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方支付或迎大洗牌金融
今年“雙十一”,全網總銷售額1770.4億元,支付寶的支付峰值達12萬筆/秒,是去年的1.4倍。在驚艷全球的數據背后,第三方支付作出了巨大貢獻。與此同時,面對互聯網支付監管升級,第三方支付市場或將面臨大洗牌。
第三方支付迎并購潮10月13日,人民銀行會同13個部委印發《非銀行支付機構風險專項整治工作實施方案》,針對支付市場無證支付機構非法從事支付業務的行為進行說明,并明確了整治時間表。該方案將通過規范非銀行支付機構經營模式,切實防范支付行業風險,進一步優化支付市場環境。
事實上,從年初至今,央行對于第三方支付的行業整治力度一直在加大,一方面開展支付機構備付金風險和跨機構清算業務整治,嚴格支付機構市場準入和監管,加大違規處罰;另一方面則開展無證經營支付業務的整治。隨著監管升級,第三方支付行業迎來前所未有的并購高潮。
據了解,8月央行宣布不再批設支付機構后,由于禁止買賣支付牌照,新公司若要進軍支付領域,只能通過收購原持牌公司。唯品會、小米、恒大、美的等財大氣粗的明星企業,都已通過收購方式將支付牌照納入囊中。“《實施方案》配備了包括人行在內17個部委公布的涉及非銀機構支付、跨界資管、P2P網絡借貸、股權眾籌、互聯網保險和互聯網金融廣告在內6個細分領域的整治文件。該方案透露出一條重要信息:未來牌照會繼續,市場嚴管將使市場現存的267張支付牌照成為稀缺資源。”第三方支付服務企業得仕股份相關業務負責人認為,面對互聯網支付監管升級,支付行業進入規范和優化發展時期,第三方支付市場或將面臨大洗牌;這樣的監管升級有利于規范秩序,推動行業健康可持續發展,引領企業走向創新。
東興證券分析師喻言則認為,隨著對支付牌照的收緊以及獲得新支付牌照門檻的提高,第三方支付行業的集中度將進一步提升。支付寶等龍頭支付公司將繼續擴大市場份額,其他支付平臺對于剩余市場份額的競爭將十分激烈,業務相似的支付機構或將通過并購、業務整合等途徑提高競爭優勢。
深耕“互聯網+”領域
大浪淘沙之下,未來行業勢必迎來一場殘酷洗禮,其中互聯網支付業務最被看好。專家指出,“互聯網+”作為國家計劃,實施一年多來,對互聯網產業的發展打了一針強心劑;傳統行業紛紛擁抱互聯網,并在相對應的產業中“發酵”出一個個有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的新興產業;進入互聯網時代,整個行業呈現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繁榮氣象,資源供需的精準配置,提高生產利用率成為行業發展目標,而電子支付是互聯網加傳統支付行業在管理體系、技術應用上的一大改進。
近年來,各大互聯網巨頭積極在互聯網支付領域跑馬圈地。除了支付寶和微信支付外,百度今年也在移動支付市場上重金布局,希望通過百度錢包分得一杯羹。網易作為緊隨BAT之后的互聯網公司,在2009年就推出了在線支付平臺網易支付(原名網易寶)。
當然,傳統企業也不甘落后。作為上海首批獲得由人行頒發第三方支付牌照的機構,得仕股份近年加快打造互聯網生態支付圈的步伐,推進線上至線下融合及讓互聯網理財等多項業務更合規、資金安全性擁有更多保障、未來業務模式有更多創新。
不過,支付行業在歷經幾年高速增長后,市場已逐漸進入成熟期,增幅雖趨緩,但線下線上融合趨勢明顯,將帶動行業發展進入后生態支付時代,第三方支付機構必須不斷完善現有商業模式。得仕股份上述負責人表示,在多年深耕“互聯網+”的支付領域后,該公司打造出一個多領域多觸角的聚合營銷平臺,并通過平臺以自身能力為基礎,撬動涵蓋各方合作伙伴的生態網絡,未來核心業務是打造和推出場景應用的多元衍生產品。
此前,老牌支付企業也曾提出“全場景”支付生態圈。針對消費者,拉卡拉推出拉卡拉手環、藍牙手機刷卡器等產品及拉卡拉便民支付服務平臺,為用戶提供包括消費、公共交通出行、信用卡還款、手機充值等在內的全面支付解決方案,重點指向移動支付。
業內人士指出,對于第三方支付企業,生態化是路線,大數據是戰術,創新產品是手段。隨著各家第三方支付機構各自亮劍,未來的支付市場大戰一定很精彩,國內消費者的支付體驗會更美好。
【來源:上海金融報 作者:王菲】
1.砍柴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砍柴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砍柴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砍柴網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砍柴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