帳號能力和流量后向能力進行了標準化封裝,容易對接。
當然,在國家“雙創”政策的號召下,中國移動和中國聯通也在持續發力。也值得創新者積極關注,總之,電信運營商的“雙創”支撐平臺是創業創新的基礎連接器,其價值也將得到彰顯。
<em>【未經許可,禁止轉載。微信公眾號:benshoushe;微博:@笨手蛇】</em>
1.砍柴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砍柴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砍柴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砍柴網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砍柴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