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支付大戰蔓延 阿里騰訊“搶灘”東南亞金融
在過去5年里,亞洲國家電子支付的擴大平均拉動國內生產總值增長0.06個百分點。作為中國國內兩大相互的最大競爭對手,互聯網巨頭阿里巴巴和騰訊的觸角延伸到東南亞地區,憑借其強大的支付平臺,正在改變當地銀行業的既有格局。
維薩(VISA)委托穆迪分析進行的最新調查研究顯示,在過去5年里,亞洲國家電子支付的擴大平均拉動國內生產總值增長0.06個百分點。2011年至2015年,電子支付使用的擴大,包括信用卡、借記卡和預付卡,給菲律賓經濟帶來了46億比索(約1億美元)的增長,同時每年還創造了相當于3460個就業崗位,盡管如此,菲律賓仍落后于周邊國家。在其余東南亞國家中,電子支付的使用拉動了泰國0.19%的增長,越南0.14%的增長,新加坡0.1%的增長,這三個國家的電子支付近幾年都對GDP增長做出了較大貢獻。
星展銀行(DBS)首席執行官Piyush Gupta11月14日在接受采訪時則表示,中國互聯網巨頭阿里巴巴和騰訊憑借其強大的支付平臺,正在改變東南亞銀行業既有格局。他認為,阿里巴巴旗下的支付寶和騰訊旗下的微信這兩大支付平臺,已經給中國的銀行業生態帶來了巨大的沖擊。作為中國國內相互的最大競爭對手,它們的觸角正在延伸到亞洲其他地區。
密集布局東南亞市場
作為亞洲的新興經濟體之一,泰國的電子支付市場日益成熟,發展潛力巨大。據商務部此前援引泰國媒體的報道稱,泰國央行2016年第一季度全國電子支付數據報告顯示,泰國借助電子支付完成交易的總金額約為3.88萬億泰銖。其電子支付包括了轉賬、商品和服務消費支出以及通過同行或跨行向員工支付薪資等等。
上述泰國央行的報告顯示,網上銀行服務仍然是泰國人最熱衷選擇的支付方式之一,其次是手機轉賬服務。手機銀行服務越來越受消費者認可和喜愛,這與智能手機能提供更便捷的支付體驗有關系。而在以往,ATM銀行服務都排在手機銀行服務之前。
截止到2016年第一季度,泰國國內借助網上銀行支付和轉賬的交易金額共計2.56萬億泰銖,同比增加3614.20億泰銖。如此高的交易金額從側面反映出消費者對電子支付方式的接受程度在不斷提高。
至于手機銀行或者說是移動銀行服務方面,2016年第一季度累計交易金額為3585.6億銖,較前一季度增加了513.90億銖。ATM銀行服務使用方面則出現明顯下滑,交易金額同比減少224.70億銖。
11月1日,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云(微博)與泰國前首富、正大集團董事長謝國民共同出席了螞蟻金服全球化發布會。據了解,螞蟻金服與泰國正大集團旗下的支付企業Ascend Money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此前,阿里巴巴集團已經在東盟市場投入了10億美元,入股新加坡電商公司Lazada Group SA,該公司是印尼、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泰國與越南等東盟國家的重要電商平臺。而馬云9月份在中國-東盟博覽會上更表示,阿里巴巴將擴大在東盟地區的投資和發展,幫助當地中小企業和年輕人的發展。
阿里巴巴集團公關部媒體負責人趙智明提供給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的資料顯示,截至2016年初,支付寶在海外已接入線下門店超過5萬家,覆蓋境外機場、百貨商場、免稅店、餐飲、娛樂等場所。在東南亞地區覆蓋范圍廣,包括新加坡、越南、柬埔寨、菲律賓、印度尼西亞、泰國等地區。
騰訊方面也密集在東南亞地區布局。泰國開泰銀行今年10月表示,與騰訊旗下訊息應用程式微信合作,為中國游客提供支付服務。中國游客目前為泰國旅游業的主力之一,近幾年到泰國旅游的中國游客穩定增長,而根據騰訊日前財報公布的數據顯示,微信和WeChat的合并月活躍賬戶數達到8.46億,比去年同期增長30%。開泰銀行執行副總裁 Noppawan Jermhansa表示,在泰國已有超過20萬個據點,可以通過微信支付來付款。此外,今年3月,騰訊還參與了Garena1.7億美元的D輪融資,估值達到37.5億美元,而且除了本身的游戲業務外,也運營社交電商應用程序Shopee和支付服務應用AirPay。
前路任重而道遠
然而,并不是東南亞地區的全部國家都能如此順利地推廣“兩大巨頭”的電子支付平臺,越南或許就是一個特例。
越南某國際銀行前中國事業部總經理陸生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表示,越南目前屬于現金經濟,在進行網購或日常消費時尚無法使用支付寶或微信支付。
在他看來,“兩大巨頭”改變越南銀行業發展前景的可能性并不大,目前對越南銀行業的影響可以說是微不足道的。“越南政府不太可能對他們開放市場,而且越南有自己的第三方支付平臺,但是因為業務關系,目前經營狀態不太理想。兩大巨頭可以從收購越南本國第三方平臺的角度進行突破,但是市場的使用習慣還沒有培育起來,所以短期內實現是比較困難的,而且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
據了解,目前越南當地信用卡的使用也尚未普及,主要的使用人群為高收入群體和在世界500強企業工作的白領,所占的人口比例大約僅為2%-5%。此外,越南目前大多數網購的付款方式仍停留在貨到付款,由快遞員負責收取現金。
上述人士表示,目前離越南第三方支付平臺的普及還有一段比較大的距離,市場前景非常廣闊,但要實現中國現階段的狀態,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南亞東南亞及大洋洲研究所區域一體化研究室執行主任宋穎慧也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在東南亞地區的部分國家,如新加坡、泰國等是能使用第三方支付平臺的,但普及程度不如中國,主要應用于當地機場、大型商場和外國連鎖超市。
【來源:廣州報道 作者:梁勵】
1.砍柴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砍柴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砍柴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砍柴網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砍柴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