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 7難挽在華頹勢,驅動蘋果的靈感飄向何方?專欄
可以錯過一場奧運比賽,可以錯過總統大選,可以錯過“兩會”……但對于諸多中國果粉及極客而言,被稱為“科技圈春晚”的蘋果秋季發布會絕對不可以錯失。
每年9月的北京凌晨,眾多蘋果信徒和少數吃瓜群眾熬夜守在電腦前,只為最快一睹新機芳容。而每年的這個時節前后,往往也是淘汰iPhone舊作的最繁忙季節。58同城旗下的個人物品售賣平臺轉轉,這幾天迎來了一年當中iPhone手機轉讓與交易的最繁忙時間段,打開頁面,盡是iPhone 6s、iPhone6、iPhone5s……等一大波蘋果舊機型。更新換代,成為很多人迫不及待的愿望。
但最終揭開面紗的iPhone 7卻讓很多人再次失望。
強調再次的原因是曾經傲嬌的蘋果近年來一直深陷創新枯竭泥潭,從iPhone6開始就已然泯然眾人,此番iPhone 7亮點依舊乏善可陳:
1、尺寸和形狀沒有明顯變化,和之前曝光的一樣,iPhone7/7Plus的外觀跟iPhone6S系列變化不大。部分設計甚至和國產機甚至有點“撞衫”:比如雙攝像頭,像極了華為,又比如天線設計類似魅族PRO 6和MX6,而雙喇叭、雙鏡頭等功能都是HTC走過的路”,HTC整個被蘋果“吸干抹凈”。
2、除了顏色上增加亮黑色之外,性能方面主要是在防水防塵以及拍照續航方面有提升,全系均支持IP67級別防水防塵,另外在攝像水平上有提升,配置了更快的處理器,電池續航能力也增強了。不過顏色和防水都不是真正重大的功能,智能手機領域新型的變革技術的關鍵點在于能不能夠提供更優良的用戶體驗。想當年 iPhone5s 的指紋解鎖算是最能解決用戶痛點的,當時一經問世就引起了國內外無數手機廠商的追隨,到現在幾乎已經進化為了智能手機的標配功能。iPhone 7上述幾點無法滿足這點。
3、被淡化的幾個槽點。iPhone 6S 上曾經所搭載的 3D Touch 更像是一個可有可無的功能,此次發布會卻未提及,對于新功能和新應用的支持也沒什么更新;AirPods 無線耳機雖然是新品,通過取消耳機插孔蘋果意在提高iPhone的可靠性,比如增強防水和防塵功能,但問題是會打破灌輸給消費者的行為模式,這會讓很多人不習慣,“坐地鐵時被擠掉,睡覺滾到床底……為了買個iPhone7我可能需要買10套耳機。還是算了吧。”
4、價格上未表現出誠意。沒有例如iPhone SE和iPhone 5C等較為廉價的機型布局。
近來國產手機的集體進擊與安卓市場的分散夾擊,動搖著蘋果第二大市場中國市場的消費者,讓蘋果帝國黃昏已現?;诔鲐浟?,IDC公司近日對第二季度中國智能手機市場廠商進行了排名,前三名分別為華為、OPPO、vivo,出貨量分別為1910萬臺、1800萬臺、1470萬臺;小米出貨量降至1050萬臺,市場份額同比減少38%,排名第四;蘋果出貨量僅為860萬臺,市場份額同比下跌32%,排名第五。另一份來自市場研究公司Kantar Worldpanel ComTech的最新數據則顯示,iOS系統(5-7月)在中國城市中的市場份額再次下滑4.4個百分點,降至14.3%的新低。與此同時,谷歌(微博)安卓系統市場份額增長5.6個百分點至85%,創下歷史新高。
而從新機的各種表現看,iPhone 7似乎仍難挽在華頹勢。何況力量單薄的一款機型從來不是什么救世主。
除卻外來因素,蘋果在中國市場顯得有些力不從心還應歸因于創新力的流失。從蘋果公司的發展歷程來看,每一次的飛躍發展都是由創新帶動。過去的10年,蘋果獲得了1300項專利,相當于微軟的一半,相當于戴爾的1.5倍。喬布斯有句經典名言:“領袖和跟風者的區別就在于是否創新”。
顯然,庫克時代的蘋果在這點上已越來越迷失,幾乎所有媒體的目光都聚焦在這家公司還有多少創造力和想象空間,“蘋果最新發布的一些產品所做出的改變和提升對很多行業觀察者和消費者來說是漸進的提升,而非像往常革命性的顛覆”。
回望庫克執掌蘋果的這5年,他更多地想讓蘋果發展成一個更全面的公司:汽車計劃、進軍健康醫療、加大AR研發、加深iCloud、Apple Pay、AppleCare和AppStore等數字服務、關注企業銷售甚至混搭時尚品牌……從長遠看,庫克的謀略布局是好的,因為他正在嘗試向蘋果注入新的動力。但隨著蘋果商業版圖的日益擴大,這些動作與專注與聚焦一些產品細節成為不可調和的矛盾。
蘋果曾依靠“終極精神圖騰(ultimate totem)符號”與顛覆性創新掀起包括中國在內的全球化“割腎”狂潮。
現在看來,一切都正回歸平靜。但問題是,倘若繼續丟掉創新力,蘋果不僅難以在中國市場“重拾輝煌”了,而且,這顆世界上最偉大的“蘋果”很可能會從內部開始腐爛。
——————————————————————
王小琉(個人微信wangxiaoliu203406),微信公號“王小琉”。科技專欄作者,前中央媒體人。
智能硬件體驗者;IT&科技領域觀察者、記錄者、評論者。
1.砍柴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砍柴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砍柴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砍柴網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砍柴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