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密謀成都創投圈
“九天開出一成都,萬戶千門入畫圖。”天府之都成都自古以來便是富庶之地。
很多人提起成都想到的是火鍋、串串、毛血旺......還有大熊貓、都江堰、峨眉山等等。如今,成都創業者既有安逸的生活氛圍,同時又可享受到各種創業政策、資源的支持。
據清科旗下私募通統計,2018年第一季度中國早期投資市場最活躍地區依舊是北上廣三地,北京披露的融資事件250起,廣東168起、上海136起、浙江80,而位于中部地區的四川省本季度投資活躍度明顯增高,達到36起。其中,IT、生物技術/醫療健康兩大行業的企業受到更多關注。
自2017年7月19日,成都打響“人才爭奪戰”第一槍。至今人才新政實施300天,超10萬本科及以上人才匯聚,成都職場競爭指數僅次于北京。此外,阿里、騰訊、百度、京東等企業紛紛在成都設立分公司或重要產品研發中心。越來越多的機構和創業人才不斷回川創業,蓉城的鋒芒逐漸外露。
來了不想走,管理人口超2000萬
近兩年,爭搶人才,成為了一場城市之間的“戰爭”。
去年,加入“搶人戰”的成都推出“人才新政12條”,甚至被贊為“來了就不想走”的城市:面試給補貼(1000塊),求職免費住(7天),普通全日制大學本科及以上畢業生憑畢業證即可落戶,在本市同一用人單位工作2年及以上的技能人才,可憑單位推薦、部門認定辦理落戶手續。同時,租住公寓要是滿5年,還能以低于入住當年的市場價買下。
這讓成都受歡迎程度爆棚。數據顯示,2017年成都戶籍數暴增36萬,截至今年4月,成都人口基數1600萬,實際管理人口超過2000萬。
據BOSS直聘報告顯示,一季度成都高學歷人才流入率達到1.19,在新一線城市中僅次于杭州。從2017年開始,成都高學歷人才流入率開始超過全國均值,在政策調控下,成都人才質量進入升級模式。
前不久,《第一財經周刊》旗下新一線城市研究所對中國338個地級以上城市再次排名,除了北上廣深4個一線城市的地位依然不可動搖外,包括重慶、杭州、蘇州、武漢等15個“新一線”城市中,成都各項數據綜合排名第一,這也是成都連續3年在新一線城市中排名榜首。
今年,中國各大城市,搶人規模更是浩大。深圳在搶人,南京在搶人,杭州在搶人,武漢在搶人,長沙在搶人,西安在搶人,重慶在搶人,合肥在搶人,鄭州在搶人……
為了力爭到2025年引進2萬名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打造全球人才活力區,“不差錢”的成都再次加大“搶人”力度。在“送錢”、“送房”、“送戶口”上門檻之低、政策力度之大前所未有。
4月8日,成都高新區發布了人才新政12條升級版——“金熊貓”人才新政50條。在上述基礎上,條件更是優厚得不像話:頂尖創新創業團隊科技成果轉化最高給予1億元支持,中介機構成功薦才最高可獲200萬元獎勵,在蓉高校、職業技術(技工)院校的專業性人才給補貼(最高2000萬元),對重點企業引進的符合要求的技能人才,給予每人每年最高5萬元獎勵。
成都高新區相關負責人表示,未來,成都高新區將聚力產業振興崛起、人才優先發展、生活城市建設“三件大事”,以實施“金熊貓”計劃為統攬,以國際化、柔性化、市場化、專業化、品牌化為工作方向,推動形成“人才+”發展理念,按照“三步走”的戰略將成都高新區打造成最具活力的西部人才集聚中心、跨區域人才流動節點樞紐和全球人才資源配置網絡。
截至今年4月,成都高新區已建成26076套人才公寓,初步形成涵蓋國際頂尖專家公寓、高級專家公寓、高層次人才公寓、青年公寓和技能人才公寓5個層次的人才公寓體系。成都高新區相關負責人表示,未來5年,還將規劃建設9個人才公寓和產業園區配套住房項目。其中,2個位于高新南區,1個位于高新西區,6個位于高新東區,總建設面積達435萬平方米,房屋總套數約3.6萬套。
資本驅動,成都變了!
