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市場化加速,廣州多家銀行上調大額存單利率新金融
日前,包括國有大行在內的多家銀行紛紛上調大額存單利率,此舉被解讀為利率市場化加速推進的一大表現。4月23日,時代財經走訪發現,廣州多家銀行已經開始行動,無論是國有大行還是股份制銀行,對大額存單利率都有不同程度的上調,最高上浮50%。
“我行新款大額存單,利率最多較基準利率上浮50%。”時代財經從招商銀行廣州某支行獲悉,該行近日上調了大額存單利率,并根據起購金額不同,設置了不同的上浮標準。以該行3年期的大額存單產品為例,20萬元起購,利率上浮40%,達到3.85%;50萬元起購,利率上浮45%,達到3.99%;100萬元起購,利率則上浮50%,達到4.13%。
國有大行也有動作,同樣根據大額存單起購金額不同,設置了不同的上浮標準。工商銀行廣州某支行工作人員告訴時代財經,該行20萬元起購的大額存單,利率上浮幅度為40%;30萬元起購,利率上浮幅度則為45%。農業銀行廣州某支行也是如此,但不同的是,該行多了“25萬元起購”這一檔,該檔利率上浮幅度為42%。
據融360監測的數據,4月份各大銀行的大額存單平均利率相較于2017年底全線上漲。目前2年期、3年期、5年期大額存單利率分別較普通定期存款利率高51個基點、70個基點和83個基點,較2017年底的大額存單利率分別上調了9個基點、13個基點和14個基點。
“大額存單保本保息,收益水平比定期存款高,流動性比結構性存款好,可以提前支取。”某股份制銀行理財經理對時代財經表示,大額存單是銀行2013年起推出的,面向資金安全性要求較高的客戶的一種攬儲方式,屬于銀行存款類金融產品,也被納入存款保險范圍。
據時代財經了解,此前,國有大行、股份行和城商行、農商行的大額存單利率上限分別是1.4倍、1.42倍、1.45倍,也就是說大額存單利率可以較基準利率上浮40%至45%。不過,近期國有大行、股份制銀行和城商行、農商行的大額存單利率浮動上限已經調整到1.5倍、1.52倍、1.55倍。
從最新發行情況來看,工行、農行等國有大行的大額存單利率已達到基準利率的1.45倍,超出了此前1.4倍的上限;招行等股份制銀行的大額存單利率已達到基準利率的1.5倍,超出了此前1.42倍的上限。
對于此次大額存單利率上限的調整,天風證券分析師孫彬彬表示,大額存單往往是存款利率市場化的最開始階段。如果大額存單利率上行,將推進“表內利率市場化”,對整個金融市場與資管行業格局都將帶來深遠影響。
他認為,這是進一步推進表內利率市場化的舉措。“與市場化的表外利率不同,放開大額存單或存款的利率浮動上限,代表的是以表內利率浮動為代表的利率市場化。”
而大額存單利率全線上浮,背后是商業銀行的存款增長壓力及攬儲乏力。央行近日公布的2018年一季度金融統計數據顯示,截至今年3月末,廣義貨幣(M2)余額173.99萬億元,同比增長8.2%,增速較去年同期低11.7%,仍為歷史新低。目前已公布的15家A股上市銀行年報也顯示,2017年銀行存款增速整體放緩,其中5家股份制銀行2017年的存款平均增速僅有1.60%,而在2016年這一數據為7.8%。
與此同時,有業內人士認為,在資管新規即將落地的背景下,銀行資產回歸表內迫在眉睫,不少銀行面臨著的攬儲壓力加大。預計銀行存款利率浮動上限逐步放開后,各種類型銀行不僅會調整大額存單的利率,也將會對其他種類的存款產品有一定的調整。
融360理財分析師表示,從目前市場環境來看,廣義上的利率市場化的完成仍需要時間。目前銀行拉存款處于良性競爭狀態,如果利率上限放開,則有可能造成銀行爭相抬價、惡性競爭的狀態,尤其是中小銀行的日子會比較難過。
【來源:時代財經 作者:羅耿城】
1.砍柴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砍柴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砍柴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砍柴網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砍柴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