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支付戰火燃至交通出行 銀聯閃付5個月連下20城金融
支付寶、微信盯上了公交地鐵掃碼支付,銀聯和銀行也盯上了無卡支付。移動支付領域的最新戰火,迅速燃到了公交出行這一線下小額高頻場景。
在聲勢浩大的對決中,支付寶、微信支付密集布局十余城;銀聯迅速反應,在此前覆蓋300多個地市交通銀行(601328,股吧)卡閃付(含電子現金)的基礎上,以手機閃付和掃碼支付等多種無卡支付方式,不到5個月便連下廣州、無錫、濟南等20個地市,甚至還和支付寶在其大本營杭州短兵相接。
此外,在創新移動支付領域,銀聯和支付寶都已經有成熟應用落地:銀聯稱之為“無感支付”,支付寶謂為“空付”。兩者皆錨定停車繳費,以自動識別特殊信息載體(即車牌)的方式,進行免密支付。
對銀聯來說,“智慧交通”旗幟下不同的移動支付方式(閃付、掃碼、無感支付),都是對“四方模式”(卡組織、發卡行、收單行、商戶)的捍衛;而于合作銀行或者組織(如Apple Pay)來說,都是合謀自設線下流量入口。
又是一輪新的較量開啟。
卡組織的兩大砝碼
第三方支付巨頭和卡組織銀聯開始了新一輪對決,這一次的賽場定在了交通出行的移動支付。
一個鮮為人知的事實是,銀聯已將手機閃付、掃碼支付等在交通領域的應用,低調鋪到了廣州、無錫、濟南等20多個地市,而且只用了不到5個月時間。在銀聯內部人士看來,這與其去年末就將銀行卡支付(含電子現金)覆蓋到全國300多個地市的交通網絡上不無關系。
證券時報記者了解到,截至目前,支付寶掃碼支付拿下了武漢、溫州等共16城(含縣級市);微信支付緊隨其后,奪下了廣州、合肥等6城。銀聯在不到5個月內攻下20城。有業內人士分析,某種程度上說,這不僅是卡組織對線下支付市場主權的宣示,更像是其在一次又一次市場化移動支付爭奪戰里,歷練出來的組織架構響應速度與業務研發實力的展現。
銀聯對自身在交通領域創新支付的兩大核心優勢總結如下:首先是產品。銀聯產品體系豐富,涵蓋近距離無線通信技術(NFC)、二維碼等各類支付方式。根據地鐵公交行業特點,銀聯可為合作機構提供包括免簽免密支付、行業二維碼支付等專業化、個性化的精準支付產品解決方案。其次是資源。銀聯作為支付產業的基礎平臺,連接產業上下游各類服務機構,能最快整合包括發卡機構、收單機構、機具廠商等在內的產業各方共同參與建設,推動金融標準與行業需求融合。
組織架構實時謀變
交通出行這一高頻交易場景,是銀聯最新的戰場。如果說上述兩大砝碼是銀聯作為卡組織的天然可見優勢,那么銀聯在后臺不斷做出的市場化調整,或許才是其下一步直面競爭的關鍵。
記者了解到,隨著市場與業務需求的變化,銀聯內部組織架構的優化調整一直不斷。銀聯近期已設立金融與民生事業部。該部門負責所有的交通、金融和政府民生行業(包括教育、醫療、通信、數字、娛樂、財稅等)綜合支付服務。
“市場化”烙印,正在一點一滴深入銀聯這個龐大體系的運作。這當然不僅體現在銀聯開展的一個又一個大型商家優惠營銷活動上,也體現在銀聯內部對自我的認知上。一名內部人士直言,銀聯內部的憂患意識空前。其高管團隊在近兩月內,已至少三次親自集體深入一線商戶考察銀聯云閃付受理環境。銀聯內部對自身的定位,已經變成“行業綜合支付服務提供商”。
【來源:證券時報】
1.砍柴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砍柴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砍柴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砍柴網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砍柴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