從去年開始,上海人開始反思為什么自己錯過了互聯網的黃金時代,蘇州人也開始反思為什么勢頭落在杭州后面,失去了互聯網的黃金時代。其實,成都人也早就開始反思:如何借助資本的力量,革新優質項目,發展新經濟。
為了留住優質創業項目,成都一直很舍得花錢。2017年7月,1919旗下成都壹玖壹玖終端企業管理有限公司獲四川中小企業發展股權投資基金1.5億元投資;同年8月,成都為了將錘子留在成都,給錘子科技10億元融資中,有6億元來自成都政府基金。一個月后,羅永浩就把集團公司搬到了成都;今年4月,成都高新區產業引導基金20億元投資了成都新潮傳媒集團有限公司……
不僅如此,在資本政策上,成都更不吝嗇。
2015年12月,四川省設立首期20億規模的創新創業投資引導基金;2016年6月,成都設立全市首個統一的政府投資基金——成都前海產業投資基金,母基金規模為400億元;2016年11月,成都為擴大招商引資,出臺《成都市政府投資基金暫行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辦法明確規定投資資金來源包括財政出資和社會資本合作兩部分(包括參股新發起設立或者現有的市場投資基金)。2017年8月成都市政府明確將設立成都發展基金,目標規模1000億元。此外,成都還將設立20億元的“四板基金”、10億元以上的金融科技產業創業投資基金,鼓勵發展金融科技產業。
高新技術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是成都一直以來發力的重點領域。目前,成都高新區正在編制新經濟生態圈規劃,將瞄準數字經濟、智能經濟、共享經濟、流量經濟、創意經濟、綠色經濟六大領域,聚焦人工智能、泛娛樂兩大主攻方向,推動新技術、新組織、新模式、新業態、新價值落地發展,全力培育新經濟領域獨角獸企業,力爭將成都高新區打造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新經濟策源地和集聚區,助力成都高新區打造國際創新創造中心、高質量建設世界一流高科技園區。
成都高新區財政金融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成都高新區不斷健全股權投資服務體系,為企業發展注入資金支持,產業引導基金將充分發揮金融資本對新經濟企業的培育作用,促進其成長為產業發展生力軍。
2018年4月22日,成都高新區發布《成都高新區加快軍民融合產業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共計11條,從軍民融合企業項目建設、企業壯大、能力提升、平臺建設、市場開拓、人才聚集、金融支撐等9個方面給予支持。
在近日的第六屆中國(西部)高新技術產業與金融資本對接推進會上,深圳證券交易所理事長吳利軍透露,深交所聯合四川省有關部門機構,在成都共建了深交所資本市場西部服務基地,目前正在研究推出針對四川發展特點的天府計劃專項工作方案。為四川省經濟社會的發展提供更多的資本市場服務支持。
獨角獸、瞪羚企業兩手抓
隨著國家做出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的戰略部署,阿里、騰訊、百度、京東等巨頭互聯網公司紛紛在成都設立分公司或重要產品研發中心。
BAT中,以騰訊和成都的合作最為緊密。早在2008年5月,騰訊與成都市簽署投資總額5.5億元的合作意向協議;2008年7月正式注冊成立騰訊科技(成都)有限公司,投資選址位于高新區天府軟件園二期;2011年宣布追加投資額度至20億元;2016年6月設立騰訊眾創空間(成都);2017年上半年,騰訊與成都市政府簽署協議,將重點在成都布局游戲電競產業,圍繞成都團隊開發的“王者榮耀”打造電競之都......
阿里方面,2014年阿里簽署協議,在成都投入1億美金建設“阿里巴巴西部基地”;2017年8月,阿里在成都成立安全創新服務中心;百度繼2011年在成都建立安全辦事處后,又在2016年12月宣布在成都成立安全大武林聯盟西南站和百度安全西南運營中心.;近日,支付寶和媒體等生態合作伙伴在成都還共同發起“天下碼商成長計劃”,使線下商家實現支付升級、經營升級、擴店升級.....
事實上,不僅 “外來”巨頭,成都本土企業也在做優做強。據吳利軍透露,上一次對接會以來,四川在深交所新上市公司有12家,累積募集資金140億。目前,四川在深交所上市的公司已經達到了79家。
過去幾年間,成都誕生和壯大了一批醫療健康、IT技術企業快速做強、悶聲發大財,比如康弘藥業,自上市以來,保持同比30%的增速增長、九海作為電子信息領域軍民融合的重點支柱企業,自2015年上市以來,營收增長率年均超過了20%。
數據顯示,截止2018年4月,四川企業在新三板掛牌339家,天府股交中心掛牌3214家。吳利軍透露,四川今年將大力推進軍轉民、民參軍,儲備了大量優質的軍工企業資源。將在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多個行業,掌握核心技術、市場認可度高的企業發展。
不僅獨角獸企業,成都也在關注瞪羚企業。針對瞪羚企業的培育,北京、廣州、武漢、杭州、西安等地已出臺專項扶持政策。2016年,成都高新區發布“微巨人”培育工程新政,力爭到2020年經成都高新區培育的“微巨人”企業、“微巨人”后備企業和“明日之星”企業數量超過1200家。
去年8月,成都高新區啟動了高成長企業專題調研,力爭通過深入了解企業發展基礎與優勢,摸清企業發展需求與痛點,傾聽市場主體對成都高新區加快發展高成長企業的設想和建議,為下一步制定高成長企業專項方案提供決策參考。
2017年,科技部火炬中心與長城戰略咨詢在北京聯合發布的《國家高新區瞪羚企業發展報告2017》顯示,僅在2016年,我國高新區瞪羚企業數量達到2576家,成都瞪羚企業數量為55家,低于中關村650家、上海張江271家、深圳117家、廣州111家等8個國家高新區。
據成都高新區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官網顯示,成都高新區入選瞪羚企業營業收入平均值為7.77億元,營業收入三年復合增長率達14%,凈利潤率達11.3%,總資產平均值9.75億元。55家入選瞪羚企業主要分布于制造業、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等行業,其中,電子信息類企業占比最大,代表和引領高新區高技術產業發展方向。
如清科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倪正東所說:“中國的創業之都一直是北、上、深、杭,但從清科數據可以清晰看到,最近兩三年發展特別快的是中部地區,尤其是長沙、武漢、西安和成都。我十分看好在中西部創業、在中西部投資的機會。”
文| 王府
來源| 投資界
1.砍柴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砍柴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砍柴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砍柴網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砍柴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