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貸加速洗牌,今年114家平臺停業新金融
加速洗牌正是目前網貸行業的真實寫照。
2018年1-3月網貸行業的各項基礎數據已逐漸披露,長江商報記者從行業第三方機構數據平臺統計發現,今年以來停業及問題平臺數量多達167家,其中停業平臺數量占比最多,達到114家,占比68.26%。此外,二三月以來均無新增平臺。
“隨著監管的不斷規范,在退出平臺中,因實力不濟、運營不佳主動退出的停業平臺越來越多。這類平臺一般采取的方式是制定資金清算法,將資金返還給投資人。”行業第三方機構研究院院長于百程近期對長江商報記者分析。他預計,能通過審核進行備案的網貸平臺可能在三分之一到一半,更多無法完成備案的平臺會通過停業等方式退出。
停業平臺數量占比持續高位
進入2018年,隨著監管的深入,網貸平臺運行和退出情況也在逐漸發生變化。
長江商報記者從近期公布的今年前三月網貸行業月報數據統計發現,停業平臺數量和比重,依然持續在較高水平。出現提現困難、跑路、經偵介入等問題平臺的數量,也與2017年一季度處于基本持平狀態。
以2018年1-3月為例,共出現停業及問題平臺167家,其中停業平臺114家,轉型平臺3家,問題平臺(包括提現困難、跑路、經偵介入等)50家。比較2017年第一季度同期,出現的停業及問題平臺為179家,其中,停業平臺118家,轉型平臺10家,問題平臺51家。
其中,停業平臺數量占比最多,2018年和2017年在停業及問題平臺中的占比分別為68.26%和65.92%。今年停業平臺所占比重呈現上升態勢。
“在退出平臺中,停業問題平臺占比最多,這種格局在2016年以來就逐步形成。”行業第三方機構研究院院長于百程表示,2016年以來隨著監管的不斷規范,在退出的平臺中,存在道德風險的“騙子平臺”越來越少,而因實力不濟、運營不佳主動退出的停業平臺越來越多。
累計問題平臺數量已達4198家
行業月報數據顯示,繼2月之后,今年3月仍然沒有新上線平臺。長江商報記者查詢發現,今年1月尚有2家新上線平臺。截至今年3月,停業及問題平臺數多達4198家,正常運營平臺僅1883家,累計平臺數量6081家。問題平臺歷史累計涉及的投資人數約為60.0萬人(不考慮去重情況),占總投資人數的比例約為3.6%,涉及貸款余額約為348.7億元,占2018年3月底行業貸款余額的比例約為2.7%。
今年3月份,網貸行業綜合收益率為9.62%,結束了近半年來一直上行的走勢,環比小幅下降6個基點(1個基點=0.01%),同比2017年同期上升21個基點。整體來說綜合收益率依然在較高水平。網貸投資成交量中收益率在8%-12%的平臺及交易行為占比最高,占比超六成。
于百程認為,隨著網貸平臺各類合規門檻越來越高,比如銀行存管、三級等保、法律和會計審核等要求逐漸細化,實力不夠的新平臺將很難進入網貸行業。另外,備案要求的從嚴把控,各地備案要求或征求意見稿陸續公布,也使得無法完成備案的平臺加速退出。
【來源:新浪綜合 】
1.砍柴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砍柴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砍柴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砍柴網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砍柴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