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千家工業企業一年時間里在佛山消失了,從舊廠房里、從田埂菜地邊上。
1 月 8 日,佛山市一位分管科技成果轉化工作的領導臉色平靜,打斷隨行人員詢問記者是否錄音的舉動。他說 " 沒關系 ",然后遲疑了一下回答,壓力是肯定的,佛山要把地騰出來,今年高新企業的數量還要再提高 10%。" 把地騰出來 ",佛山正在和村工廠說再見。
2020 年的第一天,佛山市市長朱偉在元旦祝詞里,公布全市地區生產總值突破萬億大關。幾天后,在新一輪村級工業園區改造動員大會前夜,上海歌劇院交響樂團受邀在 " 村改之夜 " 順德新年音樂會上 " 致敬村改人 "。
這些高雅情調與鄉野田間正在發生的事反差強烈。
動員大會第二天,佛山市順德區北滘鎮一位村書記,面對的是還沒有方案但撲面而來必須馬上啟動的工作。這個村常住人口不超過 2000 人,外來人口是這個數量的 4 倍多,村工業園里 100 間企業 2019 年統計的年工業總產值約為 12 億元。
盡管污水橫流、噪音震耳,但分紅可觀,很多人還是愿意 " 運著垃圾去換寶馬 "。這樣不同規模的村級工業園,在佛山市一個順德區就有 382 個,面積占已投產工業用地 70%,貢獻了 4.3% 的稅收。
下派給村書記的任務是要動員全村簽字同意,勸走那些就開在社區居委會隔壁的工廠。" 經濟肯定會受影響,市上、區里都下了很大的決心,也做了心理準備。" 這位村書記說,這是佛山現在的頭號工程。
2018 年 9 月,廣東省下發了在全省范圍內對 " 散亂污 " 工業企業綜合整治工作方案,點名佛山市順德區 " 先行先試 "。這是佛山市 2133 家工業企業關閉取締的開始,這場浩浩蕩蕩 " 改造村工廠 " 的行動,也發生在廣州、深圳、東莞、惠州……
村里的工廠們
佛山市里水鎮大沖工業區路兩側的廠房又破又舊,出入的大貨車來回碾壓,但這條村道還算平坦通暢。路的盡頭是大沖村的農田,包括一個牛奶草莓采摘園。
1 月 8 月上午 10 點左右,一個中年男人提著一卷紅色的鞭炮,從一家建筑裝飾材料公司走出來,準備迎接提新車回來的老板。這家公司看起來最氣派的是大門上金色字寫的招牌,大門以內是辦公室和廠房,裝修簡單,不是很敞亮,二三十個工人在嘈雜的機器作業聲中工作。
廠房頂上掛著顯眼的 12 個字:以質量求生存,以改革求發展。
公司的老板肖明富,做的是鋁扣板、鋁單板等金屬裝修材料生意,年生產規模聲稱可以做到氟碳鋁單板 60 萬平方、造型天花板 40 萬平方以及氟碳噴涂型材 300 余噸,和客戶談生意的籌碼是能夠提供最高性價比的服務,以及因應客戶需求隨時可以找到人加班趕工。院子里停著三臺寶馬,SUV 是他的,轎車是哥哥和妹妹的。" 每年我們還是幾百上千萬的。" 肖明富說。
在里水鎮大沖工業區路上,這樣的家具木制品、五金加工、制鞋廠,在 2 平方公里內就集聚了 53 家。大貨車、豪華轎車壓著路邊半人高的雜草并排停著,賣燒臘的、川湘菜館、小百貨店,穿插在這些公司中間。
來來往往談生意、打工的人,養活了大沖工業區里一家家旅館和出租廠房的村民。但這種熱鬧又讓里水鎮的治安問題一度遭遇尷尬,村委會側門外的餐飲店門口都被噴上了 " 美女上門 " 的電話號碼。
但很快,這些開在村里的工廠都要離開。
2019 年 7 月,佛山市已經啟動里水鎮三大千畝村級工業園連片改造項目的招商推介會。一個月前,村里開了動員大會,男女老少都在討論要不要簽字把地賣出去。" 我聽到的內部消息是今年 3 月,年后回來可能就會找我們談搬的事。" 肖明富向經濟觀察報記者表示," 聽說現在是錢還沒到位,有一家五百強的房地產公司已經準備拿地做新的工業園,就等他們錢到賬。"
肖明富最近在周圍看了幾個新廠房,如果大沖村留不下來,他愿意拿賠償搬走。他說起來并不是太在意,拿起水管沖洗地上放鞭炮留下的紙屑。" 只要合理,現在很多地方產業鏈配套都是齊全的。"
