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李克強答記者問的政策信息和投資含義金融
管清友,社科院博士、清華大學博士后。現任盤古智庫學術會秘書長,盤古智庫學術委員會委員,民生證券研究院副院長、宏觀研究中心總經理、首席宏觀研究員。
【李總理答記者問觀察之一】重申“債務風險可控”基調,下一步,“開正門”,將地方債納入預算管理,“堵歪門”,加強對影子銀行監管。對金融產品違約,堅守底線思維不會變,即避免“區域性和系統性金融風險”。及時“偵測”和“處置”或意味著打破剛兌短期內仍難看到。
【李總理答記者問觀察之二】公布權力清單推進簡政放權。法制反腐,制度來管權、管錢。繼續推進簡政放權,加快推進“權力清單”公布,界定權力的邊界,防止濫用權力。
【李總理答記者問觀察之三】堅持平衡政策,保持政策定力。最大挑戰在“經濟下行”與“財政貨幣政策空間有限”造成的多難選擇。對策仍是創新宏觀調控思路,保持合理區間,既不放任經濟下行,又不盲目放水刺激。不要再寄希望于刺激政策了。
【李總理答記者問觀察之四】把簡政放權作為改革的先手棋。簡政放權,激發市場活力,也是本屆政府的特點。放松管制,可以釋放很多產業的活力,主要體現在服務業。政府放權后,更多精力用在完善和創新宏觀調控。
【李總理答記者問觀察之五】淡化經濟增長率,容忍經濟目標彈性,強化就業在政策決策中的重要性。“GDP增長的預期目標是7.5%左右,左右就是有彈性,高一點低一點是有容忍度的”。政策對經濟下行的容忍度提高,不會僅看到經濟增長下行就刺激,而需要綜合觀察就業和居民收入等相關指標。
【李總理答記者問觀察之六】“牽牛鼻子”的改革是重點:①行政體制改革,繼續簡政放權,市場法無禁止即可為,政府法無授權不可為;②財政和金融改革作為重頭戲,繼續對小微企業減免稅費;③國企改革,混合所有制不會停頓,可以關注資產重組、產業升級方面的改革,國企與國企之間的資產整合重組比較可能實現,尤其是醫療、養老、金融等服務業,觸動利益也要“義無反顧”。
【李總理答記者問觀察之七】房地產調控新思路,較以往略有松動,更加靈活:一是“分類施策”、“分城施策”,不同地區、不同城市、不同人群之間不再一刀切;二是注重長效機制建設,政府和市場兩條腿走路,政府的重點是“保基本”,今年將加快保障房建設和棚戶區改造。
【李總理答記者問觀察之八】治理霧霾等污染的核心是轉變過去粗放的經濟發展方式。預計鋼鐵、煤炭、水泥等領域產能去化會加快,燃煤替代會對相關行業產生不同影響。關注京津冀協同發展,靜待首都經濟圈規劃出臺。電廠燃煤清潔化、直燃煤改氣相關公司值得關注。
【李總理答記者問觀察之九】出口升級必須以產業升級為基礎,高鐵等高端裝備出口值得關注。一是作為消化產能轉移的突破口,二是推動國內產業和經濟升級。
【李總理答記者問觀察之十】打造民生保障安全網的三件事:保基本、兜底線、促公平。我們認為,教育和社保思路和舉措比較清晰,醫療改革是重點突破領域,公立醫院民營化會有機會。
【李總理答記者問觀察(總結)】總理第二次答記者問,內容簡潔,經濟議題為主。核心思路:淡化經濟增長,容忍經濟目標彈性,不搞刺激政策,改變房地產一刀切,嚴防信用風險,兜住民生保障底線,改革有序推進。
1.砍柴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砍柴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砍柴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砍柴網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砍柴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