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網貸征信困境難以打破,打通數據鏈或成解題思路金融
近日,國務院發布《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其中明確表示支持金融機構和互聯網企業依法合規開展網絡借貸(即P2P網貸)。政策層面對于P2P的支持已是確定無疑的。但是,隨著行業的發展,草根行業的征信難問題,又再次受到的高層的重視。上周末,人大常委副委員長陳昌智調研東莞P2P企業,重點提到了“互聯網金融企業如何解決征信難題”。
“互聯網金融”領域,廣深地區獨樹一幟?
2015年第一個工作日李總理即造訪了微眾銀行,這是政府高層第一次正式出面表達了對互聯網金融的態度。半年剛過去,人大副委員長陳昌智到訪東莞,調研了東莞本地一家P2P平臺安信聚貸。高層直接調研P2P企業,這在業內尚屬首次。一年之內,高層密集造訪廣東地區的互聯網金融企業,意欲何為呢?
“大眾創新,萬眾創業”的執政理念離不開互聯網金融的支持,而作為中小企業最為密集、創業氛圍最為活躍的廣深地區,自然是受到政府高層的重視。雖然一直得到政策的支持,但中小企業的融資難問題一直未能得到很好的解決。傳統的金融機構對中小企業的融資需求得不到滿足,而民間金融的出現,很好地解決了這部分需求。在互聯網金融興起之后,廣深地區的互聯網金融企業數量領跑全國。據統計,截止2015年6月,廣東已有網貸企業392家,而全國第一家互聯網銀行,也誕生于廣東。在互聯網+金融的大趨勢下,廣東在互金領域領跑全國。
作為草根金融的P2P網貸,征信困境難以打破
從國內第一家P2P企業拍拍貸開始,P2P網貸在國內的發展迅猛。但是,伴隨著的問題也不少,而征信難題是一直難以解決的一個。而本次陳委員長在安信聚貸調研時更是重點詢問了征信問題,征信問題,受到了政府高層的重點關注。那么,對于P2P企業來說,征信問題到底難在哪里呢?
征信問題,源于以下幾個方面:數據缺失,征信機構多,數據卻不全。就目前來看,整個行業冒出來的征信機構為數不少。但是,幾乎沒有任何一家掌握了全面的征信數據,一家P2P平臺甚至需要接入六七家征信機構。
數據鏈缺失,數據共享難題難以打破。從傳統銀行的征信系統到阿里推出的芝麻信用,目前都存在一個共同的問題:看似巨大的數據資源,卻都存在著嚴重的鏈條缺失,數據無法共享。最終還是無法形成一份正真意義上能夠全范圍覆蓋的征信報告。
數據缺失,數據共享難,最終導致了P2P企業的運營成本攤高,無法真正意義上的發揮互聯網的優勢。
打通數據鏈,或成解題思路
從傳統的征信機構到最近興起的基于互聯網的大數據征信,存在的最大問題在于數據鏈的打通。大數據征信對于數據的要求是多樣性的,從最基礎的資產負債情況,到最細節的個人性格,甚至于星座信息等,但目前來說,還沒有任何一家征信能夠真正意義上稱之為大數據的征信,都存在數據源單一的問題。就以芝麻信用為例,抓取到的數據,更多的還是大家在淘寶上的交易數據。但是,換個角度,如果和騰訊的數據打通又將是呈現出一種什么樣的情況呢?騰訊抓取到的是社交數據,換句話說,就是,芝麻信用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判斷一個人的還款能力,而騰訊的數據一定程度上能夠判斷一個人的還款意愿。兩種數據的疊加,就一定程度上能夠解決大部分個人借款的風控數據。但是對于企業端的數據,還是得依靠傳統的征信體系。展望未來,征信體系一旦打通,金融的效率將會得到極大的提升。
1.砍柴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砍柴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砍柴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砍柴網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砍柴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