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想扭虧為盈:PC和手機業務均同比下跌, 前景堪憂自媒體
聯想剛發布了2015/16財年第三財季(截止2015年12月)的業績,營收同比下跌8%至129.13以美元,凈利潤同比上升19%至3億美元,成功扭虧為盈,但是PC和手機業務均同比下跌,其前景讓人擔憂。
聯想各項業務發展情況
在這個季度,據IDC數據全球PC銷量同比下降10.6%,是有歷史記錄以來下降最快的季度,在PC前三強中聯想、惠普、戴爾的出貨量同比分別下滑4.5%、10.1%、5.7%,聯想的下滑幅度最小并因此獲得市場份額的增長。值得注意的是聯想PC業務營收的下滑幅度比出貨量下滑幅度更大,該季度PC業務營收80.33億美元,占總體營收的62%,同比下降12%。
2015年全年全球手機出貨量增長幅度下降,不過依然錄得近10%的增長。聯想手機在2015年四季度的銷量為2020萬部,同比大跌18%,市場份額降低到5.1%同比降低了1.5個百分點;平板電腦出貨量320萬,同比跌14%。聯想的移動業務表現較PC業務要好,營收同比下跌4%至32.45億美元,占總營收的比例為25%。
聯想的企業業務是一大亮點,營收同比增長增長8%至13.14億美元,占總營收的比例為10%,也是連續第二個季度實現增長。生態系統、云服務及其他產品收入為3.21億美元,占總營收的比例約為3%。
PC業務受侵蝕
聯想的PC業務占總營收的比例依然超過六成,但是蘋果的PC持續增長正威脅著聯想等PC前三大品牌,在全球PC出貨量持續下滑的情況下,蘋果的PC出貨量持續增長,去年三季度蘋果一舉干掉華碩和宏碁成為全球PC市場份額第四的品牌,去年四季度在PC前三強同比下滑的情況下蘋果的出貨量繼續增長,同比增幅為2.8%,更讓聯想難過的是,曾將PC業務出售給聯想的IBM去年8月宣布將采購20萬臺蘋果PC以取代該企業員工使用的聯想PC。
在國內市場,兩大手機品牌華為和小米在成為手機前三強后,今年將進軍PC市場推出筆記本產品,目前正進行緊鑼密鼓的宣傳工作。小米筆記本以類似于蘋果的MacBook Air的時尚輕薄為特色,售價可能只有2999元,以性價比吸引用戶;華為在過去的手機業務發展可以證明,在華為公司強大資金的支持下無論它進入哪個行業都能對該行業產生重要影響,這兩個進軍PC市場無疑對于國內PC市場份額第一的聯想造成威脅。
因此聯想集團董事長兼CEO楊元慶在新年致辭中表示希望手機業務幫助聯想扭虧,但是目前來看聯想手機業務難擔當重任。
手機業務難擔拯救聯想的重任
本季度聯想成功扭虧的主因是裁員削減運營成本所得。2015年上半年聯想手機業務巨虧18.6億元人民幣,為了扭虧,聯想宣布裁員3200人占總員工數量的5%以降低運營成本。在本季財報中,聯想也指出其經營費用同比減少15%至15.06億美元,即是說同比減少了2.66億美元,這占到當季利潤3億美元的88.7%!
2014年10月底聯想成功并購MOTO手機業務后奪得了全球第三和國產第一的名號,但是僅僅一個季度后即被華為搶走。據IDC的數據2015年全球手機出貨量排名前五分別是三星、蘋果、華為、聯想、小米,聯想與小米的出貨量分別是7400萬、7040萬,兩者只相差360萬或4.9%。去年四季度,國產前三強的華為、小米均錄得正增長,增長率達到27.5%、6.0%,比聯想的負增長18%的表現好太多。
聯想并購MOTO手機業務,本來寄望其能幫助聯想拓展海外業務,然而在美國市場據comScore的數據顯示2015年Q3在美國市場MOTO的市場份額只有4.8%,環比下跌0.1個百分點,比2014年Q2的5.7%、Q3的5.2%均有所降低。在印度市場,聯想去年Q3的市場份額猛增到9.5%,不過這或許應該歸功于聯想在印度市場連續推出數款低于500元人民幣的聯想品牌手機。
在國內市場,聯想的市場份額連續下滑,已經跌出了國產前四,國內市場形成了華為、小米、OPPO、vivo的新四大國產品牌。聯想并購MOTO手機業務的時候,希望將MOTO品牌作為高端品牌代表聯想進攻國內市場,然而MOTO手機業務被并購正是因為在高端市場與蘋果競爭失敗而靠中低端手機“救命”,目前看MOTO品牌無論是在國內還是國內市場都未能承擔進軍高端的重任。
總結來說,這個財季聯想雖然成功實現扭虧,但是其主要業務收入來源的PC業務正在下滑,并正受到國內外競爭對手的強力競爭,手機業務又看不到前途,前途路在何方?
1.砍柴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砍柴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砍柴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砍柴網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砍柴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