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的旱死,澇的澇死”,不賺錢徹底殺死了《花兒與少年》 ?水煮娛
走過三季的《花兒與少年》,不會再有第四季了。
《花兒與少年》的節目負責人吳夢知的一句“沒有了,勿念”,也徹底打碎了網友對《花兒與少年極光季》的期待,給了觀眾一句告別。
21日,《花兒與少年》登頂微博熱搜,停播背后的真正原因也被爆出。由于出國拍攝和后期制作經費過高,而收視低迷導致入不敷出,湖南衛視最終才決定徹底停播。
三季“花少”,三種故事
《花兒與少年》是湖南衛視推出的大型明星自助遠行真人秀節目。由明星嘉賓組成“花少姐弟團”,在沒有經紀人、助理的情況下,用每天固定的生活費,在完全陌生的異國,完成一段背包奇妙之旅。
已經播出的三季里,雖都以旅行為主題,但每一季都是各具特色,賣點和看點也各不相同。
第一季的《花兒與少年》是“最享受的”,也是三季里面,最貼近旅行主題的,整體的氛圍也更溫暖,接地氣兒。而且給觀眾展現了一個團隊之間的磨合過程。前期嘉賓之間是各種擰巴,但在巴塞羅那之夜之后,彼此的默契增強了許多,情誼也日漸深厚。
一直被群嘲的許晴和李菲兒、張翰、華晨宇,前期的表現都比較扎眼,顯得不合群,到后期則開始逐漸融入,最后一期的夜晚談心,更是溫情十足。成員之間的情誼在節目結束后也一直延續,集體和幾人的線下聚會不斷,《花少2》許晴被罵時,張凱麗、張翰、華晨宇都曾發博力挺許晴。
第二季是“最撕逼的”,也正因如此,引起的討論度最高。鄭爽,許晴,寧靜,成為第二季的定時炸彈,時不時就引爆一下,彼此傷害。節目播出期間,三人也是長期霸占熱搜。許晴被嘲“公主病”,歷史被扒,微博評論下也是罵聲一片。鄭爽則被指“任性”,兩人之間的撕逼不合,成了節目最大的看點。
但相對于第一季,第二季的旅游項目要特色許多。迪拜沙漠越野沖沙、水上飛行,英國“枕頭大戰”、stonethwaite徒步露營等等,都為節目增色不少。
第三季是“最青春的”,節目嘉賓設置上去掉了前兩季的老藝人嘉賓,全部啟用鮮肉小花,且旅行上主打冒險,第一期就花少團們去亞馬遜熱帶雨林掉食人魚。還設置了”獨游“環節,讓陳柏霖一個人橫穿了整個納米比亞。
節目中不少突破和挑戰自我的環節也為節目增色不少。怕高的江疏影尖叫著完成了滑翔傘,體力不行又膽子小的娜扎,主動要去挑戰蹦極,開著玩笑說大家要叫她“大姐大”。
據悉,第四季的《花兒與少年》為“極光季”,要在北極進行節目拍攝,但如今只能是一個念想。
盡管有不少網友表示稱不能接受這么好的節目停辦,并不斷呼吁湖南衛視手下留情,但結果,也不會再有什么改變。
“經費”、“招商”、“收視”,壓著綜藝節目的“三座山”
綜藝節目與影視劇一樣,制作要花錢,請明星更要花錢,再加上綜藝錄制由棚內到戶外的風潮影響,也使得節目制作的成本日趨加大。
但制作公司自己的錢是有限的,想要節目有足夠存活的經費,就需要招商,而吸引招商的根本就是收視率,或者是點擊播放。畢竟廣告主們看中的就是綜藝節目為品牌帶來的影響力。
《花兒與少年》三季的豆瓣評分都在7分以上,在國內真人秀節目里,這個成績算是亮眼的。但有評分卻不代表一定有收視。第三季的《花兒與少年》雖是三季里豆瓣評分最高的,但也是三季里最沒有水花的,收視成績高開低走,一路狂跌,第四期時只有0.3。
以這樣的收視成績,即便有湖南衛視的光環加持,第四季的《花兒與少年》也幾乎不可能取得可觀的招商成績,節目自然也就失去了繼續制作的價值。對于湖南衛視而言,也更不可能自掏腰包,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去維持一檔在廣告商眼中已經“死掉”的綜藝。
與《花兒與少年》一樣,被經費耽誤甚至毀掉的綜藝不下少數。豆瓣高分綜藝《非正式會談》的前兩季都沒有贊助商,給嘉賓的獎品都是地鐵卡,直到第三季停播又復播后,才得到廣告商的青睞。
影響收視的因素有很多,明星、內容、后期等等,但影響招商的決定性因素就是收視。收視率是電視廣告市場的通用貨幣,亮眼的收視成績就是一個節目的招商的最大籌碼。這也是現今綜藝招商情況的冰火兩重天的主要原因。
《奇葩說4》招商金額達4億,《爸爸去哪兒5》達5億,近日,《明日之子》第二季的招商被爆預計超7億。熱門綜藝節目被競相追捧,不溫不火的節目則越來越難接到廣告訂單。但丟了廣告商青睞,就沒有經費請流量明星、做后期制作、搞宣傳推廣,對于收視,也只能心有力而力不足。
“旱的旱死,澇的澇死”,整個市場也陷入了一種惡性循環。
1.砍柴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砍柴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砍柴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砍柴網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砍柴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