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要對抗整個亞洲?特朗普百日新政有玄機態度
文|王雨佳
當地時間21日,特朗普通過視頻闡述了他上任100天執政計劃,在“百日新政”中,特朗普著重勾勒了五大政策:
一、承諾上任第一天就要退出正在商議中的《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TPP) ,取而代之的是“更為公平的雙邊貿易協定”。在競選期間,特朗普曾多次表示,要退出TPP,而這卻是現任總統奧巴馬極為珍視的政治遺產。
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美國所所長達巍在接受吳曉波頻道采訪時也表示,過去全球化帶來的貿易自由,基本上對美國不利,導致美國大量就業崗位的喪失,所以現在從整體上來說美國呈現比較強的貿易保護主義。特朗普對多邊自由貿易尤其懷疑,比如說停止TPP、退出北美自貿區,對WTO也不信任,甚至曾經說“退出WTO就退出WTO”。
二、特朗普要取消奧巴馬擔任總統時期,在環境保護方面的種種安排。具體而言,特朗普主張取消對頁巖氣以及清潔煤炭在開采、使用方面的限制。據報道,就在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之際,聯合國氣候峰會在摩洛哥的馬拉喀什舉行。參與談判的國家正準備放棄美國,繼續推進《巴黎協定》的具體落實細則。
三、特朗普要求他的安全團隊研究政策,確保美國國內的基建安全,防止基建受到極端分子等勢力的襲擊。特朗普還非常支持對基建的投資,甚至提出了“萬億美元基建計劃”,以完善美國的橋梁、鐵路、機場、水電系統等。特朗普的經濟顧問、美國下任財長候選人之一姆努欽(Steven Mnuchin)16日表示,特朗普的團隊正在考慮設立一家“基礎設施銀行”,對美國的基建項目進行投資。
四、要求勞工部調查濫發簽證的問題。特朗普認為,這些濫發的簽證,搶走了本屬于美國工人的就業機會,因此要把這些就業機會“還給”美國工人。
五、清除說客。特朗普在大選時承諾將“清除華盛頓淤泥”(drain the swamp),此舉意味著美國政府將面臨大規模的人事調動和重組,尤其是那些依靠嘴皮子吃飯的說客將不再受到歡迎。
中企哥發現,特朗普的五大新政有著濃濃的共和黨基因。戰后的半個多世紀以來,美國民主黨和共和黨交替執政,民主黨崇尚大政府,加稅+引導投資。共和黨則相反,崇尚小政府,減稅+放松管制。
2001年,共和黨的小布什上臺,在他的兩個任期共計8年內,這位語病不斷的總統一直是美國各檔娛樂節目開涮的對象:年年入選全美“愚人榜”,還被稱為20世紀以來的美國總統中智商排名倒數第二的“笨總統”。
無論如何,小布什的政策當然是共和黨一貫的減稅、刺激消費、減少政府投資、放松金融監管。2001年,小布什一上任就推動35萬億美元的減稅案,是美國歷史上規模最大的減稅之一,他還推動了大規模的社會保障私有化計劃,讓國民自由選擇消費方式。
新的政策下,高科技成長股被拋棄了,傳統行業的能源、消費價值股再度受到青睞。強生、默克制藥、美國銀行、寶潔、埃克森美孚、雪佛龍等擠掉了高科技公司。
能源股更是一枝獨秀,來自小布什故鄉的德克薩斯州的能源公司們業績飄紅,埃克森美孚成為全美市值第一。美國國內基建、地產、交通行業的繁榮,能源公司想不強大都不行。特朗普也提出了“萬億美元基建計劃”,可謂一脈相承。
小布什時代,讓資本市場最深刻銘記的政策,當然是放松金融監管,次級債市場一片繁榮。在各種勢力的推動下,信用等級不高的窮人們紛紛貸款買房,美國房地產價格在小布什任內上漲了一倍有余,各種金融、能源、建筑機械公司都迎來了自己的春天。同時,華爾街的金融精英們,將各種次級債券包裝成5A級優質資產,賣給了全世界。
2017年,沒有任何從政經驗的商人特朗普,擊敗有著華麗從政履歷的政客希拉里,共和黨再次上臺。
特朗普的經濟政策還沒出臺,但是,減稅、刺激消費、放松金融監管這些共和黨一貫的政策必然會出現。
特朗普已經說過,他計劃把現行的個人所得稅累進檔從7個簡化為3個,分別是12%、25%和33%,將企業所得稅由39%降為15%,廢除遺產稅,認為遺產稅是不公平的重復征稅。他表示,年收入低于2萬5000美元的個人和低于5萬美元的夫婦都不必交稅。
特朗普計劃廢除奧巴馬在金融危機后出臺的《多德-弗蘭克法案》,他認為經濟危機已經過去了,應該暫停所有對金融業的嚴厲管制,讓貧民們更容易從銀行里獲得貸款,買房或者消費,刺激經濟的成長。
無論如何,減稅、金融寬松、刺激內需一定是共和黨有利的武器。然后,金融、能源、房地產、食品、娛樂等行業都會重新煥發生機。相形之下,科技股熱潮必然消退。有專家認為,特朗普上臺,對于正在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中國來說,會有4-8年的黃金發展期。
最新一期《大西洋月刊》發布了川普集會者的照片,幾乎是清一色的白人男性,跟川普一樣無所顧忌,毫無政治正確概念,一心想著把機會留給真正的白皮膚的美國人,沒想到被法律取締一百多年后,“三K黨”換種方式又復活了。
臺灣資深媒體人、文茜大姐大創始人陳文茜在接受吳曉波頻道采訪時表示,特朗普的“貿易政策背后是白人的種族優越感”。
