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輪電商補貼戰。
幾乎是秒空。
12 月 16 日,剛剛上線的大別山土豬肉瞬間搶售一空,19 塊 9 一斤的讓利價格,不僅刷新了電商豬肉價格,比線下超市也優勢明顯,吸引大批 " 豬肉焦慮 " 消費者搶購。
僅當天,包括 19 塊 9 一斤低價豬肉在內,就有 2 噸豬肉通過聚劃算走向全國各地消費者餐桌,店鋪頁面里碩大的 " 百億補貼 " 更是格外醒目。
值得注意的是,這些來自安徽舒城縣的土豬肉,70% 的訂單都被下沉市場消費者拍走。
無論是 " 補貼豬肉 " 這類農產品,還是亮出戴森吹風機、iPhone11、Airpods、Sk-ii 神仙水等 " 硬通貨 ",給出最低價做 " 百億補貼 ",已經成為電商平臺的一致步伐,新的 " 用戶爭奪戰 " 正拉開大幕。
2019 年,下沉市場故事多,面對流量紅利見頂的壓力,拼多多用 " 百億補貼 " 追逐一二線城市用戶,試圖駛入五環內。京東京喜推 " 超級百億補貼 ",緊鑼密鼓觸探下沉市場;不過對于阿里聚劃算來說,百億補貼似乎已不僅是價格,更是一套完整的生態。
今年以來,阿里把 " 復興 " 聚劃算作為重要的戰略舉措,背后目標,就是強化淘系在下沉市場的競爭優勢,而 " 官方正品 " 也成為其競爭的關鍵詞。
電商平臺要搶奪中國近三百個地級市,三千個縣城,四萬個鄉鎮,六十六萬個村莊,背后的用戶和消費力,顯然僅靠短期補貼是不能滿足市場需求的,百億補貼必須找到常態化的出路。
電商 " 百億補貼 " 入場券
AirPods2 一家賣 899 元,另一家只賣 799 元,張永佳在幾個電商平臺比了又比,發現價格一家更比一家低," 百億補貼這是準備硬鋼到底了啊 "。
2019 年,各家平臺無一避免,紛紛入局開啟 " 百億補貼 ",優惠活動也成了 2020 年電商之爭的 " 信號槍 ",意味著平臺補貼之戰就此再次拉開。
12 月 11 日,聚劃算 " 百億補貼 " 正式上線,聚劃算方面稱,優惠活動將成為常態。此前數據顯示,不到兩周時間內,聚劃算累計訪問已經突破 5000 萬人次。
不過,相對消費者的真實惠,商家端的反饋似乎更為重要。
近段時間,安徽舒城返鄉大學生王歡、魏霞夫婦的大別山土豬肉天貓店,曝光量、訂單量都有了顯著提升。適逢年關,王歡、魏霞夫婦忙得不可開交,每天新宰的豬肉被迅速送至全國各地。在今年大眾 " 豬肉焦慮 ",調侃 " 能吃豬肉才是真土豪 " 時,他們反而通過通過參與聚劃算百億補貼,將豬肉價格降了下來。
他們和舒城的養豬戶一起,拿出了超過一百頭的出欄肥豬,以平價直供聚劃算,也給出了 19 塊 9 的全網最低價讓利。對大別山的養豬戶們來說,依靠聚劃算生態,除銷量爆發外,最大的意義在于消費者對大別山土豬肉品牌的認知開始建立。
聚劃算背靠整個淘系生態,阿里經濟體整體的實力,讓聚劃算的補貼是可持續的,而這樣的補貼又會進一步帶動淘寶的交易活躍度,為更多商家創造增長的空間。
越來越多的品牌愿意讓利,參與到聚劃算活動中。聚劃算運營總經理陳浩此前曾透露,聚劃算百億補貼目前上線的商品已經超過 1000 款,覆蓋淘系幾乎所有核心品類,均系全網最低價。
