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控不再是平臺自控,互聯網金融迎來行業升級金融
互聯網監管政策終于落地,十部委聯合發布《關于促進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互聯網金融行業的“求監管”總算也得到暫時性的滿足。整體來看,《指導意見》對行業還是非常具有正面意義的,鼓勵創新、信用建設、資金存管可算是不得不提的3個關鍵詞。
鼓勵創新行業升級
監管意見出臺之前,互聯網金融企業很多事情屬于要邊做邊看,走一步試試相關部門的反應。互聯網金融本質還是金融,互聯網推動資源配置,也存在一些問題和風險。監管之前,互聯網金融行業處于野蠻生長期,多走一步快一步,也可能多做多錯,畢竟沒有監管政策。
《指導意見》的出臺,首先肯定了互聯網金融的行業發展,將模糊邊界清晰化,并且首次提出鼓勵創新意見。要知道,金融行業本質是嚴謹穩進,鼓勵創新或意味容忍犯錯,畢竟創新有可能是會付出錯誤的代價。有了十部委聯合頒發的免死金牌,互聯網金融平臺至少能明確在正確的方向大力投入創新,加速推進行業發展。
鼓勵創新可以分為兩部分來講
首先,技術創新。互聯網金融平臺作為資金流通平臺,資金安全可能永遠都會被排在第一位,互聯網金融平臺定然要從技術上規避風險,優化安全協議技術,杜絕用戶信息泄露。另一方面,則是要從技術角度優化借款體驗,降低借款審核時間。陸金所、宜人貸、玖富金融以及積木盒子等平臺,都在著重強調安全保障問題及優化借款流程。
其次,服務創新。早期互聯網金融平臺服務更多集中在網絡借貸,平臺同質化嚴重。互聯網金融平臺可以更多的嘗試不同消費場景的創新服務,在綜合服務前提下,更多嘗試垂直化消費金融服務。
信用基礎建設擴充市場容量
本質來講,互聯網金融通過信息媒介剝離繁雜流程,提升資源配置及信息流通效率,大幅提升金融服務用戶體驗。互聯網金融行業能走多快,走多遠,一定程度得看國內公民信用體系建設情況,信用體系建設不完整,借款審批都是大問題。
推動信用基礎設施建設,培育互聯網金融配套服務體系。支持大數據存儲、網絡與信息安全維護等技術領域基礎設施建設。鼓勵從業機構依法建立信用信息共享平臺。推動符合條件的相關從業機構接入金融信用信息基礎數據庫。允許有條件的從業機構依法申請征信業務許可。支持具備資質的信用中介組織開展互聯網企業信用評級,增強市場信息透明度。
如此一來,無論個人借款還是企業貸款,信息更為通達,平臺審核流程簡化,風控能力增強。同時,推動基礎信用體系建設,有助于進一步發酵市場金融服務需求,增大交易量,最終還是互聯網金融平臺與用戶雙受益。
筆者認為,國家機構推動信用體系建設外,互聯網金融平臺也應肩負起用戶市場征信教育。對此,宜人貸公司則是與不斷通過各種方式開展投資者教育,增強大家對P2P的認識,有利于提升公眾信用意識的提高,從而促進我國征信體系的建設和完善。
風控不再是平臺自控
P2P網貸平臺瘋狂發展之余,不少用戶仍然對其保持戒備心態,始終不能完全信任。不少用戶認為,相比銀行,P2P網貸平臺沒有國家背景,本質上不安全,給人就是私人錢莊。對此,各家P2P網貸平臺不遺余力解釋自家平臺怎樣怎樣安全,風控達到怎樣級別,然后怎么樣的技術模式保證資金安全。
其實,筆者看來,此前各家平臺的所謂風控系統都是屬于自建風控系統,也可稱之為自控系統,無論怎樣的具體形式,始終都是在公司內部運作,而當公司出現問題,誰能保證風控系統能正常運轉呢?
現在,《指導意見》直接規范P2P網貸平臺屬于金融信息中介平臺,P2P網貸平臺開設互聯網金融服務,應當選擇符合條件的銀行業金融機構作為資金存管機構,對客戶資金進行管理和監督,實現客戶資金與從業機構自身資金分賬管理。至此,符合條件的P2P網貸平臺至少是安全有保障的,即使平臺運轉出現問題,用戶的資金還是不會被卷走。
根據公開消息得知,《指導意見》出臺之前,只有少數幾家互聯網金融平臺與銀行金融機構簽訂用戶資金托管協議。例如,宜人貸、積木盒子等。
整體而言,意見出臺,P2P網貸平臺再也不是無人監管,行業規范將進一步落實。
文/喻拓 微博:@喻拓Yt TMT觀察員,新媒體營銷實踐家。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分享給您的朋友,或者關注喻拓的公眾號yutuoorg
1.砍柴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砍柴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砍柴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砍柴網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砍柴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