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如何玩轉高昂奧運版權自媒體
里約奧運會開幕在即,央視打破外界對“CNTV(中國網絡電視臺)獨攬新媒體版權”的預期,將新媒體轉播權壓哨分銷給各大互聯網公司,騰訊、阿里先后宣布拿下賽事的網絡播映權。
對門戶網站、視頻網站而言,奧運會的賽事轉播權一直被視為兵家必爭之地。但與以往不同,本屆奧運會眾網站對央視分銷的新媒體版權應者寥寥,迄今為止購買者名單上中國四大門戶網站中新浪、網易、搜狐三家均缺席,也不見“種子選手”樂視的身影。
分析人士認為,奧運會版權購買成本高昂,傳統門戶網站缺乏豐富的變現渠道,這是其對央視分銷反應冷淡的主要原因;對樂視而言,其商業生態決定奧運版權并非戰略重點。
CNTV壓哨分銷轉播權
央視作為國家電視臺,長久以來一直獨占著各項體育賽事的版權。根據2000年廣電總局頒布的《關于加強體育比賽電視報道和轉播管理工作的通知》,體育比賽在國內的電視轉播權統一由央視購買。
轉折發生在2014年,國務院出臺《關于加快發展體育產業促進體育消費的若干意見》,即“第46號文件”,提出放寬賽事轉播權限制。央視享有的獨家版權僅限奧運會、亞運會、世界杯三個賽事,其一家獨大的格局由此被打破。
在體育產業政策松綁的刺激下,互聯網公司大舉購買各類體育賽事版權。騰訊以5億美元獲得NBA五個賽季的網絡獨家直播權,PPTV以2.5億歐元獲得五年西甲聯賽中國地區獨家全媒體版權,樂視體育以27億元拿下中超兩個賽季的新媒體轉播權。
同時,央視似乎也開始逐漸收緊手握的核心版權資源,由于今年的歐洲杯央視未向第三方分銷新媒體版權,外界此前猜測此次里約奧運會或會延續這一做法。
據了解,央視向國際奧委會購買獨家版權之后,其旗下新媒體CNTV獲得網絡轉播權和版權分銷權,各商業網站若想使用奧運賽事相關的音視頻就必須向CNTV購買版權。
央視體育總監江和平在今年6月接受媒體采訪時透露,奧運新媒體轉播權是否分銷、如何分銷正在制定具體方案,月底基本敲定。然而,直到7月20日才傳出消息稱央視開始分銷新媒體版權,開出報價1億元。
壓哨分銷網絡轉播權似乎已成CNTV的套路。有分析稱,為了不讓新媒體分流央視的廣告收入,CNTV在央視廣告招商基本完成后才開始分銷新媒體轉播權。倫敦奧運會時央視決定分銷的時間約為“開幕前4個月”,而里約奧運會顯然又將該時間大大推后了。
騰訊、阿里兩巨頭的游戲
央視報價后,誰會大手筆買下轉播權引起業內廣泛關注。騰訊7月29日率先宣布獲得里約奧運賽事在大陸的網絡播映權,將在騰訊新聞、騰訊體育、天天快報等組成的移動資訊矩陣及視頻直播平臺播映;阿里體育緊隨其后,于8月2日宣稱獲得CCTV-1、CCTV-5、CCTV5+轉播賽事版權,屆時將在優酷平臺上呈現。
據了解,騰訊和阿里獲得的都是延時30分鐘的賽事“點播權”。對于最終的成交價,阿里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證實為傳言中的“1億元”。高昂的報價使“搶購”注定成為有錢任性的兩巨頭之間的游戲。
據此前報道,2008年北京奧運會時,CNTV尚未開播,央視將新媒體版權以每家3000萬-5000萬元賣給國內10多家商業網站,凈賺近4億元;2012年倫敦奧運會時,搜狐、網易、騰訊從CNTV獲得賽事轉播授權,其中騰訊一舉拿下了包括CCTV-5、CCTV-1、CCTV-7和CNTV的全奧運節目。但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本屆奧運會似乎并未出現各大互聯網公司競相購買的局面,門戶網站新浪、網易、搜狐的缺席尤其引人注目。
樂視也是被普遍認為最有可能買下奧運轉播權的熱門公司之一,但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聯系該公司求證得知,樂視將不購買奧運賽事的轉播權。
互聯網分析人士葛甲認為,奧運會版權目前來看不是樂視的戰略重點。與世界杯相比,奧運會大多數場次比賽的關注度較小,有商業價值的部分大約只有十分之一;樂視在內容方面更專業,與騰訊走量的廣義用戶不同,樂視的用戶人群更細分。“樂視的商業生態可能并不適合去買奧運的IP,樂視是做粉絲經濟的,我們知道有足球迷、籃球迷,可是有奧運迷嗎?樂視的目標用戶是愿意為觀賽付費的‘迷’,而不是廣義上的用戶。”
如何“玩轉”高昂版權?
門戶網站沒有出手或有兩大顧慮:一方面價格過高,另一方面留給廣告招商的時間太少。搜狐、網易等傳統門戶網站變現渠道相對有限,很難收回巨額成本,而騰訊、阿里有更多的商業模式將奧運會轉播權的價值進一步開發出來。
葛甲對本報稱,兩巨頭買下央視奧運會新媒體轉播權更多考慮的是自己的業務推廣。“對于視頻的內容,阿里電商平臺淘寶、天貓引流有需求,騰訊的游戲、紅包推廣也會有需求,所以內部消化就夠了。這兩家公司本身就是需求的最大來源,將視頻源拿到手,再開放給內部采購。”
業內分析人士稱,騰訊與阿里運營奧運賽事新媒體轉播權具有顯著的優勢。騰訊在國內移動社交領域的地位難以撼動,有豐富的媒體渠道和強大的分發能力,視頻可覆蓋微信、QQ、騰訊視頻等諸多平臺;而阿里則可發力電商變現,以內容撬動電商奧運的大“蛋糕”,使奧運成為另一場購物狂歡節。
“奧運會是世界最頂級的體育賽事,不做就會錯過機會。此次與優酷體育聯手花上億元購得版權,不是去‘燒錢’買版權,而是在打好基礎、有了模式后才出手。關于預計收益,我們是有信心不賠錢的。”阿里體育公關總監王靜怡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說。
以奧運為例,阿里體育的商業模式為:依靠電商平臺“大數據”判斷商業形勢——奧運會對奧運衍生品的消費刺激顯著;通過內容輸出,在奧運賽事期間集結相應的人群,形成相關話題;再背靠電商生態,打通各業務板塊。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記者:和佳】
1.砍柴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砍柴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砍柴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砍柴網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砍柴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