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聲時代,“聽書”會成為知識付費后新的內容消費潮流么?水煮娛
“讀書沒有合宜的時間和地點。一個人有讀書的心境時,隨便什么地方都可以讀書。”作家林語堂曾這樣說道。
而現代科技的發展也讓林語堂這種隨時隨地進入讀書心境的想法變得更加觸手可及,技術帶來了書籍載體的改變,語音也成為了書籍內容重要的載體。
4月23日是世界讀書日,作為國內最大的音頻內容平臺的喜馬拉雅也在這一天推出了其“聽書節”活動,并將原有的會員體系全面升級,將有聲書內容也作為重要的主打推介。
實際上不僅是喜馬拉雅,2016-2017年的知識付費熱潮讓一大批解讀書籍、分享書籍知識的知識付費品牌或平臺興起,得到、樊登讀書會、新世相,包括知乎。通過有聲書或者主播解讀書籍的方式“聽書”正在成為一種新的“讀書”方式。
如今知識付費的風口正在變得更加細化和清晰,“聽書”有著成為下一個千億風口巨大的機會。而喜馬拉雅FM無疑是這個領域最重要的玩家之一。
在喜馬拉雅平臺上,有聲書是最早上線的頻道,也是喜馬拉雅平臺上最熱門的收聽品類,根據其披露的數據,有聲書用戶占喜馬拉雅平臺總用戶的16.9%,貢獻了超過50%的流量,收聽總時長占平臺用戶的60%,活躍用戶日均聽書時長超過3個小時。
有趣的是,美國有聲書出版商協會(APA)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雖然美國電子書銷售在最近一年中下滑了5.3%,但有聲書市場卻大幅增長30.2%,聽書也正在成為美國的一股內容消費風潮。
為什么人們需要有聲書?
作為中美“讀書人”們不約而同的選擇,有聲書走紅背后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1、時間盈余
頗受馬化騰追捧的學著克萊舍基在其《認知盈余》一書中層講過這樣一個故事,在工業化時代早期,英國倫敦街頭隨處可見的是賣杜松子酒的小推車,這種酒口感不錯,容易醉,比啤酒包裝有型,又比葡萄酒便宜,于是產業工人下班后就把自己灌得酩酊大醉,和最后還有小旅館出租價格低廉的草席供人休息,英國政府一度禁止這種酒的銷售但卻未成功。
克萊舍基將這種現象解釋為“公民盈余”,本質是工業化解放了大量的生產力,讓人們多出了更多的自由時間,杜松子酒變成了公民們消費這種時間盈余的方式。而后工業化時代,電視則取代杜松子酒,沙發土豆的俚語也由此而出。
現代科技社會中,人們有了越來越多“非專注時間”。如果說移動互聯網帶來的時間的碎片化讓短視頻成為熱潮,那么有聲書則成功抓住了“非專注時間”這一需求。例如上下班路上、做重復性工作或家務時,這些“一心兩用”的場景帶來了大量需要被填充的時間,有聲書因為其伴隨性的特點成功搶占了人們的這些時間盈余。
2、焦慮感和學習欲的時代
雖然技術不斷地發展,人們的時間盈余越來越多,但顯然我們還沒有發展到赫拉利在《未來簡史》中描繪的98%的人被機器取代工作的時代。現代社會激烈競爭帶來的焦慮感和學習欲,讓人們對有聲書的需求大大加深。
無論是提升知識的文學、歷史、商業類書籍,還是放松解壓的小說、恐怖故事類書籍,不同精神需求的用戶對不同類型的有聲書有著自己的需求,知識類的有聲書分享滿足了人們對快速學習的需求,而放松解壓、休閑娛樂類的有聲書內容,則成了用戶環節在這個焦慮時代內心壓力重要的方式。
音頻平臺在有聲書上做了什么?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喜馬拉雅自然希望保持其在有聲書市場的領先地位。
首先,有聲書是喜馬拉雅最初重要的切入點,其用戶對有聲書內容的消費需求始終都十分旺盛,在喜馬拉雅4.23聽書節活動中,僅用了12小時便吸引了200萬聽書會員用戶。
其次,喜馬拉雅在版權端、有聲書內容生產端也一直在試圖構建一個有聲書“出版生態”,其合作了中國出版集團、中信出版集團、企鵝蘭登等線下出版商,同時也與閱文集團等原創文學網站有著戰略合作。
