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裝劇勁頭不減,多少個衛視“黃金檔”才能將它們裝下?水煮娛
近日,《如懿傳》制片人黃瀾發布了一條微博,再次回應了《如懿傳》定檔問題,而底下觀眾的評論更是透著滿滿的遺憾。因為最近《贏天下》疑似在東方衛視、江蘇衛視定檔,就代表著《如懿傳》短時間內是無法在這兩個平臺與觀眾見面。
從《如懿傳》出現在兩家衛視的片單上起,大家就一直關注著它的定檔日期,從“年末檔”到“開年檔”,從“未過審”到“衛視退檔”,縈繞在《如懿傳》周邊的傳聞沸沸揚揚。而從制片人的言論中可看出,《如懿傳》遲遲未定檔的原因,或許真是因為“限古令”導致。
2017古裝劇總部數減少 集數基本無差別
早在2016年,就有報道稱東方衛視、江蘇衛視已經買下了《如懿傳》的播出權,緊接著2017年兩家衛視又公布購買了另一部古裝大劇《贏天下》。《如懿傳》的盛傳有99集,《贏天下》也對外公布有76集,這樣一來,這兩家衛視的古裝份額就很是吃緊,到底怎么播,先播誰?始終是觀眾關心的問題。
如今《贏天下》定檔,那么留給《如懿傳》的黃金時段集數就不夠,《如懿傳》想要播出,只有兩個方式,一是放置年底跨年播,占用2019年的部分份額;二是放棄黃金檔,轉戰十點檔或者周播劇場。不管哪種方式,對渴望同時看到這兩部大劇的觀眾來說,都是一種煎熬。
2013年廣電推出的《電視劇管理規定》中規定:所有衛視黃金時段每月播出古裝劇總集數,不得超過當月黃金時段所有播出劇目總集數的15%;所有衛視黃金時段年度播出古裝劇總集數,不得超過當年黃金時段所有播出劇目總集數的15%;衛視綜合頻道黃金時段原則上不得接檔、連續排播兩部古裝劇。
按照以往各衛視黃金檔劇場的播出天數與集數來算,單個衛視一年預計播出700集劇集,其中古裝劇占15%,則最多105集,短的古裝劇可以播兩部,超60集的,基本上播一部份額就所剩無幾。
衛視黃金檔一年播出的電視劇總集數為25000—30000集,按照15%來算,所有衛視加起來最多可以播出4500集古裝劇,但截止2017年11月,在廣電備案公示的古裝劇共有190部,總集數為8623集,大大超出了所有衛視黃金檔在規定內能夠容納的集數。
“限古令”的出臺原因,是為減少粗制濫造的古裝劇橫行熒幕,事實上,如今在黃金檔播出的電視劇,部數看起來是少了,但集數卻變長了。
2016年全年,通過廣電總局官網公示的古裝劇共有250部,總集數為11294集。相比2016年,2017年古裝劇的整體數字看起來是有所下降,可2016年古裝劇平均集數為45.17集,2017年古裝劇平均集數卻為45.38集,集數反倒有所上升,并未減少各大平臺的消耗壓力。
古裝劇投資接連破紀錄,3億已經算古裝大劇起步投資數,《贏天下》《阿麥從軍》更是直奔5億……而2018年待播的《如懿傳》、《武動乾坤》、《凰權弈天下》、《大明皇妃孫若微傳》等重磅劇目,都有著不小的投資。而這些劇因為突破天花板的投資,使它的價格高昂到一線衛視都需要聯合購買才能承擔,非一線衛視更是不可能去洽談。
雖然部分一線衛視還有周播劇場可容納古裝劇,但能夠消化的劇目依舊有限。從之前各大衛視公布的2018年片單中可看到,加上周播劇場,湖南衛視一整年將播出6部古裝劇,東方衛視將播出3部古裝劇,浙江衛視將播出3部古裝劇,江蘇衛視將播出2部古裝劇,北京衛視將播出2部古裝劇,五大衛視合起來也最多也只夠消化十余部古裝劇。
巨額投資大劇,數量增加一線衛視份額告急,非一線衛視承載不起;中小體量劇,難獲一線衛視垂青,非一線衛視無法完全消化,最后變成積壓劇,這就是當下古裝劇市場的現狀。
古裝劇熱潮不減 變換方式尋出路
2017年還未過多久,《大明皇妃孫若微傳》、《南煙齋筆錄》、《皓鑭傳》等大劇都已開機。電影咖入局、頂尖制作團隊組成、無上限的投資,古裝劇的勢頭越來越足。
在追求內容精品化的當下,大IP、大制作、強陣容的古裝劇組成將逐漸增加,而它們的目標不再是上星播出,而是在一線衛視博得一席之地,競爭愈發強烈。“限古令”雖限住了數量,卻沒能限住資本投身古裝大劇的熱情,但容量有限的盤子,如何裝下那么多的巨作?變換方式才是新出路。
2017年收視率排名前十的電視劇中,古裝劇上榜2部,2017年網絡播放量排名前十的電視劇中,古裝劇上榜4部。這代表著,盡管吐槽盡管限制,古裝劇仍受觀眾青睞,而相比電視臺,在網絡平臺播出,古裝劇更有冒出頭的機會。
2017年的網絡劇已經進入“超級劇集”階段,這也意味著網絡平臺對精品內容的需求有所增加,《海上牧云記》、《將軍在上》、《虎嘯龍吟》等大劇在網絡平臺獨播的數據和影響力也彰顯著當前網絡平臺不輸電視臺的傳播力。
歡瑞世紀副總姜磊曾在采訪中表示,歡瑞世紀曾全力傾注在電視劇,是因為相對網劇,電視臺播出的劇會更加有國民度,收視人群也會更為廣泛。可如今視頻網站與電視臺的價格落差是明擺的事,而未來,網劇一定是主流市場,付費視頻是大勢所趨。所以,部分古裝大劇直接轉場網絡平臺也是情理之中。
2016年,湖南衛視黃金時段播出了《武神趙子龍》和《天天有喜2》兩部古裝劇,但這兩部劇集數加起來達到105集,已經超出份額。但據業內人士表示,《武神趙子龍》這類有歷史原型的劇目屬于“重大歷史題材”,可適當放寬甚至不占古裝份額。這在一定程度上打開了創作者的思路,在一眾架空改編的古裝劇中,重大歷史題材的古裝劇屬于極少數,基于真實的歷史人物打造的古裝劇,可成為內容轉型新方向。
古裝劇雖是大眾題材,可也正因為古裝劇的繁雜及高要求,小成本古裝劇基本不具備競爭力。大體量與中小體量劇之間投入差距太大,很難像其他題材劍走偏鋒以小博大,加之僧多粥少的古裝劇份額,資本介入仍需謹慎再謹慎,畢竟如果沒能爭上衛視平臺,就意味著作品將流入時間長河,所有辛苦將付諸東流。
來源:劇研社
1.砍柴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砍柴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砍柴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砍柴網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砍柴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