這100多年里,美國的經濟發展很不均衡。現在的美國對特朗普來說是個衰弱的帝國。尤其是中西部,這些地方的白人太生氣了,全都成了他的支持者。
所以特朗普會有一連串的貿易政策,其中一個就是提高關稅。不是全面提高關稅,而是抓其中幾個產業,鋼鐵業、鋁業、太陽能跑不掉,紡織業可能也是。
因為在原來的 WTO架構之下,有一個國內就業的 Safeguard(保衛機制)條款,美國會先說中國在對美國傾銷,接著它的財政部長可能會直接宣布中國操縱人民幣匯率,所以從中國進口的東西,它要一樣一樣地刁難,然后提高關稅。
雖然中國可以到 WTO 去告美國,哪怕在最后告贏了,可是特朗普已經贏得了他的政治基礎,而且已經把一些企業嚇得要命了。
另外,如果美國針對中國提高關稅,中國也如此回敬的話,兩邊的貿易額是完全不對等的,也就是說中國進口到美國的量非常大,而美國出口到中國的其實并不多,所以這樣的貿易報復之下,基本上還是中國會受傷,而中國所代表的是整個東亞生產鏈,所以美國對付的是整個亞洲。
如果特朗普的權力的支持度,來自于美國白人對亞洲生產鏈的仇視,他就只能在政策上做微調,不能全盤推翻,那么,這樣的政策一定會導致中美貿易戰爭的爆發。
這場貿易戰會打得窮兵黷武、你死我活嗎?其實也不會,他的目的是“回來一點點,讓我可以有所交代就好”,這是談判術。
所以大家不要只從外交政策去看特朗普當選后所出現的現象,要看到它所崛起的是白人的貿易保護主義,是白人的種族優越感。
這可能會變成西方政治的大趨勢,很多的歐洲國家可能會復制。這樣一來,整個歐洲的危機又會更大,中國的出口會更糟,可能會變成一個世界性的經濟風暴。
葉檀認為,全球主要兩大群主退群,中國迎來至關重要的戰略機遇期 。
原先的TPP計劃,是在全球貿易大群外又創建了一個非常大的小群,加拿大、澳大利亞的原材料,美國、日本的高科技,東南亞的制造業成本優勢,全都集中在了子群里面,涵蓋了8億人口與全球40%的GDP,這個小群設了一個自己的門檻,把中國排除在外。
中國承受巨大壓力,一方面得表明自己開放的心跡,繼續大力推動全球貿易一體化,另一方面得建立自己的群,加入友好群,RCEP(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與FTAAP(亞太自由貿易區)成為最好的載體。現在,我們暫時不必直面一個WTO之外最強大的群了,可以松口氣了。
早已形成密切合作關系的歐盟小群,已經顯現分裂的信號。這個群對中國威脅不像TPP那么大,與TPP一起形成互相抗衡的三角關系,這個群的解體,將使事態更加復雜。一部分務實派可能倒向美國、中國,另一部分可能堅持復興歐洲戰略。
總的來說,全球將進入一個混亂而極端的年代,各大群、各小群都有可能打散了重來。
在占豪看來,這五大新政所透露出的特朗普施政性格特點意義更加重大。
特朗普保守,這意味著他在很多方面都可能采取更加強硬的政策而非更加柔和。譬如,在遏制中國方面,我們不要指望他會比奧巴馬時期弱,他與樸槿惠通話強調半島問題和“薩德”部署就表明了他的強勢。
未來,特朗普在中東也可能有更大動作,在占豪看來,特朗普上臺后中東政策最終很可能會走向強硬,甚至會鬧出更大規模的戰爭。對此,中國是需要有心理準備的,這是對中國不利的一面。
與奧巴馬和希拉里這樣的專業政客不同,特朗普是一個商人,商人的本性是趨利,所以他的很多價值觀必然是從利益視角考慮的,特別是經濟利益。一個趨利的總統,對中國來說是好事,因為中國可以和美國談的經濟合作太多了,只要特朗普有一個趨利的心,那么中國就有各種機會與白宮談,中美合作就會進一步深化。
清華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在接受吳曉波頻道采訪時也認為,特朗普不太敢真正發動一場貿易戰爭,可能會在一些非常引人注目的產品上,比如輪胎、鋼板,這種工會勢力很強的、大家關注的、局部的產品上搞一些非常引人注目的、吸引眼球的貿易保護措施。
就以輪胎為例,其實輪胎的背后是鋼鐵工人的工會在推動,不是汽車工人的工會。特朗普上臺之前做了很多承諾,發了很多宣言,他會以某種形式來兌現,他是一個對媒體運作極其熟練的新領導人,相信他一定會通過媒體來放大他的政策。
但全面的貿易戰打不起來,因為特朗普知道這里面的利害關系,他知道歷史上的美國打貿易戰引發的一系列的惡果,對他自己也不利。
參考來源:
《川普昨天宣布退出TPP,中美貿易戰真要開打了?| 小巴問大頭》(作者:巴九靈,微信號:吳曉波頻道)
《原創丨特朗普百日新政有玄機,對中國影響幾何?》(作者:占豪,微信號:占豪)
《葉檀:全球主要兩大群主退群 中國迎來至關重要的戰略機遇期 系好安全帶出發》(作者:葉檀,微信號:葉檀財經)
綜合人民日報、央視新聞、新華社、經濟日報等
1.砍柴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砍柴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砍柴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砍柴網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砍柴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