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會無人駕駛了,百度無人車為什么還要去考駕照?專欄
昨天,一輛無人車在駕校練習科目二的視頻意外流出。這輛無人車在駕校里練習限寬門、行人測試、曲線行駛這三個項目,車里還坐著兩只小狗。坦率來說,視頻挺有意思的。
因為以往的無人車駕行駛畫面都是谷歌、特斯拉無人車在美國硅谷、密歇根的沙漠、高速公路里風馳電掣長驅直入,畫面極具科幻感。而這次是無人車在科目二考場里練習,車子速度不快,整個畫面顯得十分生活化,令人吃驚的同時還頗帶幾分滑稽。看到這個視頻的時候,有網友因為車輛上帶有百度logo,猜測稱這是百度無人車在“考駕照”的節奏。
不管是不是考駕照,這其實釋放出了一個信號,無人在正在現有的交通體系之下正在以漸進式的方式展開探索。這恰恰是無人車真正為生活落地的體現。
想要實現科幻劇情,無人車要如何為生活落地
科技終究是為了生活而服務的,它不是用于炫技的產品,真正投入實用,能夠飛至尋常百姓之家,這才是應有之義。無人車其實就是這樣一款產品,它雖然現在停留在實驗室之內,但是卻是一個真正可以落地的產品。落地的過程需要各個企業不斷去推動這個過程。
1、社會層面的突破
社會層面的突破更多指的是法律、法規、產業層面的全面推進。這幾乎是決定無人車普及速度的核心因素。
早在今年兩會期間,李彥宏就曾提案建議,盡快修訂和完善無人駕駛相關的法律法規,李彥宏在提案中談到,我國應從國家層面對無人駕駛予以重視,做好頂層設計和科學規劃,為無人駕駛汽車的研發、測試和商業化應用提供制度保障。
之所以首先要從立法層面上取得突破,正是因為,無人車是一個非常復雜的產業,這個產業的上下游有著無數企業,無人車未來能夠大規模產業化還是要靠上下游企業的協同前進。這背后需要有國家法律的明確支持,只有這樣政策風險才會消除,產業才會真正崛起。
事實上,李彥宏的提案起到了作用。在今年7月,有媒體援引工信部官員的表態稱,“智能網聯汽車發展技術路線圖”研究已基本完成,準備于8月對外發布。該消息釋放以后被業界解讀為國家“無人駕駛”標準頂層設計即將完成的信號。澎湃新聞還報道稱,除了技術路線圖以外,目前智能網聯汽車的標準體系框架也已經制定完成,并上報工信部。
技術路線圖和頂層設計標準的完成其實有很強的象征意義。這幾乎代表,在未來一段時間內,各項細則將步入快車道,國內無人車產業的法律法規將會得到全面完善。在這樣的大環境下,國內無人車上下游產業也將會全面崛起。
2、技術層面的推進
在取得社會層面的突破之后,技術層面的推進將顯得十分關鍵。事實上,無人早就在法律法規真正明確之前技術先行。目前來看,國內無人車領域技術突破最為迅猛的還是百度。作為技術立廠的一家企業,百度無人車在高精地圖和高精定位層面上早有積淀,再加上傳感器以及控制驅動器所構建的一套智能感知和智能決策系統,百度在無人車領域的積淀已然接近實用。
按照百度方面的規劃,百度無人車將會在未來三五年之內,成為現實。雖然說這個時間預測相對來說,比較樂觀。但這個說法其實是有依據的。因為無人車最依賴的5G正在路上,國內大規模商用時間基本也集中在2020年左右,5G的來臨時間幾乎就是無人車的市場開拓之時。樂觀估計來看,2020年左右,國內桐鄉市等部分寬帶移動互聯網智能汽車、智慧交通應用示范區,或許將會成為無人車最先馳騁的城市。
日前,百度還和福特公司共同投資了激光雷達公司Velodyne LiDAR,LiDAR使用的技術非常昂貴,在于目前市場上的需求還很小,車廠方面購買的數量較少,如果現在有一百萬臺的LiDAR訂單的話,在價格上會有更多優惠,甚至有希望降至500美金。