Tech 星球體驗后發現,聚劃算百億補貼商品中,涉及較高補貼的硬通貨產品—— iPhone11、SK2 精華水、戴森吹風機等為限量搶購,得拼手速。同時,參與百億補貼的貨品,有相當部分來源于天貓超市、天貓國際官方直營等阿里自營業務。
可以看到,在聚劃算劃定的百億補貼范疇內,有海爾等頭部品牌的冰箱、空調等家電,三只松鼠等品牌的零食禮包,耐克、阿迪的鞋服,乃至于豬肉、牛排、進口車厘子、榴蓮果肉等生鮮商品一應俱全。
實質上,聚劃算背靠淘寶天貓的生態優勢,也在百億補貼中展現出來。從聚劃算供給側商品數量上來說,淘系的商品為聚劃算百億補貼提供了龐大的貨品池,這也讓聚劃算百億補貼得以覆蓋更多品類和品牌。
電商平臺在百億補貼的 Battle 中,比拼的已經不只是消費端用戶的感知和消費力。另一邊,對商家的賦能也顯得尤為重要,這是平臺制勝的關鍵之一。
聚劃算「復興」
這場復興從 2019 年 3 月開始,蔣凡宣布聚劃算將升級為 " 阿里集團品質惠經濟戰略窗口,全球消費者品質惠生活首選購物平臺 "。簡單地說,這天之后,聚劃算開始被看作是驅動阿里下沉市場的核心引擎,成了淘系品牌中名副其實的 " 下沉擔當 "。
最為明顯的變化是,今年手機淘寶改版,聚劃算、今日爆款、淘搶購、天天特價在首頁獲得了多個顯要位置,這意味著,用戶并不需要經過跳轉或搜索劃動等,可以直接進入專門區域,獲得了更多流量傾斜。
在今年 618 時,淘系公開史上最大規模的 " 千萬爆款打 call 團 " 玩法。通過聚劃算,天貓平臺預計每天產生 10 個 " 千萬爆款團 "、100 個 " 百萬爆款團 ",連續 18 天沖刺品牌主力爆款,推高交易額。
也是從 618 后開始,聚劃算開始在諸如雙十一、雙十二的大型促銷活動中,被置于關鍵位置。同時,今年聚劃算還將聚劃算大促升級為 "99 劃算節 "。
阿里巴巴大聚劃算事業部總經理劉博當時表示,這意味著阿里在這一購物節上更多的資源投入,不僅是一次最接地氣、覆蓋最廣地域用戶的 " 劃算節 ",更會給商家帶來新的增長機會。以 "99 劃算節 " 為契機,聚劃算將通過新的數字化工具,為下沉市場創造 10000 億生意增量。
聚劃算下沉引擎的發動,帶領阿里往下沉市場扎下去。阿里巴巴 2019 年 Q2 季度財報顯示,淘寶新增的 3400 萬用戶中,就有超過 70% 來自下沉市場。
拿送上消費者餐桌的 19 塊 9 一斤的豬肉來說,之所以能將價格壓低,就源于聚劃算對農產品上行的 " 方法論 " 把控。
除平臺發券,補貼消費者外,農產品基地規模供應的方式,也最大程度地降低農產品種植、養殖成本;同時,原產地直供、冷鏈物流直送到家的模式又消除了層層代理商的流通成本。對產品實時銷量的把控也保證了商品新鮮。這背后,依托的是整個阿里生態的助力。
聚劃算全供給的策略正惠及更多商家及品牌,2019 年以來,聚劃算的全面 " 復興 ",帶動品牌商家和產業帶商家加速覆蓋下沉市場人群,也為它們帶來了可觀的生意增長。聚劃算數據顯示,今年前 8 個月,聚劃算上有超過 80 個頭部品牌同比增長超過 50%,47 個品牌同比增長超 100%。
最大變量的「套路」
最開始時,聚劃算定位是,讓消費者用更少的精力,買到更合算的商品。聚劃算要做的是把好商品關,提供性價比高的商品,但這早已不再能滿足用戶對商品的多元化需求,也難以支撐更復雜、完整的商業形態。
