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短視頻緊急剎車有態度
用戶飛快發展的漂亮曲線,動輒以十億百億為計量的巨大投資,老牌互聯網巨頭和新晉獨角獸的謀劃布局,是短視頻此前風光的真實寫照。然而在這個春天,冷雨忽至,熱火降溫。
春天,持續火熱的短視頻行業迎來一場冷雨。
4月4日,廣電總局約談今日頭條與快手,要求全面整改。網信辦約談快手與火山小視頻,要求全面整改。
之后,人民日報兩次刊發評論文章,指出要警惕短視頻負面效應,短視頻“激濁”更需“揚清”。
4月11日,網信辦約談18家互聯網公司相關負責人,召開網絡直播及短視頻企業加強內容安全管理會議,嚴明監管要求。
引發冷雨的誘因,是 “未成年媽媽”視頻,不過當輿論發酵,監管加強,暴力、血腥、極端惡搞、擦邊色情……一系列問題都被擺到風口浪尖。
企業忙不迭整改、致歉。然而此前,這些問題已長久存在。
短視頻進擊
當下最火爆的短視頻應用快手,是在2016年年中引起外界關注。而短視頻行業的起點,可以追溯到2004年。
艾瑞咨詢報告顯示, 2004年至2006年,國內各大專業視頻網站紛紛成立,其中土豆網、56網和激動網均定位為用戶上傳內容為主的UGC視頻分享網站,PC時代的短視頻隨之誕生。
報告稱,從2012年開始,隨著移動互聯網普及,碎片化時代的用戶習慣養成,各類移動端短視頻產品開始試水。2016年,大批移動短視頻應用密集面世,資本市場升溫,短視頻內容創業者爆發式增長,短視頻行業迎來快速發展期。
2016年第一季度,今日頭條旗下抖音和火山小視頻上線。同年9月,頭條與騰訊各自公布短視頻內容方面的補貼計劃,金額均達10億。而同年6月,《殘酷底層物語》一文四處刷屏,潛行多年的快手被暴露到聚光燈下。
雖然此前并不被媒體關注,但當時快手的月活用戶已經超過9000萬,現在則超過2億。同時在兩年發展之后,火山小視頻的月活用戶也超過了1.1億,抖音超過了7000萬。
左為火山小視頻,右為抖音
急速增長的用戶規模吸引廣告主的注意,短視頻行業走向成熟。艾瑞咨詢報告認為,2017年短視頻市場規模達57.3億,同比增長達183.9%。
風口來臨,多方關注。
除上述所提補貼外,到2017年,騰訊芒種計劃2.0再拿出10億,集中補貼原創和短視頻內容創業者。火山小視頻也宣布一年內投入10億,補貼UGC內容。
2017年11月,360旗下快視頻舉行“超短超有料 質在一分鐘”發布會,公布“100億快基金”計劃,扶持原創作者生態。今年1月,網易宣布投入10億,補貼短視頻及MCN。
而就在幾天前,百度宣布升級秒懂視頻并成立愛芝士聯盟,加碼短視頻領域的籌碼也達到100億。
用戶高漲,資本青睞,短視頻前景似乎一片光明。但野蠻生長之中,危機也早已潛伏。
舊“雷”炸裂
3月底,短視頻平臺的“未成年媽媽”亂象被央視《新聞直播間》和《東方時空》曝光。
報道提及,在快手、火山小視頻上找出了數以百計的未成年媽媽視頻,這些人多生活在農村或小城鎮,早早輟學結婚且往往是奉子成婚。她們社交面窄,生活單調,渴望被關注,當發現在短視頻平臺上可以靠強化“低齡媽媽”屬性而受到關注,便掀起了爭當“全網最小媽媽”、“全村最小媽媽”的風潮。
報道稱,一位15歲當上媽媽的女孩,卻將自己的名字改成了“14歲就擁有了自己的小可愛”,并以此為榮。
未成年媽媽
光明網評論指出,對這些未成年媽媽來說,那些粉紅的“愛心”和夸張的“666”,固化著她們扭曲的是非觀,甚至動搖著圍觀者的人生經驗。學校與社會經年累月的道德教化,很可能在這種“美顏化”的短視頻面前瞬間崩塌。
雖然短視頻平臺只是映照社會的一面鏡子,但無疑,用戶也會因平臺設定的種種規則而受影響。問題出現,平臺難辭其咎。
快手和火山隨即做出回應,表示進行清查、整改。但問題或許并不僅僅在于眼下引發輿論關注的這些視頻本身。實際上,類似視頻早已存在。
