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貸牌照價格被炒至3億,現金貸“變種”求生新金融
繼南京“錢寶網”負責人張小雷向警方自首后,“現金貸”等各類P2P互聯網融資平臺受到越來越嚴厲的監管。1月10日,上海金融辦官網發布網絡借貸機構的整改驗收工作指引,規定如果繼續從事網貸業務并申請備案登記的機構,應于2018年3月底前完成規范整改工作,并向注冊地所在區整治辦提交整改完成情況報告。
此外,重慶等地也都出臺了關于P2P的整治措施,在多個平臺“爆雷”之后,互聯網貸款平臺迎來了更加嚴厲的監管與審核。在這樣的業態環境下,半年前還火爆一時的網貸行業面臨“洗牌”,不少公司開始裁員關停,有不少公司開始尋求購買牌照,但坊間流傳一張牌照的價格已經飆升至三億元,但基本處于“有價無市”的狀態。
上海推168條整改驗收指引
南都記者從上海金融辦獲悉,近日該部門下發了《上海市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合規審核與整改驗收工作指引表》,明確規定如果繼續從事網貸業務并申請備案登記的機構,原則上應該在2018年3月底前完成規范整改工作,并向注冊地所在區整治辦提交整改完成情況報告。
《指引表》部分截圖據南都記者了解,該《指引表》規定詳細,共有168條,且大部分條款在此前國家其他部門出臺的《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活動管理暫行辦法》、《關于做好P2P網絡借貸風險專項整治整改驗收工作的通知》等文件中都有規定。此外,該《指引表》將涉及的問題劃分為七類,分別是違法禁止性規定、違反法定義務與風險管理等相關要求、未履行對出借人與借款人的保護義務、違反信息披露相關要求、違反校園網貸及現金貸相關監管要求、其他違反有關法律法規及監管規定的情形和其他風險提示事項。
關于“校園貸”,上海明確“2017年6月之后,仍在違規開展以在校學生為放款對象的校園網貸業務”屬于違規,在備案登記前必須及時整改,并按要求“及時暫停開展校園網貸業務”。
事實上,早在2017年5月,銀監會已發出《關于進一步加強校園網貸規范管理工作的通知》,該通知中明確規定,“一律暫停網貸機構開展在校大學生網貸業務,逐步消化存量業務。”不過,據南都記者采訪獲悉,直到去年11月,仍有不少小貸公司依然在向在校大學生提供貸款,且各種“逾期客戶資料”甚至在網上可以直接下載到,包含身份證、照片、征信資料等隱私數據,甚至有學生因為被“暴力催收”騷擾得想要自殺了事。
在客戶資金存管上,上海出臺的指引表還提出,需要與通過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測評的銀行業金融機構開展資金存管業務合作,銀行是否能開展P2P網貸資金存管,需要中國互金協會測評通過。
此外,以利率和各種費用形式對借款人收取的綜合資金成本,超過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間借貸利率的上限規定(36%)的,也被列為違規行為。一般來講,超過36%利率水平的借貸,被認為是“高利貸”。
據相關報道,重慶也已出臺了關于P2P的整治措施,要求嚴格落實整改要求,經驗收合格、專項整治后方允許獲得備案及創新試點等資格;對于整改不力的機構,將按照國家及重慶市整治辦相關措施進行處置。
牌照價格飆至三億元卻“有價無市”
在監管政策不斷落地時,遍地開花的現金貸公司業務迅速收縮,不少公司開始裁員。南都記者聯系到一位剛被裁掉的現金貸運營人員,她所在的公司從去年11月份開始就收縮業務,不再放貸給客戶,同時加緊催收未到期款項。
“過了今年一月份,公司基本已經不再拓展新貸款,1月上旬我就被公司通知裁掉了,其他很多同事也都走了,因為公司業務萎縮得太厲害,現在公司只是在觀望,看能不能在監管之后有資質繼續經營,但現在看起來很難,監管越來越嚴。”這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現金貸公司前運營人員說。
除了“爆雷”和“跑路”的融資平臺,目前大量的現金貸公司都在觀望,但如果在整改驗收工作完成前,拿不到現金貸運營牌照,就只能停止運營。
一位仍在一家現金貸業務公司的員工表示,目前他們在等待政策執行,但拿到牌照估計很難。
“市場上曾有公司愿意出售運營牌照,但價格卻是高至3億元,我認為現在不確定性因素這么多的情況下,很少有公司愿意出這價格來買牌照,因為即便有了牌照,也還是要按照監管要求來運營,其利潤空間很難支撐運營成本。”這位仍在職的員工表示。“現金貸”變種仍在流傳據南都記者調查顯示,在現金貸公司逐漸停止放貸的情況下,有些貸款公司正以社交軟件群組的形式宣傳貸款業務,通過打“借條”等形式發放貸款,這事實上繞過了“現金貸”這種形式,但仍在經營放貸業務,只是放貸已從手機app轉戰到了社交網絡。
1月13日,南都記者在QQ上通過“借貸”關鍵詞,查詢發現仍有很多QQ群直接以“借貸”為群名,無需審核就可以入群,但入群以后所有成員都被禁言,只有群主在不斷地發送現金貸廣告。
“借貸寶、今借到、米房、無憂借條無前期放款,芝麻分580分以上,無視花唄,支付寶手機號借貸寶三號統一實名,手機號本人實名制半年以上,額度1000-3000。具體額度看審核,資料越好,額度越高。”這些QQ群里不斷刷著類似廣告,并配有圖片。
“我們這里借款不需要通過手機app,但需要提供你的全套資料,包括信用指標,審核通過了直接通過支付寶和微信放款。借款需要在一個借貸app上掛一張借條,平臺你可以自己選。其實,合同還是與我們公司簽,還款也是通過微信或者支付寶就可以,平臺本身并不放款。”這位群主對南都記者說。
據了解,這張“借條”是借款人和放款人之間形成的一個“電子合同”,放款借款雙方的資金不經過平臺,但如果借款到期后,平臺的客服會負責提醒還款,起到一個借貸中介的作用。
類似的“新型”放款形式,也引起了傳統現金貸公司的注意。南都記者聯系到了一位開發銷售“現金貸系統”的工作人員,他表示現在公司的業務已經基本停滯,很少有客戶購買搭建互聯網貸款系統。公司目前正準備出差考察市場上的“新型貸款形式”,并針對需求著力開發新產品。
“只要小微貸款的市場需求在,市場上一定會有各種貸款產品存在,無非是形式不同而已,我們也準備開發新的產品,給客戶提供新的貸款系統。”這位工作人員對南都記者說。
【來源:南方都市報 】
1.砍柴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砍柴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砍柴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砍柴網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砍柴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