而在無人車真正投入市場之前的這今年時間里,在長期實戰的過程中,技術經過不斷的打磨會不斷成熟,產品最后也會在這種打磨的過程之中逐漸趨于完善。無人車目前來看可能價格相對昂貴,零部件成本較高,但隨著這幾年產業的不斷成熟,無人車的價格將會降低到相對合理的水準。大規模商用,也將在這種背景下最終得以實現。
無人車考駕照背后,科技終究是為生活服務
無人車的普及終究還是為了普通人的普通生活的。這是技術給人類發展帶來的最大魅力。誰能想到,一百年前,人們只能靠馬車和步行時,內燃機會隨之誕生,并且從工廠逐漸進入人們的生活,直至今日每一個人都能擁有一輛汽車。
無人車其實也是如此,它代表了技術的進步,也指向了人類的未來。無論是提高汽車利用率、減少土地浪費、提高交通效率以及解放駕駛員雙手等一系列的優勢,這些其實都是為了人們的日常生活更便捷、更美好、更簡單而出現的。這恰恰也和百度個承諾夢想遙相呼應——不論我們是誰,屬于什么社會階層,有著什么樣的夢想,都能享受到百度最簡單可依賴的服務。
第一次工業革命之后的火車其實不也是如此。十九世紀三四十年代的英國,經常可以見到這樣的景象:衣冠楚楚的紳士和淑女與衣衫襤褸的下層人民同擠一列火車。保守人士驚呼,鐵路會帶某種“平等化的危險”。民主人士則拍手稱贊:“我看到這列火車真高興,我想封建制度是永遠一去不返了。
無人車未來其實也是會起到這樣的作用。不管是哪一個階層,都能享受到最簡單可依賴的服務。這恰恰就是科技給生活帶來的真正魅力。
這種美好的未來太科幻了,以至于很多人希望能夠一蹴而就。無人車爆紅的這兩年時間里,業內多了很多當下階段不切實際的期待。尤其是在看過谷歌無人車在沙漠里長驅直入的場景時,人們總會幻想著自己也能在這種無人車上乘風破浪,甚至日后再無交警,再也不用考駕照了,滿路上跑的都是無人車。
這在某一天或許確實會實現,但這絕不是這兩三年的時間內就會實現。因為無人車不是空中樓閣,更不是不食煙火,而是和生活結合在一起的。尤其是在中國,路況比較復雜,在行駛過程中難免需要遵守交通犯規,并且要和交警打交道,這些生活問題都是無人駕駛遲早需要解決的。
無人車在科目二考場練習,甚至要在未來參加駕照考試。這個事件它可能在實際意義上更多展示的是無人車本身在技術上已經過關,完全能夠適應當前的交通規則。但它更具備象征意義。在“再也不用考駕照”這種觀點充斥無人車領域的情況下,它更像是和現實的一次和解。無人車即使在現在真的已經可以在馬路上自由行駛,但還是會在現有的交通體系內,完成自己對交通體系的重塑。
這其實也說明一個道理,科技是為生活服務的,它高于生活,更要來源于生活。無人車技術的邁進其實就是這樣一個過程。也就是說,無人車在真正以最科幻的姿態實現普及之前,它會有一段和現實漸進式博弈的日子。這段日子里,它需要在技術層面不斷改進,在立法層面上取得突破,在人車新規則的倫理上有一套新的體系。在種種當下的桎梏之中,無人車會緩緩起步,最終融入到社會之中,為未來的科幻場景奠定基礎。
作者:深幾度,微信號:852405518,微信公眾號“深幾度”,轉載請保留版權內容。
1.砍柴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砍柴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砍柴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砍柴網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砍柴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