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貸日報:上海互金協會更新會員信披 中國平安互金首度盈利專欄
今日,上海互聯網金融行業協會更新了《上海市網絡借貸平臺信息披露情況公示》,從公示結果來看,共有74家平臺參與了信息披露,其中5家未上報,相比7月份12家未上報平臺,新增了7家。
協會工作人員稱,各平臺對報送工作加深了理解,報送更快更及時,數量及質量也有所提升,33家平臺在落實《信披指引》方面有所進步。據了解,部分平臺在披露事項的總量上顯著增加;部分平臺擴大了披露范圍,將原本僅對協會披露的事項向社會公眾或平臺用戶進行了披露。
天眼小編發現,雖然大部分平臺都已上報,但是幾乎都是上報不完全,不過很多平臺在此次上報中積極地向社會公眾披露了部分事項,努力將自己做的更加公開透明,而且這只是個開始,以后的路還長,好的開始奠定光明的未來嘛。
中國平安昨日晚間發布的2016半年報顯示,今年上半年,中國平安實現歸屬于母公司股東凈利潤407.76億元,同比增長17.7%。整體來看,傳統的保險、銀行、投資業務均維持穩定增長,互聯網金融業務多點開花,上半年貢獻71.42億元利潤,而去年同期是虧損6.09億。
龍頭公司都開始盈利,這就意味著互金行業開始呈現出上升趨勢,即使退出潮涌動,行業監管越發嚴格,但互金發展還是向上發展的,而且天眼小編看到評論說,陸金所從虧損到盈利的轉變,無疑給P2P行業帶來一定的信心,看來也是給了投資人不少的信心啊。
近日,銀監會向各銀行下發了《網絡借貸資金存管業務指引(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征求意見稿》),《征求意見稿》共26條,對銀行開展網絡借貸資金存管業務進行了規定。恒豐銀行研究院常務院長董希淼認為,《征求意見稿》打消了銀行發展資金存管業務的顧慮,明確了銀行和網貸平臺在資金存管業務上各自的責任義務,網貸行業發展進入“洗牌”階段,有利于整個網貸生態圈的健康發展。
天眼小編發現之前“洗牌”和“市場出新”過后,那些主營業務突出、商業模式清晰、組織架構規范的網貸平臺的發展前景十分樂觀,而那些不合規平臺的逐漸退出,也相當于降低了投資人的風險,一舉兩得啊。
作為當前互聯網金融市場最重要的分支之一,網絡借貸已入“短、平、快、準”的移動互聯網時代。不論是傳統銀行、消費金融公司還是BAT巨頭、P2P等互聯網金融平臺,都在覬覦這一塊大蛋糕。在經歷了數年的快速成長后,網絡信貸開始兩極分化,并逐漸形成幾超多強的局面,那么在網貸整體進入下半場的時候,誰才是決定生死的力量?誰又能打好風控這張牌?
其實天眼小編也挺搞不懂為什么要三家一定要爭個上游,但是文章評論還是說的挺對的,未來的互聯網金融逐漸從理財端向借款端轉變,就目前來看,雖然微粒貸、螞蟻借唄、京東金條有大數據的基礎優勢,但是關鍵還是在于風控,如何評估預防欺詐風險和信用風險,是所有金融領域的借貸平臺共同面對的難題。三家齊頭領跑難道不好嗎~
1.砍柴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砍柴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砍柴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砍柴網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砍柴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