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股破凈 業內人士:不能準確反映銀行實際價值新金融
截至昨天收盤,26只銀行股有15只出現破凈。近期兩家城商行上海銀行和江蘇銀行因股價較為低迷,接連公告大股東增持。業內人士表示,銀行股大面積破凈有其行業的特殊性,不能完全準確反映出銀行的實際價值。
26家銀行有15家跌破凈資產
北京青年報記者注意到,截至昨天收盤,26家A股上市銀行中,已有15家跌破凈資產。破凈幅度最高的是華夏銀行,最新市凈率只有0.71倍。此外交通銀行、民生銀行和光大銀行的市凈率也在0.8倍以下。據了解,今年以來銀行股出現明顯調整,銀行指數已經從高點下調了15%,整體估值均出現明顯回落。
據了解,目前A股市值500億以上的上市銀行共有18家,主要是五大行、8家股份制銀行和5家城商行。整個銀行板塊是目前A股中估值較低的一個行業。
統計顯示,上述18家銀行的市凈率平均值為0.96倍,中位數為0.9倍。銀行股集體破凈除了股價走勢疲軟之外,還有一個原因則是估值切換因素。隨著每股利潤累計,在公布2017年財務數據之后,在股價不變的情況下,市凈率也會下降。
大股東主動增持,券商提出估值修復概念,又遇上股價穩定機制,讓估值水平偏低的銀行股再度進入投資者視野。
上海銀行發布提示性公告
上海銀行和江蘇銀行的大股東增持,被市場認為是標志性事件。
5月22日收盤后,上海銀行發布《關于觸發穩定股價措施的提示性公告》。公告披露,今年4月23日至5月22日,該公司A股股票連續20個交易日收盤價低于每股凈資產16.27元/股,因此5月22日為觸發日,且公司將在6月5日前制定穩定股價方案并由董事會公告。IPO資料顯示,主要措施包括回購不低于1億元的股票和上述股東、董事和高管增持,其中持股5%以上的股東是以最近一個年度獲得現金分紅總額的15%增持,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則是以上一年度獲得的稅后薪酬總額的15%增持。
第二大股東上港集團已在觸發日前對上海銀行大手筆增持。5月20日,上海銀行稱,股東上港集團于5月8日至5月18日增持了公司股份1957.2342萬股,占該公司總股本的0.25%,總持股增至6.73%。上述增持股份合計增持金額約3.04億元,增持股份資金來源上港集團自有資金。多家券商將其解讀為是對上海銀行估值修復有信心。
與上海銀行一同上市的江蘇銀行也瀕臨觸發股價穩定機制。江蘇銀行2017年每股凈資產為7.9元,披露年報次日即4月25日收盤價為7.16元,截至2018年5月22日收盤價為7.42元,已連續18個交易日低于每股凈資產。江蘇銀行第一大股東江蘇省國際信托有限責任公司于5月17日至18日,增持3129萬股,目前占該行總股本的8.0047%;該銀行第二大股東江蘇鳳凰出版傳媒集團,也在5月18日和5月21日,合計增持1209.27萬股,持股比例由7.56%上升至7.67%。市場稱,兩家銀行觸發或瀕臨觸發股價穩定機制與當前的銀行股整體估值水平下降密切相關。
業內人士提示投資者要有正確意識
業內人士表示,投資者需要有一個正確的意識:銀行股大面積破凈有其行業的特殊性,不能完全準確反映出銀行的實際價值。破凈不等于基本面惡化,兩者不能畫等號。
【來源:北京青年報 作者:劉慎良】
1.砍柴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砍柴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砍柴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砍柴網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砍柴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