肖明富所說的新工業園,是佛山市進行村級工業園區改造同期引進的產業園區運營商,多為地產企業。
中南集團是其中一家,旗下擁有江蘇中南建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000961.SZ),中南高科則是其主要負責工業地產板塊業務的公司,2014 年開始主要經營江浙一帶的城市,2017 年進入廣東,目前公司在全國大約有 45 個產業園項目。
" 粵港澳大灣區規劃落地以后,公司覺得珠三角的工業用地,以后肯定是有前景的。" 中南高科一位地區產業拓展的負責人向記者表示,事實上當他們進入廣東時已經有點晚了,廣州、深圳、東莞拿地非常難。目前,該公司在佛山有三個工業園區,其余的在江門、清遠和惠州,整個廣東總共 8 個左右,在江蘇和浙江還各有十來個。
中南高科在佛山的產業園,通常占地在 200-300 畝左右,因為他們承諾政府要在一年半內建好,政府協助引入大型企業首批入駐造勢,整個項目的動作非常快,甚至有點超過他們以往的進度。" 我們負責拿地、建房,吃住園區內都能解決,企業只需拎包入住。如果是想買廠房也只需要三成首付,十年按揭貸款。當然,成本可能會比在外面租廠房貴一些。"
這位負責人表示,一個園區通常規劃 50 家企業,政府和他們對入園的企業在產值和稅收方面都有要求,通常營收在 2 千萬元到 2 億元之間,但 1 億以下的比較多。
" 我們的要求已經比政府提的低了,如果是高新企業會有扶持,偏向智能制造的企業。" 除了收租金,中南高科的另一個盤算是通過建立企業資料數據庫,分析這些企業的發展情況,為公司未來的投資方向做參考。
肖明富很清楚,他的工廠進不去這樣的產業園。" 成本高,而且我的工廠開工就砰砰砰地響,園區那些高檔寫字樓怎么辦公?"
但像肖明富這樣規模的一家建筑材料公司,搬起家來也不難,叫上幾輛大貨車,裝上設備,幾千塊就能換地方。
在佛山很多鎮、村上,還能見到不少自建房掛著 " 廠房招租 " 的招牌。兩年前,肖明富和工人,就是這樣從佛山的另一個村搬過來的。只是現在每次搬遷間隔的時間越來越短,近乎常態。
肖明富還不太想離開佛山,但這一次佛山想。
佛山倒計時
早在 2014 年,佛山市就已經提過村級工業園改造項目,但直到 2018 年下半年才下定決心,從順德區開始打頭陣。
2018 年 8 月,廣東省下發的文件要求全省在 1 個月左右的時間里完成摸底、清查 " 散亂污 " 企業的工作,白紙黑字寫著 " 通過整治,倒逼企業發展轉型。
同年 9 月,廣東省委深改組正式批復同意佛山市順德區率先行動,要求順德 " 大膽試、大膽闖、自主改 ",明確建立改革容錯免責機制,鼓勵順德只要有利于高質量發展都可大膽先行先試。
1 月 8 日,記者從佛山市環保局一份《佛山市 " 散亂污 " 工業企業(場所)綜合整治進度表及清單》了解到,2018 年 9 月至 2019 年 9 月,佛山市關停取締企業 1760 家、整合搬遷企業 373 家、升級改造 1291 家,合計 3424 家。其中,關停取締加上整合搬遷的企業數高達 2133 家。
佛山市統計局數據顯示,2018 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 9935.88 億元,順德全區 GDP3163.9 億元,南海區 2018 年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 2809 億元。
佛山村級工業園改造統計數據顯示,順德區全區共有 382 個村級工業園,面積占已投產工業用地 70%,卻只貢獻了 4.3% 的稅收。南海區共有 612 個村級工業園,占南海區總工業用地的 44%,但產值僅占南海區總工業產值的 10%。
