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金融下鄉,純玩信用貸款可行嗎?金融
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并沒有給廣大的農村帶來應得的進步,相反,由于大量的勞動力外出打工,使得中國農村的農業生產與社會發展都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困難,金融方面尤其如此。
十幾年前,廣大的農村至少在縣一級有各大銀行,而鄉鎮也大都有農業銀行儲蓄所,現在,這些年商業化運營商的銀行業多數都已經退出了農村市場,即便是農業銀行也將網點的最末端建在了縣上。留在老百姓身邊的金融機構只剩下郵政儲蓄或一些代辦點,老百姓的存款和借款都甚至不如以前方便。
城市居民貸款可以抵押房產,可以用自己的社保或工資單證明還款能力,可是在廣大的農村,農民的住宅與承包土地都不能作為抵押物,牲畜等財產價值也很難得到金融機構的認可,除了一些農業大戶和涉農工廠之外,想獲得貸款對于普通農民難于上青天。
媒體報道,央行發布的數據顯示,截止2014年底,全國農戶貸款余額5.4萬億元,僅占各項貸款余額比重的6.4%。城鎮和農村每萬人擁有銀行類金融服務人員的數量比達到了329:1,金融服務水平嚴重失衡,這已經影響到了中國社會的正常發展。
最近幾年,隨著互聯網金融的發展,普惠金融被越來越重視,看似與農村離的非常遙遠的互聯網金融卻在農村找到了最佳的生存土壤。
傳統的銀行機構遠離農村有著自身的理由。一是,農村網點服務對象少、單位維護成本高收益卻很小,從企業經營的角度看絕對是不合算的生意,所以生性嫌貧愛富的大銀行逃離農村也就合情合理。二是農村融資需求很大,但抵押物少、農民的償債能力低,發放的貸款一旦遭遇天災人禍就很難收回,信用難以評估,經營風險很大。因此,在農村開展業務對于大銀行是得不償失的。
不過,互聯網金融的一些特點卻正好與農村的需求相匹配。最近幾年寬帶在農村開始普及,而新生代的農民對于互聯網的使用也越來越熟練,通過網絡接觸到新農村新農業和新農民已經成為現實,而且,互聯網金融依靠網絡進行,運營成本低,適合在地廣人稀單位效益差的農村開展。
正因為此,在今年的炒股高潮的時候,陜西出現了炒股村,村里的男女老少聚集在一家的炕頭上看著大屏幕選股交易,好不熱鬧。而大量的農村農民也可以借助像余額寶這樣的互聯網理財產品將自己的閑錢方便的管理起來獲得不錯的收益。
不過,既然是金融企業,就一定會考慮客戶的信用和信貸風險,不能指望企業去當活雷鋒,如果在農村的信貸不能有效的控制風險,即便是互聯網金融企業的低成本運作也不能長久。
在這樣,單純的互聯網金融公司很難適應,即便是通過線下考察的方式來進行也難以深入到真正的基層,而只能依然是針對農業大戶和農業企業,普通農民不會成為受益者。
因此,在農村具有網點或農業電商基礎的互聯網金融企業在農村發展業務就具有最大的優勢。比如淘寶、比如京東,或者蘇寧海爾等等。資料顯示,農村淘寶是阿里巴巴集團的戰略項目,計劃在3-5年投資100億元,建立1000個縣級服務中心和10萬個村級服務點,這些網點在服務農村電商的同時也將順理成章的衍生出金融服務。
螞蟻小貸農村金融業務相關負責人介紹,螞蟻金服連接了2300多家農村金融機構,服務了200多萬農村電商,通過和阿里巴巴的農村淘寶項目結合,借助農村淘寶點合伙人對村民的了解以及其他一些風控手段,給農民直接授信,發放純信用貸款,貸款額度在2-100萬之間。根據媒體信息,7月1日,浙江省桐廬縣的毛竹銷售戶收到了螞蟻小貸發放的20000元貸款。在村淘點里,用手機將身份證、戶口本等拍照后,通過網絡提交了上去。除此之外,沒有提交任何紙質資料,也沒有做任何抵押和擔保,這樣的操作模式是其他互聯網金融機構很難做到的。
由此來看,互聯網金融企業紛紛下鄉,但要想真的站住腳且服務好三農,就必須探索出符合自己特點的操作模式及挑選合適的服務對象,未來將圍繞能力的差異形成具有層次化的多重組合的互聯網金融農村行業布局,共同為建設新農村貢獻自己的力量。
【每日一文,堅持十年,歡迎業界讀者溝通交流,請微博 @馬繼華 或加微信公眾號“北國騎士”】
1.砍柴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砍柴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砍柴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砍柴網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砍柴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