去年10月底,網友“傳媒老王”發布微博,稱“在快手上看到了14歲女孩發的懷孕視頻,還不是個例,快手掀起了00后寶媽流”,并配有多張視頻截圖。
快手未成年媽媽(來源:網絡)
由圖可見,這位“榮升”媽媽的女孩ID名為“清檸味的小冰妹”。知乎網友RMyzc指出,這說明她是快手“大V”楊清檸的粉絲。據RMyzc描述,楊清檸的昵稱是“清檸味的小不點”,而其過往事跡之一,包括未婚先孕,未成年生子。
RMyzc認為:“楊清檸帶了一個極壞的頭,這種價值觀已經滲入到無數農村少女生活的方方面面。”
實際短視頻平臺的問題遠不止未成年媽媽,諸如涉及色情、暴力的視頻此前也長期存在。而近期,工商局打假也找上門來,因為媒體曝光,這些平臺已經成為“假貨櫥窗”。
據南方都市報報道,在抖音、快手等平臺,可以發現大量自制“名牌”化妝品的視頻;搜索“奢侈”、“名表”等關鍵詞,能找到大量展示山寨奢侈品的內容。部分疑似制假視頻,甚至還獲得了平臺推薦。
“技術中立”之類話題總會引起爭議,但不管怎樣,對短視頻行業來說,被曝光的這些問題已經帶來發展危機。
平臺剎車
短視頻正迎來一場輿論和監管的冷雨。
4月4日,國家網信辦約談快手和今日頭條旗下火山小視頻,兩平臺表示將暫停更新有關頻道5天,禁止未滿18周歲的未成年人注冊網絡主播,已有賬號一律關停,進一步完善審核管理機制,建立未成年人保護體系。
同日,廣電總局還約談今日頭條和快手,要求對網站上的低俗、暴力、血腥、色情、有害問題節目要立即下線,追究相關人員責任;并將視兩家網站的整改效果,依法采取進一步處置措施。
兩家企業隨即發布整改公告。頭條表示,將全面清查站內內容,暫停新注冊用戶上傳視頻,內部建立追責機制、重新梳理管理制度及審核流程,進一步擴充審核人員隊伍。快手整改與此類似,并申明將啟動責任倒查機制,成立責任倒查小組,由CEO宿華直接領導。
快手還表示,從4月5日上午9時起,將連續5天在發現頁進行固定的視頻引導,并反思如何通過整改讓快手能變得更好。
同在5日,快手與火山小視頻在安卓應用商店被下架;在App Store雖能搜到并下載,但快手無法下拉更新。在快手App的 “發現”一欄最上方,標注有“落實整改 砥礪前行”。點開后,有宿華發布的公開信。當中提到:“用正確的價值觀指導算法”。
火山小視頻也在最上方標注了整改公告,“凈化生態,重整出發”。
快手與火山小視頻進行整改
隨后,人民日報兩次刊發評論文章,指出要警惕短視頻的負面效應,短視頻要 “激濁”更需“揚清”。
同時,全國“掃黃打非”辦公室召集YY、斗魚、頭條、快手等18家互聯網公司相關負責人,指出在內容審核標準方面,網絡直播和短視頻企業不能單純以技術公司或文化企業定位自己,還要以負責任的傳播媒介標準要求自己。
要認真完善內容審核機制,建立與發展規模匹配的審核隊伍,加大內容審核力度,及時調整審核重點,改善內容推薦算法;要加大對妨礙未成年人健康成長內容的清理整治力度。
4月12日,西瓜視頻停止移動端視頻上傳,表示將對平臺上現有及過往內容進行全面自糾自查,調整推薦模型,通過人工智能與人工編輯共同提升內容質量。
4月13日,抖音發布對違規賬號及內容的處罰通告,表示在上個月,平臺累計清理27231條視頻,8921個音頻,89個挑戰,永久封禁15234個賬號。
強監管下,飛馳的短視頻平臺們緊急剎車。
(來源:創事記 作者:李楠)
1.砍柴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砍柴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砍柴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砍柴網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砍柴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