截至目前,喜馬拉雅FM擁有著市場上超過70%的暢銷書的有聲版權,包括《明朝那些事兒》這樣的現象級紙質書,也有《芳華》、《妖貓傳》等影視劇大IP,以及眾多少兒圖書、暢銷小說、經濟管理類暢銷書、英文原版書的有聲版權。
與此同時,作為平臺的喜馬拉雅也吸引了大量優秀的主播和工作室在喜馬拉雅平臺上發布有聲書內容,并且會為這些優秀主播對接版權內容,保證其持續穩定的內容輸出,將整個有聲書產業鏈打通。
此外,喜馬拉雅正在建立其會員體系和知識付費機制,而有聲書則是其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在4.23聽書節的活動中,有聲書也被作為了重要的會員內容組成部分。
經濟機制的建立讓喜馬拉雅的有聲書生態能夠持續的發展,讓優質的內容生產者更容易獲得回報,從而持續不斷地生產優質內容。
當然看好“有聲書”這個市場的不止喜馬拉雅一家。就在喜馬拉雅宣布推出“423聽書節”不到24小時內,今天蜻蜓FM也上線了一個類似的聽書會員產品,其他的音頻內容平臺如懶人聽書、知乎讀書會、當當云閱讀等也都宣布其聽書會員全線打折。
為什么說喜馬拉雅最有機會享受“聽書”紅利?
聽書正在成為新的內容消費潮流,而喜馬拉雅或許最有機會享受這一次的紅利。
1、支付體系的成熟
移動支付、小額支付正在成為用戶新消費習慣的支撐,降低支付門檻帶來的是用戶對版權的重視,因此擁有更多優質版權內容的喜馬拉雅也自然優勢更加明顯。而喜馬拉雅自身也在積極地推動會員制、訂閱制模式,希望以此能夠豐富內容付費的支付和消費形式。
2、喜馬拉雅的用戶基礎
喜馬拉雅作為目前音頻內容領域最大的玩家,且在此前的音頻知識付費熱潮中成功培養了用戶習慣和品牌認知,有足夠大的流量和成熟的用戶基礎,這些都能夠導入其有聲書部分。
3、資本市場對內容付費的認可
主打網絡文學內容付費的閱文集團于2017年11月在香港上市,資本市場一度給予了超高的市盈率,閱文集團的市值也一度超過千億港幣。而在國內,同樣以網絡文學作為主業的掌閱科技在2017年上市后一連22個漲停,堪稱妖股。
資本市場對內容付費的價值越來越認可,這也讓喜馬拉雅的音頻內容付費模式變得更具價值。喜馬拉雅所涉及的有聲書比網絡文學在內容廣度上更廣,還涉及了大量的嚴肅閱讀內容。且有聲書作為文本IP的衍生品,其價值本身就有增值。
小結
當然除了對于喜馬拉雅自身的商業價值之外,喜馬拉雅將有聲書作為重要發展方向的背后還有著更深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這是對于整個社會和內容市場而言。
現代中國在閱讀方面一直都被詬病讀書少,但實際上在歐美,有聲閱讀其實也是一直被算作人均閱讀水平里面,以至于歐美、日本的人均閱讀量可以達到10-20本。
而隨著有聲書在中國的普及,中國人的人均閱讀量可以預見的會有一個大的躍升。以喜馬拉雅為例,其平臺上的一些重度有聲書用戶,每年聽書都超過15本,聽書時長在3小時左右。有聲書的這種方式大大提升了用戶的“閱讀”量和有效“閱讀”時間。
另一方面,在經濟效益上,有聲閱讀可以為傳統出版業增加更多的可能性,無論是影響力層面,還是經濟收入層面,包括很多嚴肅出版內容的作者也能夠借助喜馬拉雅這樣的平臺,找到自己對應的受眾,獲得自己應有的內容收益。
喜馬拉雅正在努力構建著這樣一個“有聲的圖書館”,讓每一份優質內容都能夠借助聲音發光。而正如博爾赫斯說的那樣,“如果有天堂,那我想應該是圖書館的樣子”。
來源:俊世太保
1.砍柴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砍柴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砍柴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砍柴網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砍柴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