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金融監管“危及”網絡紅包,該也不該?金融
這年頭真是盡出奇葩,不僅中國的女神都被韓國人娶走了,就連企業發個網路紅包也要交稅了……而且下文更待互聯網金融“監管”各路嚴厲規則和細則的出臺。近日,特別就針對發紅包要交稅一事,網友直呼“難道中國稅收少了嗎?”。
提到紅包交稅,其實在中國,企業發放紅包的征稅早就有,但一直缺少執行和細化,而此次內部文件的透露標明微信紅包交稅細則進入倒計時。一石激起千層浪,雖然個人紅包并不在交稅體系之內,但也不免會讓人聯想到沒準什么時候會對個人紅包也有限制了呢,加之最近出臺的《互金指導意見》的監管,讓人覺得在網上的錢“很不自由”了。
對此,業內人士一致認同的觀點是,雖說微信紅包不屬于互聯網金融業務范疇,但也要遵循一定的監管機制,如果由著性子亂發,估計可能會比監管前的互聯網金融還要亂。所以不要怕被管,監管其實也是一種市場塑造。
剪掉粗枝爛葉后的互聯網金融市場環境,當然是神清氣爽、綠意盎然的了。如現在互聯網金融行業在監管中正徐圖改進,特別是很多平臺企業已經在監管中找到更加適合自己發展方向的路徑,當然實力弱小、管理僵化、缺乏創意的平臺企業在監管中自然更加寸步難行了。這也從側面表明監管的作用一方面是抑制行業的野蠻成長,另一方面也是一種洗牌的手段,無論是被動還是主動,互聯網金融平臺企業都要在這場看不見硝煙的戰斗中一決雌雄。
互聯網金融在幾年風雨飄搖中艱難前行,如果監管不作為,就算堪稱優秀的平臺也很難在惡劣的環境中清者自清,更別說發展前景明朗了,因此,監管是非常有必要的。如今“監管”已來,對優秀的平臺來說,也正是顯現自身優勢的好時機。
都說環境可以改變一個人,也可以毀滅一個人。作為一個行業,也一樣。讓互聯網金融擁有良好的環境,才能讓平臺企業“優者更優,弱者進步”,否則這個行業永遠都會是一盤散沙,吵吵鬧鬧,徒增社會的煩惱。我們相信,對像業內安心貸這樣始終嚴格自律的優秀平臺來說,監管對它來講只有助益,監管的嚴格程度只會加強它在更加規范的軌道上健康成長。因而,監管之下,建議投資者選理財平臺,應擇強而取。比如始終堅持“做強不做大”運營理念的安心貸就不錯,只要你能參與其中,它就能將你的理財生活軌跡引向正的方向。
綜上所述,企業微信發紅包需要交稅這件事,至于對錯,我們不能一概而論。雖說這也并不是什么稀罕事,而且監管部門的相應細則還有待出臺,我們希望,規范是可以的,但仍需把握好度,都知道強扭的瓜不甜,互聯網金融的活潑開放本性也不能強加磨滅,給強的平臺企業一個約束和健康的成長軌道,給弱的平臺企業一個鼓勵和成長的機會。這樣,才更加有利于我國互聯網金融行業真正發展壯大,與世界并軌。
1.砍柴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砍柴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砍柴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砍柴網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砍柴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