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媒體:今后三年是防范化解金融風險的重點時段新金融
中國央行主管的財經媒體《金融時報》周六發表評論文章稱,今后3年是防范化解金融風險的重點時段,通過1至3年的階段性任務分解或治理亂象計劃,最終實現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的目標。
這一觀點與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劉鶴在達沃斯論壇上的表態遙相呼應。劉鶴當時表示,中國將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針對影子銀行、地方政府隱性債務等突出問題,爭取用3年左右時間,使宏觀杠桿率得到有效控制,金融結構適應性提高,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增強,系統性風險得到有效防范,經濟體系良性循環水平上升。
《金融時報》文章指出,當前我國經濟社會面臨的重大風險,包括由金融杠桿率和流動性風險、銀行不良貸款風險、影子銀行風險、地方政府隱性債務風險、房地產泡沫化風險、互聯網金融風險等構成的綜合性風險: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要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保障中國經濟持續健康穩定發展,要在三年內實現這一宏偉目標,不能不說是時間十分緊迫、挑戰十分嚴峻。因此,有關各方尤其是金融系統應當充分認識到這一點,一定要雷厲風行、披堅執銳、馬上行動,在各條戰線上打響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取得一場又一場“治亂象”、“嚴監管”、“防風險”的勝利。
該文章稱,當前我國面臨的金融風險不是近期才出現的,而是長期存在的,金融風險始終伴隨著改革開放的全過程,伴隨著市場經濟發育、形成和完善的全過程。因此,防范金融風險要警鐘長鳴,要列入監管部門和各類金融機構的日常議事日程。今后3年是防范化解金融風險的重點時段,通過1至3年的階段性任務分解或治理亂象計劃,最終實現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的目標。
文章最后表示,金融決策與監管部門、各類金融機構為落實中央戰略部署、重點防范化解金融風險,應當盡快制定出全面系統的、科學可行的行動方案。
進入新年以來,金融監管進一步加碼。銀監會官網周六發公告稱,銀監會統籌協調相關銀監局依法查處了郵儲銀行甘肅武威文昌路支行違規票據案件,對涉及該案的12家銀行業金融機構共計罰沒2.95億元。
這是銀監會近期對外發布的第三張大額罰單,此前銀監會已經向浦發銀行成都分行和廣發銀行違規擔保案件分別開出4.62億元和7.2億元的天價罰單。
以下為《金融時報》評論文章全文:
剛剛進入2018年,銀監會就打出一記重拳,嚴肅查處浦發銀行成都分行違規發放貸款案件,以雷霆之勢開啟新一年“治亂象”、“嚴監管”、“防風險”行動。通過監管檢查和內部核查發現,該分行為掩蓋不良貸款,向1493個空殼企業授信775億元,換取相關企業出資承擔該分行不良貸款。銀監會指出,這是一起浦發銀行成都分行主導的有組織的造假案件,涉案金額巨大,手段隱蔽,性質惡劣,教訓深刻。四川銀監局依法對該分行罰款4.62億元,對相關責任人予以相應處罰。
銀監會的這一監管動作再次警示人們,新時代防范化解重大風險面臨著新形勢、新挑戰,從監管部門到金融機構都要充分認識到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的重要性、緊迫性和艱巨性,要采取切實有效的對策和抓鐵有痕的行動,打贏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
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要堅決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精準脫貧、污染防治三大攻堅戰。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重點是防控金融風險。按照“木桶原理”,今后3年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精準脫貧、污染防治三大攻堅戰,就是補齊中國社會發展中的三個最突出的短板,是關系到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三大關鍵。其中,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風險又列為三大攻堅戰之首,而這其中重點又是防控金融風險。金融系統應當更加深刻地認識到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的極端重要性,把防范化解重大風險尤其是防控金融風險,當作自己義不容辭的神圣職責。
