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人人網曾向用戶彈出消息稱,將下線站內信功能,過往信息也會被清空。就在用戶一片緬懷聲中,人人CEO陳一舟在1月30日下午發言稱將緊急調整站內信升級方案,站內信內容會永久保留。昨天,人人公司再度發出聲明,稱將對近期利用微信公眾平臺發布和傳播人人網謠言者進行起訴。各方如何看待人人網此番周折?人人網究竟狀態如何?且看刺猬君為你梳理解答。
1官方鼓勁,民間緬懷
成立于2005年的人人網,一度被看作中國社交網絡的領軍者,但近兩年不斷有聲音指出人人網“暮氣沉沉”。在網站下線站內信功能之際,一篇名為《人人網,謝幕開始》的文章在微信朋友圈廣泛傳播,作者認為人人網正從行動上開始退出舞臺,此發言論引起無數用戶共鳴。
在微博話題#人人網謝幕#中,不少網友表達了對過去玩人人的日子的懷念,同時發出了“再見人人”、“再見青春”的感嘆,雖然只是一個功能的取消,但民間的輿論指向卻是“未亡先奠”。
對于公眾的反應,人人內部顯然始料未及,人人CEO陳一舟在30日發表聲明表示,引起用戶這么大反響,是由于對產品的考慮不周,他宣布將暫停站內信功能升級,并永久保留站內信內容。同時,他還提到,團隊面對困境會更加勇敢,并承諾不會停止奮斗。
但這則致用戶信的影響力顯然沒有達到預期效果,截至本文發稿時,該置頂聲明在人人網官方微博的轉發數僅為500余次,遠遠低于“謝幕”傳聞。為了消解負面輿論,2日下午,人人公司再度發表微博聲明,劍鋒直指“芭莎娛樂”、“北美留學生日報”等微信公號,稱其擅自發布“人人網即將關閉“的相關謠言,給公司帶來巨大損失,并一再強調人人網存在大量活躍用戶,依然是年輕群體青睞的社交平臺。
面對人人公司的系列公關舉措,一些網友直嘆虛驚一場。但有些網友并不買賬,調侃人人的聲明標題存在語病問題,被“嚇結巴了”,也有網友評論道:“人人在微博聲討微信,真是醉了”。
2流量不振,股價下跌
而人人網究竟狀態如何?刺猬君整理出了如下一組數據指標:
1、網站流量
在上升時期的2010年,人人網流量曾一度位于全球百強,更是中國社交網站的榜首。但近期數據顯示,人人網在國內的流量排名持續徘徊在100名左右,曾經的競爭對手新浪微博則居于第10名上下,可見人人網的品牌價值和用戶需求正在縮水。
2、股票價格
成立于2005年的人人網,最初是參照美國的Facebook建成,2011年卻搶先在資本市場上登陸,成為全球第一家上市的社交網站。曾有業內人士表示,人人借Facebook的概念上市,市值有被吹大的成分,從近一年來股市走勢也能看出,人人股票價格正在經歷持續跌損。
3、用戶關注度
在用戶關注度和搜索量上,人人網也表現平淡。通過百度指數觀察近幾年來人人網整體熱點趨勢,發現在2011年前后達到巔峰后,便持續下降,如今的網站影響力已大不如從前。
3式微原因盤點
至于造成人人網“暮氣沉沉”的原因,業內人士和網站用戶早已眾說紛紜,各方觀點主要集中在以下幾方面:
1、封閉的校園社交
盡管從“校內”更名為“人人”,但人人上的互動仍舊是以學校為單位向外輻射的,用戶發展的是基于同學關系的社交,兩名用戶之所以能成為好友是因為來自同一個班級、學校,這種關系相對來說比較脆弱,大多數人畢業之后就離開了學校圈子,因此原有的校園內容便不再有吸引力。
與此相比,微博是帶有媒體屬性的群體聚合,微信則可用于拓展熟人圈子,還有知乎、豆瓣等基于垂直興趣領域的社群,它們一定程度上都替代了人人網的社交功能。
2、濫俗的網站內容
曾有網友總結過校內八大俗:
“生活常識化妝技,十二星座小秘密。不看后悔成功錄,論文大全雅思題。戀愛金句傳送門,男默女淚蛋疼文。讀到哪句心疼了?不頂不是中國人。”
也有網友吐槽人人上長期謠言橫行、軟文泛濫、廣告霸屏。
這都從側面反應出人人網站缺乏優質的原創內容。為了抑制用戶活躍度的下降,人人曾邀請各種公眾主頁和段子手進駐,但很多內容都是從其他社交平臺轉發抄襲而來。人人網用戶群的封閉性恰恰不需要這些低質的噪聲信息,時間線上大量的無關內容必然會導致用戶流失。
3、糟糕的用戶體驗
產品體驗也一直是人人用戶的吐槽主題,有網友表示,人人的內容模塊分類太亂,邏輯分類怪異,讓界面顯得主次不明顯,很難找到想用的功能。
也有前員工透露,人人內部做產品,要么太保守,要么太激進。保守在于萬事效仿Facebook,國外樣本不做的東西內部就很少做。激進在于每次改版都是顛覆性的,有一些企圖改版互聯網用戶思維的想法,未經妥善調試就匆忙上線,完全不考慮用戶體驗。
4、公司領導的失策
也有觀點將人人的衰落歸咎于CEO陳一舟。人人網最早由來自清華大學和天津大學的在校大學生創建,后被千橡互動集團收購,善于資本運作的陳一舟半路接手網站,但他的經營策略在業界評價并不高。
有報道稱,陳一舟向來被視為圈內的投機者,之所以涉足SNS行業是認為該領域較有前景,他也曾先后曾扎入團購、網頁游戲和在線招聘應用等熱門領域,卻并不具備相應的互聯網思維。面對人人網社交定位不清、新業務發展淺嘗輒止、自主創新力薄弱和產品不夠專注等問題,陳一舟很難給出妥善的解決方案。
陳一舟在致用戶的公開信中如是寫道:“人人網是中國年輕人釋放青春活力,展示個人魅力的舞臺。再過30年,當我們的用戶老了,我們希望,您還能在人人網上找到自己青春的記憶。”
的確,永遠有人正青春,卻不知道有多少人的青春里有“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