廣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的最新數據顯示,截至 2019 年 12 月 31 日,順德 382 個村級工業園已有 131 個園區 285 個項目啟動改造,105 個園區 201 個項目啟動拆遷,累計完成土地整理 28522 畝,復墾復綠 3282 畝,新建廠房 981 萬平方米,關停整改落后風險企業 5253 家。
其中 2019 年戰果豐碩,完成土地整理 24011 畝、復墾復綠 3042 畝、新建廠房 843 萬平方米,關停整改落后風險企業 3891 家,10 鎮街全部超額完成 2019 年工作目標任務。" 佛山實在拖不下去了。" 佛山市一位人大代表表示,以前一直說,但政府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企業也就打太極。
這位代表也是佛山一家著名陶瓷企業的管理層,他認為現在陶瓷行業有大量會面臨被清退的企業,高污染、互相抄,沒有匠人精神,始終很難做大做強,就算有壓力也要做了。" 我們去調研的時候,建議很多家具廠、陶瓷廠多擺一個設備就可以規范起來,他們也不做,能不能長遠發展,和企業人的眼光、思維有很大關系。"
企業有壓力,佛山也有壓力。
佛山市委副書記郭文海在村改項目中提到,廣東的經濟體量比江浙一帶的城市更大,但這些城市現在成了他們的老師。佛山市順德區進行村改之前,他們去了溫州一些城市工業園區參觀學習。
哪怕是在廣東省內,兩個著名的中國制造城市也在頻頻對標。
2020 年初,佛山萬億 GDP 的消息公開后。東莞市一位政府人士向記者表示,東莞今年的數據也不錯,前三季度 GDP 增速第一。2018 年,東莞全市 GDP 也已經超過 8 千億元。
盡管佛山比東莞更早邁入 " 萬億俱樂部 ",但 2018 年以來,東莞在多個城市經濟指標的排行榜中超越佛山,佛山過去村村辦廠,現在成了最大的包袱。
2019 年 6 月,社科院發布的《中國城市競爭力報告》中,東莞已經反超位居第 12 位的佛山,首次進入全國 10 強。
廣東省制造業協會 2018 年和 2019 年的報告顯示,廣東省的制造業 500 強企業 2017 年到 2018 年間在佛山增加了 50 多家,但在 2018 年到 2019 年又減少了 44 家,進而低于東莞。
1 月 6 日,廣東省統計局發布《粵港澳大灣區工業經濟創新驅動發展研究》報告中,佛山被指出工業經濟創新驅動發展情況與其制造業大市的地位不匹配。
2018 年,佛山工業增加值在珠三角各市中排名第二,而工業經濟創新驅動綜合指數排名第四,得分低于深圳、珠海和東莞。2013 年 -2018 年,佛山的綜合指數提高了,但增幅卻低于廣州、深圳、珠海和東莞。
一個順德區的改造,不僅成為佛山整體村改的參考樣本,也是廣州、東莞、珠海、惠州等珠三角其他城市工業產業區改造的縮影。
但嚴厲的整改,也給地方經濟留下了問題。
一位熟悉政府產業園區規劃的人士透露,廣東曾經非常有名的 " 中國牛仔城 ",因半年鐵腕查封周邊服裝企業,當地服裝產業規模只剩下三分之一。
政府一年后意識到規劃不足的問題,又想把當初自己匆忙趕走的企業再邀請回來,讓他們進駐到產業園區。" 人家花了幾千萬搬走,現在搬回來肯定也不愿意。" 這位人士認為,從長遠看,環保整治是必然,但當地政府應做好規劃,想好政策要執行到哪一步。
他還指出,現在的政策都偏向發展高新企業、智能裝備,對皮革、服裝、化妝品產業有嚴厲的環評要求,包括一些城中村里的企業,給世界級的化妝品公司代工以及化妝品上市公司。" 現在產業鏈大不如前,就算后來建化妝品園區,但沒有配套的標準,包括廢水、廢氣的處理,企業不是很愿意入駐。新的產業園大多都是寫字樓,很高大上,但適合制造業的園區是缺乏的。" 他說。
即便如此,2020 年元旦后,佛山以及珠三角更多城市的村工廠改造項目,正在以 " 決戰 " 的口號啟動。
來源:經濟觀察報 張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