碾壓6家銀行112家公募,半年賺10億的拍拍貸上市后能否上岸?金融
作為中國第一家純線上P2P公司,元老級的拍拍貸也要赴美上市了。這也是繼宜人貸、信而富、趣店之后,中國第四家赴美IPO的P2P公司。
復盤宜人貸與信而富的上市過程,兩家公司雖然都成功登陸紐交所,但先后上演了破發大戲,股價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也無明顯起色。但就在昨晚,趣店在美IPO首日開盤大漲大漲43.13%,最終收報29.18美元,上漲21.58%,市值達近100億美元,一舉超越一眾老牌互聯網公司市值。
頂著元老級光環的拍拍貸能否延續趣店的開門紅勢頭?在這場資本盛宴中,投資者是趕上了P2P的淘金風口還是誤入另一場擊鼓傳花的游戲?
拍拍貸的股票買還是不買?做決策前,不妨仔細研讀招股書中的風險提示。
半年狂賺10.48億元
碾壓6家上市銀行和112家公募基金
拍拍貸的招股書財務數據顯示,2017年上半年,拍拍貸總營收為17.33億元人民幣,凈利潤為10.49億元,較2016年同期指標分別飆漲392%和150%。
半年凈賺10.49億元,這是什么概念呢?
中報顯示,今年上半年有6家上市銀行凈利潤均未超過10億元。九臺農商行、常熟農商行、無錫農商行、吳江農商行、江陰農商行、張家港農商行的凈利指標被拍拍貸強勢碾壓。
如果再對比靠管理費生存的公募基金,差異更是驚人。在116家基金公司中,僅有天弘、工銀瑞信、易方達、嘉實這四家上半年管理費超過10.49億元。這意味著,拍拍貸上半年的凈利遠甩剩下112家基金公司的管理費。在十萬億體量的公募行業,96%的公司竟然沒有P2P賺得多。
銀行驚呼,公募顫抖。
回顧2015年,彼時拍拍貸凈營收僅有1.96億元,凈虧損7214萬元。到了2016年,拍拍貸便扭虧為盈,凈營收猛增至12.16億元,實現凈利潤5.015億元。今年,拍拍貸僅用半年時間斬獲凈營收17.35億元,凈賺10.49億元。三年時間大躍進,利潤指標讓人驚嘆。
那么,拍拍貸背后的暴利究竟來自哪里?
據招股書介紹,拍拍貸的營收主要來自于借款服務費。
高歌猛進的營收離不開三方面的貢獻:龐大的借款人群體、巨量的撮合貸款額和高昂的服務費。
首先,從借款人數量來看,在不足三年內,拍拍貸的借款人數量實現了質的飛躍。2015年底,拍拍貸服務過的借款人僅有66.6萬人。到了2016年底,該數字猛增至340萬人。截至2017年上半年,拍拍貸的借款人已經達到490萬人。
其次,從撮合貸款總額來看,2015年拍拍貸撮合的貸款總額僅為51億元人民幣(8億美元),2016年該指標則猛增至199億元人民幣(29億美元)。2017年上半年,貸款撮合總額已達270億元人民幣(40億美元)。
最后,再看看背后高昂的服務費。從2015年到2016年,拍拍貸的貸款平均服務費從3.6%上漲至6.4%。與之相對應的是,貸款服務費總額從1.64億元漲至9.11億元,同比飆漲454.8%。目前,拍拍貸標準貸款產品的服務費率從3.0%到11.0%不等。
三年間,拍拍貸用戶數和貸款總額呈現爆發式增長,這背后離不開中國宏觀經濟的大背景。
國內居民消費需求和零售業務的巨幅增長共同催生了消費信貸市場。中國的年輕一代消費意愿更強,也更易于接受互聯網商業模式。iResearch的數據顯示,2016年到2020年間,中國線上消費信貸市場規模有望從3270億元增長至3.8億元,復合年增長率高達84.4%。線上消費信貸類產品主要包括線上貸款產品、現金貸和現金分期付款。
拍拍貸可謂撞上了大風口。從2007年起,作為第一家P2P平臺,拍拍貸就專注于發展線上消費類貸款目前,目前旗下共有三大APP——拍拍貸理財、拍拍貸借款和曹操貸(提供小額短期的移動現金貸產品)。
除了趕上消費大風口,拍拍貸扭虧為盈很大一個原因為,在規模經濟下運營費用占比大幅下降。
2015年,拍拍貸整體的運營費用占毛收入比重超過100%,完全處于入不敷出的境地。其中,市場營銷費占營業收入的63.6%。隨著借款人和貸款規模的巨幅增長,市場營銷費占營收比已降至2017年的18.7%。在完成了基礎用戶的原始積累后,拍拍貸的純線上P2P模式已經趨于成熟。
背后風險如何?監管政策的不確定性未知
在招股書中,拍拍貸明確提示投資者,由于越來越多的企業進入P2P行業,甚至出現不少詐騙跑路的企業,中國政府已先后發布多項措施加強監管。監管政策的不確定性可能會影響公司業務發展。
2015年7月,央行等十部門發布《關于促進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該意見不僅正式承認了P2P的合法地位,也明確了P2P的信息中介性質。這是P2P行業第一部全面的基本法。2015年8月,《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出臺。《規定》在劃定了24%的民間借貸利率紅線的同時,還進一步明確了P2P平臺的“媒介身份”。
2016年則正式進入P2P監管元年,《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活動管理暫行辦法》出臺。該法規被業界稱為史上最嚴網貸監管條例,也意味著網貸行業過去數年的野蠻增長宣告終結。整體來看,中國的金融監管環境呈現出來愈發嚴厲的姿態。
隨著監管收緊,拍拍貸也曾面臨合規風險。
2017年6月,上海金融監管機構要求拍拍貸糾正部分做法,包括更改“投資者儲備金”的提法。緊接著在兩個月后,監管層又進一步要求拍拍貸承諾控制業務規模。拍拍貸表示,如果監管方面提出進一步整改要求,勢必會影響公司的業務和財務狀況。
與此同時,拍拍貸部分貸款利率超過24%的產品也埋下隱患。
招股書數據顯示,2015年末、2016年末和2017年6月末,拍拍貸利率超過年化24%的貸款分別為1.74億元、24億元和23億元,分別占各期間貸款總額的3.4%、12.1%和8.7%。
根據國內法律,年化利率超過36%的產品屬于無效約定。高于24%但未超過36%的產品屬于自然債務,雖然約定有效,但一旦發生違約不能通過中國司法制度強制執行。
在強監管的大環境下,半年凈賺的10億的拍拍貸能否在合規的范圍內繼續保持強勁增長?雖然上市有望,拍拍貸能否吸引和留存用戶、增加平臺借貸總額、提高風控管理能力,進而、實現持續穩定的盈利,這才是真正的考驗。
【來源:新浪財經】
1.砍柴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砍柴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砍柴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砍柴網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砍柴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