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Now支持PC平臺,這將為PSVR帶來什么?專欄
VR虛擬現實第一媒體VR日報原創稿件,轉載請注明出處
Playstation Now是索尼在2014年CES上公開的一項新功能,最初的目的是為了Bravia電視和PS VITA用戶能夠直接在云端體驗PS主機的游戲服務,而無需再去購置游戲主機,索尼之后也將這項服務擴展到了Samsung智能電視上。令人沒想到的是,PS Now在23號消無聲息的上線了一個新的功能——PS主機內容將支持一直與之對立的PC平臺。
云游戲的概念并不新穎,2010 E3大會后很多公司就開始陸續開啟這項服務。索尼此次將PS Now的業務延展到PC平臺,實際上不需要太大的技術改動。不過,結合索尼近期PS Silm、ps vr以及后續的PS NEO來看,一旦PC能夠兼容PS主機上的內容,那么ps vr將有機會在PC端得以使用,這也將成為ps vr在對抗oculus rift和HTC Vive時的重要籌碼。
然而,PS Now現階段還存在很多的問題,玩家對于它的評價也是貶過于褒,這也是PS Now推出2年之后還處于尷尬地位的原因。而索尼也沒有實際規劃基于PC平臺的VR策略,ps vr恐怕短時間內還無法進駐PS Now的服務系統。
索尼在將PS主機擴展到PC平臺的同時,也為PSVR創造了機遇
盡管Playstation VR的預購表現相當搶眼,但ps vr的玩家總量還是要取決于Playstation 4以上系列的主機基數。排除還未納入統計的Silm和NEO來看,SIE(Sony Interactive Entertainment)的一份數據表明,PS4截止至2016年5月22日時的銷量為4000萬臺。
雖然這看起來是個頗為龐大的數字,但ps vr的實際轉化率不可能達到100%。根據IHS的預測,2017年Playstation VR的銷售總量大概只能達到250萬臺,索尼本身的態度也表明他們認同這一看法,其電腦娛樂公司總裁Andrew House指出:“Playstation VR沒有必要一出來就賣出幾千萬臺,我們將更加注重開發者社區的構建。”
由于主機端的受眾已經相對固化,將ps vr拓展到PC平臺就顯得非常有價值了,這將直接帶動VR設備的整體銷量,而PS Now兼容PC端的策略恰恰能為這個想法提供基礎條件。
除此之外,PS Now與ps vr的結合也有一定的先天優勢,由于云服務分擔了一部分硬件需求,因此PS VR所需的硬件配置也會顯著降低,再加上玩家無需額外的去購置一臺PS4主機,其整體成本能夠有效的得到壓縮。跨平臺優勢與更加核心的內容也能從PC端汲取更多的潛在消費者,進而蠶食HTC Vive與oculus rift的市場,為Playstation VR統治核心端打下基礎。
PS Now目前并不完善,與ps vr結合還存在很多難點
實際上,索尼的PS Now存在諸多缺陷,還不能很好的支持PC平臺。由于游戲運行的載體是服務器,因此在用戶調取云端游戲的同時,服務器也需要進行協同運算。而為了保證運算速率,游戲就只能以降低畫質的形式呈現,很多玩家也反饋,使用PS Now進行游戲時經常會出現嚴重的馬賽克現象。
而玩家所處的國家和地區很大程度上將決定游戲體驗的質量,由于索尼在中國地區并沒有設置對應的服務器,國內玩家紛紛表示PS Now的卡頓現象非常頻繁。再加上索尼官方給出的推薦網速是5Mbps,即便是在搭載了服務器的美國,消費者每年也需要多支出200到300美元的網費,而這個價格到了國內可能要高達3000多元,這也導致大部分人無法順暢的進行游戲。
除此之外,云服務也不是免費服務,PS Now采用的是“租借游戲”的付費模式。這種模式提供了兩種付款方法,第一種方法是根據4小時、7日、30日、90日的單份游戲時長來判斷價格,例如“瘋狂出租車(Crazy Taxi)”3個月的租借費用就為7.99美元,而租借4小時的“死或生5(DOA5)”需要花費2.99美元。第二種方法是開通訂閱會員,索尼每月會隨機給訂閱玩家推送上百款游戲,而包月的費用是19.9美元。由此來看,租借游戲的成本其實很高,而核心玩家更愿意買斷內容。
將Playstation VR引入PS Now將會讓矛盾更加突出,vr游戲對于數據傳輸的要求更高,同樣也會更加考驗供方的服務器配置。而目前也沒有PS VR接入PC的明確規則,再加上索尼一直不愿意優化自己的云服務,前期還有很多難點需要去解決。
跨平臺將成為未來主流,PSNow+PSVR模式可能會成為主機生態的一環
游戲主機廠商近幾年的戰略正在慢慢發生改變,越來越激烈的競爭逼迫他們不斷的推行新服務,更快的迭代硬件產品。跨平臺的云服務也是戰略轉型中的一環,主機封閉的生態可能會成為過去。
實際上,PS Now向PC平臺伸出橄欖枝,很大程度上也是迫于微軟跨平臺策略的影響。Xbox One的很多內容后續都會被移植到PC平臺,而他們在2016年E3大展上公布的“Xbox Play Anywhere”服務更是加深了戰略的深度。這項服務可以讓Xbox One和Windows 10的內容實現互通,甚至能進行不同端口的聯機體驗。除此之外,基于Xbox live的收藏和成就也可能實現同步。
可想而知,當主機端和PC端之間的互通服務趨近完善時,將VR平臺引入其中就顯得合情合理了,PS Now+PS VR的模式將成為未來主機生態之中的一環。而“Xbox天蝎座”項目也極有可能產出ps vr的競品,參考微軟一貫的策略,VR設備導入“Xbox Play Anywhere”服務只是時間問題。
除此之外,由于服務器承擔了一部分運行游戲的任務,用戶基本上只需保證網絡通信的速率和顯示設備的完善就能夠實現游戲體驗,因此將移動端接入云服務也并非什么技術難點。PS Now支持的PSVITA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它的配置還尚不及目前的旗艦手機。不過,無論是服務器的搭建還是網絡速率的完善,都牽扯到大量成本的支出,而移動端還需要獲得通信運營商的支持,這些都是一時半會還無法解決的問題。
Square Enix曾在2014年建立過一個名為“神羅科技(Shinra Technologies)的子公司,專注于云游戲事業,他們還創建過云游戲平臺——“Dive In”。然而,由于一直無法開發出成功的云產品,不到2年時間神羅科技就被迫解散,而且還帶來了20億日元的損失。
神羅科技在2015年公布的標語“The next evolution of gaming(即將到來的游戲革命)”也成為了臨終的遺言。在很多人看來,老老實實的移植內容才是最好的跨平臺方案,跨平臺可能會成為未來的主流,但云模式是否能滿足跨平臺的需求還不得而知,對于PS VR來說就更是如此了。
作者:箱子,微信搜索公眾號“VR日報”,微博@VR日報網,轉載請注明版權
原文地址:http://www.vrrb.cn/kuaixun/7914.html
1.砍柴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砍柴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砍柴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砍柴網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砍柴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