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上市后,苦了哪些淘寶店主觀點
阿里巴巴上市,國內互聯網最后一家仍處于神秘地帶的巨頭企業,今后將定期向外界公開自己的各項指標。資本市場與其要求的公開、透明、誠信,對于阿里巴巴這個起步于草根、活躍著幾億消費者、各式買賣形態兼具的交易平臺而言,既意味著更廣泛的融資空間,也同樣意味著困難和挑戰。
假貨或成做空機構目標
淘寶,阿里巴巴的起步所在,也是阿里巴巴主要的組成部分。假貨,則像是一把懸在淘寶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
互聯網觀察者卞海峰日前撰文稱,假貨問題不解決則阿里即便上市了也會飽受詬病。門檻低、低價、暴利等,都是吸引假貨交易達成的因素。記者在淘寶網頁上看到,關于“買到的是假貨”的評論仍比比皆是。
今年4月,美國媒體報道稱,淘寶網的售假問題亟待解決,跟蹤假冒產品公司NetNames估計,淘寶商品中,有20%至80%為假貨。
2013年10月,瑞士奢侈品集團歷峰曾打贏一場具有標志性意義的打假官司,敗訴的電商企業永久被禁止銷售歷峰集團的產品。2011年,廣州市芳奈服飾有限公司起訴淘寶網4000家網店。分析認為,如果阿里巴巴選擇赴美上市,售假訴訟對淘寶來說無疑是沉重打擊。
卞海峰在文中說道,“不要忘了美國還有專門獵殺中概股的渾水與香櫞等做空機構,如果阿里巴巴上市成功的話,相信阿里的假貨問題將會是這些機構或者是訴訟律師的下一個目標。”
馬云曾在第七屆網商大會上說,淘寶不是假貨的制造者,而是假貨的最大受害者。淘寶為打假也付出了心血,早在2009年,淘寶打假338萬件,2010年簽署《網絡打假杭州宣言》等等。
電子商務觀察者、萬擎咨詢CEO魯振旺對新京報記者表示,對于淘寶來說,監測假貨或疑似假貨難度并不大,應該出臺打假辦法,上市之后,也必須加大打假力度。
繳稅壓力或打擊中小賣家
中小賣家是淘寶成長的主要動力之一。IPO之后,透明的監管,公開的業績等,需要企業健康的經營。有觀點認為,魚龍混雜的中小賣家,可能是阿里在上市之后,需要重點治理的對象。
在多位大佬不斷呼吁監管之后,中小賣家還可能面臨繳稅壓力。據了解,目前,我國還沒有出臺針對淘寶店主這樣的在線賣家的征稅辦法。北京市潮陽律師事務所律師胡鋼表示,我國征稅體系高度依賴發票,無法跟上網店銷售行為的發展,且對于仍在起步階段的網絡交易采取寬容和扶持,因此實質上仍免稅。
有文章曾簡單計算,一個網店年營收100萬元,扣除各項成本剩10萬利潤,按照傳統線下企業的繳稅要求,在扣除增值稅、教育費附加、城建稅、企業所得稅等稅費之后,可能只能剩下幾千塊錢的真正收入。如果真是如此,中小賣家的積極性和活躍度,將受到巨大打擊。
支付寶事件留下誠信陰影
根據阿里招股書,支付寶并不在此次上市的范疇內。
2011年,馬云曾在軟銀、雅虎等股東不知情的情況下,將支付寶悄然轉給自己及高管控股80%的公司,由此引發了馬云與軟銀、雅虎的摩擦,被稱為“支付寶事件”。
最后達成的協議是,支付寶的控股公司承諾在上市時予以阿里巴巴集團一次性的現金回報。回報額為支付寶在上市時總市值的37.5%,回報額將不低于20億美元且不超過60億美元。
據了解,這一事件自發生起,就在華爾街留下了陰影,直到阿里確定赴美上市時,華爾街對阿里和馬云本人“誠信”的質疑仍未消除。
競天公誠律師事務所合伙人郎元鵬曾對媒體表示,美國證券市場的投資者主要是以機構投資人為主,他們很看重公司及其高管的誠信度,特別是在薩班斯法案實施以來,如果公司或公司高管發生侵犯公司或公司股東利益等誠信事件,他們會很難接受,通常會通過訴訟方式來解決,嚴重的會成為刑事案件。
阿里巴巴招股書顯示,阿里巴巴集團就在提交IPO文件的幾天前,于5月3日與雅虎、軟銀等悄然修改了與支付寶關系的框架協議。據華爾街分析人士估算,如果參照對Facebook估值方式,支付寶可能價值440億-750億美元之間,遠遠高于60億美元上限。
1.砍柴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砍柴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砍柴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砍柴網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砍柴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