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行業泡沫何時破滅?暗藏6大隱患專欄
藍鯨TMT8月9日文:日前,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發布的第38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網絡直播服務在2016年上半年逐漸受到社會重視,并在資本力量的推動下實現了快速發展。截至2016年6月,網絡直播用戶規模達到3.25億,占網民總體的45.8%。如此巨大的受眾群體顯示出的到底是這個行業的巨大潛力還是更為巨大的泡沫?
直播現狀分析:井噴式增長現象出現
據了解,直播發展至今,共有五個不同的直播時代,自YY,六間房,9158等秀場直播開始,直到2013年大規模的網絡直播出現,國內產生了直播熱潮,大量資本注入。斗魚,熊貓,戰旗,虎牙等直播平臺開啟全新直播模式。依托MOBA類游戲dota與LOL的火熱,帶來了相當巨大的社交需求,大量游戲直播出現在直播平臺。直播平臺迎來了所謂的真正意義的春天。
據統計,當前境內各類網絡直播平臺已達200余家,用戶規模超過2億,一些大型網絡直播平臺注冊用戶過億、月活躍用戶超千萬,高峰時段部分“房間”用戶數可達數萬人,在資本熱錢的追捧下,網絡平臺如同雨后春筍一樣,繁榮程度堪比前幾年的百團大戰。
其中廣為人知的有,大量風投和騰訊支持的斗魚TV,人稱校長的王思聰投資的熊貓TV,浙江傳媒旗下的戰旗TV,歡聚時代投資的虎牙直播等等。隨著映客等大量mobile端的直播APP出現,2016年,網絡直播進入了直播元年垂直細分不斷細化,大致有以下六個類型:
1綜合類:代表平臺 YY直播
2秀場類:代表平臺網易BoBo,繁星直播
3移動端類:代表平臺包括映客直播,花椒直播
4游戲類:代表平臺包括斗魚,熊貓
5體育類:代表平臺包括樂視體育,風云直播,企鵝直播
6教育類:代表平臺包括可汗學院,YY教育
催生直播行業井噴的5個原因剖析
綜合而言,現如今的直播平臺如井噴狀發展。其主要原因如下:
1 受眾群體廣
無論是pc端或是移動端,都是方便快捷的直播享受,現如今是全民直播的時代,其包羅萬象,獵奇與窺私并存的特質,帶了廣泛的認同感。
2 平臺文化自由
在自媒體高度發展的今天,網絡直播所帶來的相對寬泛的社交環境與參與感是廣播電視所不能帶來的。
3 直播帶來的用戶黏性強
這條是最吸引投資商投資的原因,據不完全統計,2015年網絡直播平臺用戶數量達2億,大型直播平臺每日高峰時段同時在線人數接近400萬,同時進行直播的房間數量超過3000個。大量優質主播自帶流量,其依托于主播的黏性極強,這也是為什么會有虎牙1億添加簽下“miss”事件。
4 寬帶建設發展迅猛
近兩年,各個運營商都在提升寬帶、降低資費,客觀環境為直播平臺的發展提供可能性。
5 直播帶來的變現能力強
大部分平臺一直沿用早期的商業模式,通過用戶購買禮物送主播,平臺抽成,變現周期短,操作簡易。這也直接導致了用戶量的多少直接反應了變現能力的強弱。
由此不難發現,經歷了十年浮沉的網絡直播,已經展現出它蓬勃發展的潛力,與相對較低的技術和商業門檻。參與感,認同感,大量的數據流量,讓傳統資本和新興資本都坐不住了。但是直播平臺真的如此美好嗎?
