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籌大戰即將來襲,你準備好了嗎?自媒體
要問去年互聯網金融領域什么最火,許多人會說到眾籌。隨著眾籌網站鼻祖Kickstarter風靡全球,眾籌模式也在中國興起和發展起來,數百家眾籌網站涌入人們的視線,一時間各種各樣的眾籌項目讓人目不暇接。來自中國網絡眾籌行業市場調研及發展分析報告的數據,截至去年11月底,國內眾籌網站的總數已從去年1月的43家發展到了100多家。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在眾籌迅猛發展的背后,截至去年11月底,全國122家眾籌平臺,其中18家倒閉或已無營運跡象。
上帝欲使其滅亡,必先使其瘋狂。
根據專業團購導航網站團800去年6月發布的市場統計報告顯示,2014年上半年國內網絡團購累計成交額雖然達到294.3億元,創下半年度最好成績,但團購網站數量已銳減至176家,相比于2011年8月的最高峰時段的5058家,從業者超過10萬人,現在團購的存活率僅為3.5%。其中美團、大眾點評、百度糯米占據了84%以上的市場份額。千團大戰到三家寡頭,團購5年生存率才為3.5% ,實屬堪憂。
如果說2014年是中國眾籌的元年,那么2015年就應該是眾籌的爆發期了。筆者作為一名95后創業者,曾在某平臺發布了一條免費搭建眾籌平臺的信息,在幾個月內居然有近百人聯系我。可見,眾籌之火熱。毫無疑問,眾籌平臺也會像當年團購網站那樣瘋狂式地增加,其實到了最后也只會留下那幾家大的平臺。大者通吃,市場容量有限,當年千團大戰,不過是替美團,糯米做了消費者教育,最后都當了它們的墊腳石。當然眾籌也不會例外。
互聯網巨頭“攪局”,馬太效應越發強烈
在這場盛宴中,百度、阿里和京東已經布局了:去年4月,百度宣布上線眾籌頻道,從影視作品眾籌入手;阿里在2013年雙12期間,就試探性地推出了眾籌平臺淘星愿,今年更名為淘寶眾籌;去年7月,京東宣布旗下眾籌業務湊份子上線。
2014年的"雙十一",京東眾籌推出了國內首個真正意義的房產眾籌項目,當天籌金超過了1220萬元。而大可樂手機眾籌項目,上線僅12分鐘籌金就突破千萬元,25分鐘即完成原定30天的眾 籌周期計劃眾籌成功,總金額超過1600萬元,是國內最大的權益類眾籌項目。
數據顯示,截至2014年12月24日,全國獎勵型眾籌行業規模約為3.12億元。從金額看2014年眾籌行業貢獻排名,京東眾籌以13139.66萬元,占比44.71%,隨后是淘寶眾籌6390.11萬元,占 比21.74%,第三是眾籌網5150.69萬元,占比17.53%,第四是點名時間3016.61萬元,占比 10.27%,剩余份額是追夢網、青橘眾籌及其他眾籌平臺。京東,淘寶兩巨頭無疑給其他眾籌平臺帶來了很大的壓力。當然傳統的金融機構和企業也不甘落后,他們將會越來越多、越來越深地涉足眾籌行業。
由于眾籌在中國盈利模式尚未清晰,國內外法律和文化的差異,各平臺還會面臨更多的考驗。但我相信眾籌在中國將會發展的越來越好。未來,眾籌平臺是一家獨大還是三分天下,讓我們敬請期待吧!
作者微博名:偉大的子健,轉載請保留作者信息。
1.砍柴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砍柴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砍柴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砍柴網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砍柴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