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是全球最知名的投資者,對科技公司的熱情也已迅速轉向。媒體稱軟銀計劃減投WeWork,注資規模從此前的160億美元銳減至20億美元,也不會成為控股股東。
軟銀最早可能在本周宣布這筆投資。其中一名知情人士表示,在該協議尚未達成之前,談判仍有可能破裂。WeWork是軟銀重要的投資對象之一,但20億美元的融資規模,遠低于軟銀此前計劃的160億美元。
WeWork的大部分資金來自軟銀愿景基金,該基金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沙特公共投資基金(Public Investment Fund of Saudi Arabia)的支持。去年10月,華爾街日報報道稱,軟銀及其愿景基金計劃出資160億美元收購WeWork,其中100億美元用于收購所有在外股份,另外的60億美元將在未來三年逐步注入WeWork公司。但到上月,愿景基金的主要投資者,包括沙特阿拉伯和阿布扎比主權基金,對這筆交易表示擔憂。
這次軟銀對WeWork投資縮減,突顯出投資者對科技股的熱情正在迅速轉變,如今這種轉變甚至正蔓延至最知名的私人控股集團。軟銀在支撐私有企業的市場估值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它向初創企業的投資達到了數十億美元,從打車軟件Uber到遛狗應用Wag。
WeWork一直是軟銀集團開展投資最大押注項目之一,其已從軟銀獲得了數十億美元的投資。盡管自身的虧損不斷擴大,但WeWork仍試圖在紐約和倫敦等城市快速增長的共享辦公空間市場占據主導地位。有關WeWork的最新融資談判,是在當前股市大幅下挫的背景下進行的。近幾個月來,全球數家最大的科技公司遭受重創。
過去幾個月,許多科技股的暴跌給軟銀的愿景基金帶來了潛在問題。該基金由軟銀首席執行官(CEO)孫正義(Masayoshi Son)創立,它持有英偉達股份,英偉達市值自9月底以來已縮水近一半。
同樣,愿景基金持有股份的另一家科技公司Uber的IPO估值,可能從早些時候的1200億美元降至900億美元。