通過對現有的直播平臺數據分析不難發現,其中90%仍處于A輪或A輪之前,處于天使輪的有30%。僅有兩家上市,分別是早期就發跡的虎牙直播和9158。
雖然直播概念一直被追捧,但其單調的盈利模式與同質化嚴重,過度仰仗主播等方面的問題,也不斷暴露出來:
1盈利模式單一
對在線直播行業來說,以傳統秀場模式為代表的9158、YY等平臺早就探索出了一條不錯的盈利模式,即以用戶充值—購買虛擬禮物打賞主播—平臺從中抽成形成了盈利閉環,沿用至今仍是絕大部分平臺的主要盈利模式。
2同質化嚴重
以游戲直播為例,斗魚,熊貓,全民,虎牙,最大的區別就在于,他們的名字不一樣。另一個區別就在于他們所擁有的主播不一樣,可是無論什么樣的主播,都是有身價的,都是可以挖來的,這也到了換湯不換藥,無法帶來更新的感官體驗的原因。大量的直播平臺涌入,所帶來的另一個后果就是同質化嚴重。
3過度依賴主播,導致主播身價過高
隨著國內在線直播行業越來越火,一些知名主播的收入也水漲船高。據了解,從2014年初到2015年,游戲主播的身價經歷了火箭式上漲,普遍獲得了10倍以上的增長,有的身價已經超過2000萬元。有的演藝界人士表示,游戲主播目前的身價已經達到甚至超過一線明星的水準。一些直播所自帶的流量相當巨大,潛力無窮。各個平臺不惜大價錢買入,導致泡沫更為巨大。可是一旦手上的主播跳槽所帶來的損失更大。
4監管體制不健全
現如今,直播平臺的監管還僅僅局限于行業自律。并沒有完善的監管體制,導致行業內造假,不正當的經營與競爭方式成風。2015年,某主播在“斗魚”平臺直播游戲“英雄聯盟”時,聊天室顯示觀看人數竟然超過了13億,直播平臺數據造假從此成為行業公開的秘密。當前,這樣的操作正在變得批量化和規模化。
5成本水漲船高
直播平臺的支出結構大概是=帶寬成本(30%)+主播分成/主播簽約(30%)+其它運營成本(如,常規辦公運營成本,營銷成本,版權成本等,占大約40%)。據藍鯨TMT的測算,按照去年的標準來算,直播平臺的帶寬通常取本月帶寬峰值月結,如果按照峰值100萬人來結算,就意味著帶寬為1.5T(1T=1024G),1.5T現在市場價最低大約是每月3000萬。而不少平臺峰值人數往往不止百萬。而且當紅主播近千萬的身價。導致直播平臺成本水漲船高。
6內容貧瘠無法提高行業競爭力
對于大多數觀看直播的人來說,觀看直播無非是休閑時打發時間的方式,抑或是滿足社交需求的工具,大面積涌現的直播平臺無法運營成為內容豐富,具有核心價值的平臺,導致其并不能在行業中獨樹一幟。
這也就導致了上文提到的問題,千軍萬馬隙中過,平穩上岸有幾何?百分之一不到的上市率。這中間的泡沫比看到的彩虹要多很多。
直播行業梯隊層次明顯,或重演團購業千團大戰競爭態勢
據相關數據顯示,網絡直播APP行業MAU(月活躍用戶人數)從去年10月的5271萬持續爆發增長到今年5月的8585萬,勢不可擋。
映客、YY領銜第一梯隊
從網絡直播APP行業MAU趨勢看,已基本定型劃成兩個梯隊。其中第一梯隊為映客、YY、斗魚、虎牙、熊貓;第二梯隊為花椒、繁星、易直播、全民、么么。兩個梯隊的MAU基本拉開300萬的差距。
第一梯隊中的YY在今年5月以前均保持行業領先地位,MAU波動不大,基本維持在2700萬左右。映客從去年10月以來,MAU從66萬暴增到2567萬,崛起速度迅猛而驚人。而斗魚、虎牙和熊貓幾家,MAU保持平穩 。
從網絡直播APP的人均使用次數來看,排名前三的則是斗魚、虎牙和映客,分別為56次、49次和34次。而在月度總使用次數上,映客則坐穩了頭把交椅,高達8.8億次。YY和斗魚則分別達7.6億和5.3億。
由此不能看出,大部分的直播平臺,層次已經劃分清楚。相比于第一梯隊,第二梯隊的處境要艱難許多。只有力爭上游才能爭取更多投資,做活下來的一批。
伴隨著傳統資本與新興資本的大量涌入。BAT等多家巨頭的加盟,今后的直播行業將面臨大清洗,據估計,應該有接近7成以上的直播平臺,將在今年下半年出局。還記得大明湖畔的“千團大戰”嗎?
2015年,10月28日,NBA常規賽揭幕。NBA為觀眾獻上了全新的直播方式VR直播。按照現行的模式發展和ChinaJoy上VR技術的深化。相信直播轉向VR就是其最終形態。這也是王思聰在普思資本注銷風波未平依舊大膽投資VR旅游的原因。現如今,國內直播平臺無論是技術還是內容都在飽受詬病的情況下,卻依舊把每個人帶到了一個全新的社交風口。在這其間,會發生什么,就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1.砍柴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砍柴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砍柴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砍柴網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砍柴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