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崛起,新浪被擠出“中國互聯網百強”前十觀點
【導讀】門戶時代結束之后,各網站都開始找尋新的增長點。盡管微博業務一度為新浪帶來了生機,但依然難擔重振新浪之重任。隨著電商企業的不斷崛起,新浪正在一步步地被甩在了后面。
中國互聯網協會、工信部信息中心發布榜單,阿里、騰訊、百度列前三,新浪從去年第八滑至第十四。
7月12日,中國互聯網協會、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中心發布“2016年中國互聯網企業100強榜單”。其中老牌互聯網企業新浪不在前十之列。報告撰寫負責人對新京報記者表示,新浪未進前十主要是從包括公司業績、客戶數、流量等幾個方面綜合因素考慮。
有成立不到3年的企業入榜
根據榜單,阿里巴巴、騰訊、百度、京東、奇虎360、搜狐、網易、攜程、唯品會、蘇寧云商位列前十位。而新浪(包括新浪網、新浪微博)在2015年此份榜單中排序為第八,今年跌至十四位。同樣跌出前十的還有去年排在第十位置的搜房網。與此同時,唯品會、蘇寧云商進入前十。
對于新浪跌出榜單前十位,一位新浪人士對新京報記者表示,并不清楚這份榜單具體怎樣排名,要先查一下數據。
報告撰寫負責人對新京報記者表示,本次報告反映出中國互聯網行業的新特點,百強公司業態更加多元豐富,覆蓋綜合門戶、垂直門戶、電子商務、互聯網金融、網絡視頻、網絡游戲、網絡營銷、大數據服務、IDC(互聯網數據中心)、CDN(內容分發網絡)、互聯網接入等主要互聯網業務領域。
今年榜單的特點還有,一些躥升較快、成立3年以內的公司首次入榜,如:合并后的“新美大”和滴滴出行,分別排在11位和50位。
電商迅猛,34家企業入榜
值得注意的是,電子商務行業發展迅猛。在百強企業中,電子商務企業從去年的20家發展到今年的34家。在2016年榜單中,電子商務被進一步拆分為綜合電商、垂直電商、B2B電商等細分行業,其中僅綜合電商類別的收入總額即超越電子商務整體在2014年榜單上的收入。
榜單顯示,2016年互聯網企業百強的規模實力進一步壯大,保持了較快增長,百強企業2015年的互聯網業務收入總額達到7561億元,同比增長42.7%。超過五成企業互聯網業務收入超過10億元,12家企業超過100億元。
據了解,本次評價依據互聯網企業2015年度數據,采用綜合分析方法,設置代表企業業務規模、社會影響、盈利能力、成長速度、技術創新及社會責任等方面的8個指標,加權平均計算生成綜合得分作為企業的最終得分。
■ 聲音
“新浪缺具壟斷地位的應用”
人民大學商學院副教授牛海鵬表示,新浪也在探索新的應用、服務,除了門戶網站新浪網外,新浪移動門戶和移動應用、微博等四大塊業務,衍生出一系列增值服務、網絡游戲等。
不過,牛海鵬認為,新浪的最大問題可能就在于一直沒有找到安身立命的核心業務,缺乏具有壟斷地位的應用。
從營收上看,新浪鋪開的新業務不少,但是占據新浪營收最大比例的依然是網絡廣告營收。財報顯示,新浪一季度網絡廣告營收為1.63億美元,非廣告營收3570萬美元,網絡廣告營收占凈營收82%。
門戶時代結束之后,新浪、網易、搜狐、騰訊都在找尋新的增長點。與新浪同樣躋身四大門戶之列的網易已經悄然將主營業務變為在線游戲、廣告服務、郵箱、電商及其他業務等,網易2016年第一季度凈收入12.28億美元,最賺錢的是在線游戲業務,占網易凈收入的76%。
■ 分析
微博難擔重振新浪重任?
新浪旗下的微博業務在今年交出了不菲的成績,被視為新浪復興的希望。一季度末,微博盈利1.05億元,同比增長超5倍,并連續6個季度盈利。其背景是,在網紅經濟大熱的環境下,微博成了很多網紅主要社交平臺,網紅也給微博帶來了客觀的用戶和流量,彼時新浪給出的數據顯示,“新晉”網紅papi醬在微博發布的69條視頻,總播放量達2.46億次,接近其他平臺播放量的總和。
微博連續6個季度盈利一度被認為給新浪帶來生機。新浪在財報中稱,2016年第一季度網絡廣告營收為1.630億美元,同期增長1.5億美元得益于微博廣告和營銷營收的增長。
不過業內人士認為,網紅經濟也是雙刃劍。隨著網紅、秀場直播面臨越來越嚴格的監管要求,文化部近期也在對網絡表演平臺進行整改。業內普遍認為,網紅、直播等行業面臨的內容低俗化、涉黃等問題未來也將成為行業發展的一大不確定因素。從這個角度來看,微博前途仍不好說,微博的定位仍將面臨調整。
劉素宏 來源:新京報
1.砍柴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砍柴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砍柴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砍柴網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砍柴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