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偶像產業與外界圈層的正面交鋒,再次讓飯圈文化成為焦點。
日前,伴隨著新歌登頂iTunes美國總榜,吳亦凡在收獲優異榜單成績的同時,迎來了外界對其實際影響力的廣泛質疑。而這在流量明星“出海”鍍金的過程中,似乎不是個例。
隨著偶像經濟的火熱,由流量競爭所引發的粉絲打榜、輪博(短時間內多次轉發微博)等行為,正逐漸影響到行業的方方面面。
在《證券日報》記者調查過程中發現,粉絲的瘋狂程度不止于此。他們自成團體,通過各種渠道為明星數據貼金。甚至有的明星,一條微博轉發量達到3.5億次,而微博平臺的月活用戶總數才4.31億。換句話說,要達到“轉發3.5億次”的效果,應該是每3個用戶中,至少有2個參與轉發。
有不愿具名的分析人士認為,“現在以公眾投票形式進行的明星評選,大多成了粉絲的角力場,粉絲砸重金、耗費時間精力做出一份完美數據。”這場面子工程,粉絲樂在其中。
數據造假成風
在新浪微博擁有4400多萬粉絲的偶像明星吳亦凡,刷新了外行對偶像圈的認知。此前,吳亦凡多首新歌登陸iTunes美國總榜前三名,被大量國外粉絲質疑合理性,認為其團隊及粉絲依靠水軍機器或程序偽造數據、虛假刷榜。
國內藝人出海打歌早已不是新鮮事。有粉絲向《證券日報》記者介紹,包括張藝興、鹿晗、王嘉爾、蔡徐坤等人,都曾位列國外榜單前列, “iTunes這類榜單含金量更高,聽上去也高端、國際化”。
幫助自己喜愛的偶像站上國際舞臺,無疑能助其迅速打開市場、增加影響力,在粉絲看來,這是可以“拿得出手”的宣傳文案。為達成這一目標,粉絲付出的,不僅是金錢,還有大量的時間、精力。
據《證券日報》記者了解,粉絲需購買大量iTunes賬戶禮品卡,下載、購買、反復播放歌曲,然后再刪除內容,重新下載,以此增加銷量。
上述分析人士提到,歌手發布新歌后,粉絲刷榜在國內已經很常見了,但是刷到國外去,震驚世界音樂圈,還是第一次。
實際上,記者在采訪中發現,除打榜行為,粉絲“做數據”的內容幾乎涵蓋了方方面面。“控評、安利、轉發、舉報、簽到”,一位鹿晗的粉絲向記者表示,一定要“時刻關注偶像的一切”。
一條微博轉發3.5億次
微博作為輿論陣地,成為各方必爭之地。
“首先,明星的粉絲數量要達到一定級別,這是最直觀的數據”,上述粉絲解釋,“然后微博的轉發量、超話簽到人數都要照顧到”。在粉絲看來,一切數據都可以提高,核心就是刷量。
以蔡徐坤為例, 8月2日,他發布的新歌宣傳微博轉發量破1億;TFBOYS隊長王俊凱也有多條微博轉發過億,其中,2014年的一條慶祝生日的微博,被轉發3.5億次;此外,鹿晗曾因微博評論過億獲得吉尼斯認證。
轉發數量過億,意味著什么呢?
根據微博財報顯示,截止到今年6月30日,微博平臺的月活躍用戶數為4.31億。換句話說,如果是真實數據,那么幾乎每4個用戶里,就有1個轉發這條微博,才能達到“過億”的效果。
有影響力的明星,日常微博的轉贊評數據在幾百、幾千左右是正常的”,上述業內人士提到。以位居微博粉絲數首位的謝娜為例,她有1.19億的粉絲,但是最近5條微博的轉發數都持在4000-5000之間。
這些夸張的轉發數據的背后,仍是粉絲的功勞。
據《證券日報》記者了解,粉絲會多次轉發微博,俗稱“輪博”,而“輪博”分為手動和自動,手動“輪博”的粉絲需要有多個微博賬號,不斷切換進行轉發。同時,還有粉絲開發出自動程序,可以設定文案后,該程序會自動轉發。
“早些年間轉發破萬確實是比較困難的”,上述業內人士坦言,“但現在都走流量路線,不刷數據明星面子上也過不去,因此粉絲數、轉發量都要造假”。
而業界最為擔心的,無疑是流量綁架一切評價標準,“如果一切都按粉絲和數據做衡量,那劣幣驅逐良幣,不造假的明星就難以立足,長久以往,實力演員漸漸被埋沒,造假者反而風生水起,這不但影響行業標準,還會影響整個社會的價值觀,應該予以重視”。他表示。
【來源:證券日報 作者: 陳 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