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生鮮失敗的某大師只是互聯網中的過客專欄
互聯網已經慢慢融入我們的生活,國內網民數也過了7億,這么龐大的用戶基數下造就了互聯網營銷的火熱。我們知道互聯網盈利無外乎賣廣告、做電商、賣服務,對于大多數朋友來說賣廣告和賣服務還是比較虛,守護袁昆說說電商那點事。
電商的發展還是比較靠譜,畢竟賣的是實在的產品。電商的品類非常多,目前來說除了淘寶、京東這樣的綜合電商平臺,也有唯品會這樣的細分平臺。由于互聯網越來越普及化,生活化的產品成為不少創業者希望破局的突破點,生鮮電商就是其中一類。
對于農產品電商,生鮮電商問題前面也有簡單的文章寫過這話題,我們要吃更安全、更美味的純天然(趨向于)食物,但我們不可能去當地吧?互聯網的發展讓當地新農人把產品送到了我們的餐桌,關鍵是送過來的真的安全嗎?
物流絕對是農產品電商、生鮮電商最大的問題,如果為了做更好的物流,那么成本必然有所提升,最終也需要走中高端路線。況且好產品是無法量產的,如果為了適合大眾需求在選品上不設門檻,那么也走不了中高端路線。再加上大多數并不懂營銷,只懂得瘋狂的砸錢做廣告,燒錢做補貼,過分的廣告而忽視產品,最終也慢慢沒落。
最近兩天有朋友找守護袁昆咨詢,問起做農產品電商、特別是生鮮類的電商有沒有可能玩好。其實對于農產品電商來說,大多產量并不會太大。如果自產自銷、自己維護客戶關系還是不錯的。想玩大還是難,畢竟玩大了在產品上、營銷上已經不是自己可控。
生鮮電商更是一大敗筆,相對于農產品電商來說,生鮮電商對物流要求更苛刻,產品要求更嚴格。至少目前來說還沒有看到成功的案例,好比在微博上挺活躍的某電商大師就是很好的例子。當然也有人說某某生鮮電商平臺融資多少,大家看看就好。淘寶、京東這樣的平臺有強大的支撐,也許可以玩好。
守護袁昆認為生鮮電商基本上沒戲,除了幾大電商巨頭,其余的還是不要倒騰了。互聯網發展迅速,機會很多,這是一個大眾創業的時代,但絕不是全民創業、更不是什么行業都可以創業的時代。
互聯網上的盈利方式說起來很多,其實就三種:賣廣告、做電商和賣服務。
對于賣廣告這點相信大家都很清楚,需要大量的流量支撐、特別是需要精準流量,這也是絕大多數朋友努力的點,因為賣廣告看似沒有門檻,當然進入門檻低自然競爭就大,自身沒有實力還是困難重重。
賣服務的入門門檻就相對高一些,賣服務的大多在行業內有影響力。我們知道想在一個行業有影響力,起碼也要三五年的積累,否則也賣不出一個好價錢,特別是互聯網行業變化大,真正能堅持三五年的就更少了。
做電商是理想的選擇?前面也說到這問題,如果是自產自銷、自己維護客戶關系,過一過小日子還是不錯的。目前做電商的創業者絕大多數是沒有自己的產品,如果是幫別人賣產品、也只是賺一個差價而已,想做大最后走的路可能也是貼牌。
電商是互聯網上最快的變現方式,關鍵是產品到底怎么樣,營銷這塊自己能否控制好?做一個小賣家挺好,想做大真的可以嗎?至于某電商大師,選品類都有問題,還沒開始就已經錯了。
我在互聯網上也買過好幾次生鮮類,只能說慘不忍睹。
文/守護袁昆,太美加合伙人,企業網絡營銷、SEO優化實戰顧問,培訓師,自媒體。QQ微信:1029079293,歡迎搜索“守護袁昆”勾搭。
1.砍柴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砍柴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砍柴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砍柴網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砍柴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