回顧來看,淘系成功挖掘下沉市場的增長紅利,關鍵在于聚劃算的全供給策略。在數據賦能,開放流量入口,為商家降低營銷成本的同時,通過各類供給策略,深度耕耘下沉市場。
在供給側上,聚劃算的確沒有什么秘密。關鍵就在于品牌愿意給出正品、實惠的價格;平臺小二通過精心選款,限定 SKU 的規模,讓產品更精,在價格優勢的情況下,同時保障產品品質和售后保障。
在百億補貼活動中,這些 " 套路 " 也得以實施。聚劃算百億補貼最關鍵的一點在于,參與百億補貼貨品是聚劃算精選 SKU 外,還有一部分源于阿里自營平臺,這使得商品在正品上更有保證。
同時,百億補貼計劃中還有一部分是 " 品牌直降 "。聚劃算會發動品牌官方旗艦店做官方正品的降價,消費者真正獲利的同時,也強化了品牌的曝光,讓品牌可以更快地觸達更多新客。
溜溜梅電商總監楊凱曾總結稱,數據分析發現,線上人群買東西并不是沖著便宜,沖著量販去買東西的,而是想要 " 占便宜 " 的體驗。
溜溜梅從 2015 年開始與聚劃算合作,楊凱的經驗是,聚劃算能讓產品更快的到達消費者手中,過去的新品需要一個月才能到達門店,而現在消費者接觸產品的速度最快能在一周內。同時,消費者的洞察可以通過平臺更好地反饋到廠商,讓廠商快速知道消費者對產品的接受程度。
按照劉博的說法,整個阿里經濟體有著強大的貨源儲備,明確的正品背書,聚劃算的高效營銷能力,可以讓貨品更加精準地觸達用戶。他還強調說,聚劃算百億補貼是進一步占領用戶心智的戰略動作," 我們要最大限度地發揮聚劃算平臺的優勢,為品牌正品打通下沉市場的通路。"
今年天貓雙 11 期間,聚劃算就聯合品牌推出若干定制款,品牌商品將會以極致的低價呈現在消費者面前,這將幫助他們更好觸達下沉市場消費者,獲取更多新客。
在品牌定制上,聚劃算也是多條腿走路。聚劃算品牌定制負責人奧釘告訴 Tech 星球(微信 ID:tch618):品牌和品類升級的定制,并非只是做產品簡化和便宜,這是誤解。通過數據,發現消費者需求更旺盛,對品質和品牌要求更高時,聚劃算其實會做差異性對待。同時,在不破壞原有價格體系的前提下,給出超高性價比的商品。這就包括和大牌合作,或與大牌合作推出平價副牌,即推出子品牌。
聚劃算合作品牌下沉力也同樣可觀。歐萊雅、蘭蔻等國際大牌,都在下沉市場收獲了超高速的增長。今年以來,歐萊雅官方旗艦店在聚劃算上的同比增速超過 100%,其大盤同比增長超過 150%。
今年的歡聚日活動中,高端母嬰品牌 babycare 三天即賣掉了 77 萬件母嬰用品,相當于 1000 多家線下門店一天的銷量,在四線城市成交增長 489%,五線城市成交增長 507%。
作為阿里下沉市場毛細血管組織,聚劃算也在為品牌下沉助力。回顧 2019 年," 復興 " 的聚劃算,的確為阿里打了一場漂亮的下沉。聚劃算百億補貼的推出,則是對下沉市場的再度加碼。
這意味著,新的一年,阿里的下沉引擎正蓄勢以待。在拼多多將注意力放置于 " 五環內 ",京東京喜仍未大規模破圈的今天,聚劃算或許就將是 2020 年,下沉市場的最大變量。
來源:Tech星球 李曉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