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具有時不我待的緊迫性,金融系統應當有只爭朝夕的精神,奮力開展防控金融風險的各項工作。當前我國經濟社會面臨的重大風險,包括由金融杠桿率和流動性風險、銀行不良貸款風險、影子銀行風險、地方政府隱性債務風險、房地產泡沫化風險、互聯網金融風險等構成的綜合性風險。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要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保障中國經濟持續健康穩定發展,要在3年內實現這一宏偉目標,不能不說是時間十分緊迫、挑戰十分嚴峻。因此,有關各方尤其是金融系統應當充分認識到這一點,一定要雷厲風行、披堅執銳、馬上行動,在各條戰線上打響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取得一場又一場“治亂象”、“嚴監管”、“防風險”的勝利。
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具有極其難料的艱巨性,金融系統應當有啃“硬骨頭”的精神和百折不撓的韌性,全力推進防控金融風險的各項工作。當前我國面臨的金融風險不是近期才出現的,而是長期存在的,金融風險始終伴隨著改革開放的全過程,伴隨著市場經濟發育、形成和完善的全過程。因此,防范金融風險要警鐘長鳴,要列入監管部門和各類金融機構的日常議事日程。今后3年是防范化解金融風險的重點時段,通過1至3年的階段性任務分解或治理亂象計劃,最終實現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的目標。
與此同時,防范化解重大風險尤其是金融風險,是一項復雜性工作。金融風險與實體經濟活動密切聯系,如近幾年我國房地產業發展在滿足居民住房需要、為經濟增長提供動力的同時,由于多種因素作用使得城鎮土地和房屋日益具有金融投資品屬性,越來越多的群體將房地產當作金融產品從事投資投機,許多大中城市房地產價格呈現泡沫化傾向,從而潛藏著程度不同的金融風險。金融風險與財稅改革滯后及其他產業政策不協調也密切相關,如此前地方政府通過大力推行土地財政獲得過高比重的財稅收入,并以此支撐地方經濟高速增長,在中央實施嚴格調控房地產政策致使地方土地財政無以為繼的情況下,各地又通過地方政府融資平臺、違法違規融資擔保行為等名義變相舉債,致使一些地方債務風險持續擴大。傳統金融機構在監管留有漏洞、內控機制不健全的情況下,隨時都會出現信用風險、操作風險、道德風險等。如浦發銀行成都分行從高管到各級別、多部門責任人串通一氣,采取編造虛假用途、分拆授信、越權審批等手法,違規辦理信貸、同業、理財、信用證和保理等業務,以掩蓋不良貸款,給銀行造成巨大損失。在當今信息技術革命和互聯網化浪潮的推動下,互聯網新金融迅速發展,在快速、方便、廉價地滿足一部分小微企業、小白領客戶、雙創客戶的融資需求的同時,也滋生了網絡貸款(P2P)、現金貸、比特幣、代幣發行(ICO)等細分行業的金融亂象或欺詐行為,給廣大網絡金融消費者帶來損失。對此,國家開展了互聯網金融領域的專項整治行動。這表明,金融風險會借助于技術進步、互聯網渠道等發生演變。金融風險具有復雜性、隱蔽性、突發性、傳染性、危害性。因此,防范化解金融風險是一項非常復雜的工作,是一項與時俱進、常變常新、極具挑戰性的工作。
思想是行動的先導,認識到位,行動自覺。既然我們已充分認識到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的重要性、緊迫性和艱巨性,那么金融系統就應當以更加自覺的歷史擔當、雷厲風行的治理行動和攻堅克難的頑強斗志,奮力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重點防控金融風險,就要服務于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條主線,促進形成金融和實體經濟、金融和房地產、金融體系內部的良性循環,做好重點領域風險防范和處置,堅決打擊違法違規金融活動,加強薄弱環節監管制度建設。既要防止“黑天鵝事件”事件,又要防止“灰犀牛”事件,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中央對于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已作出了戰略部署、發出了總動員令,現在金融決策與監管部門、各類金融機構為落實中央戰略部署、重點防范化解金融風險,應當盡快制定出全面系統的、科學可行的行動方案,要以決戰到底、不勝不還的英勇氣概,徹底打贏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切實維護國家金融安全,促進金融和經濟良性循環健康發展,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作出應有的貢獻。
【來源:華爾街見聞】
1.砍柴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砍柴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砍柴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砍柴網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砍柴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